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习课件PPT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习课件PPT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之树常青”、 “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俗语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 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 .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 B .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 .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 D .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在于它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 “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有: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 ②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④承认相对静止才可以认识和区分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辨析: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3、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不是强加 (内在的根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的) 本性质) (确定不移,反复出现)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事件回顾】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从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 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高于一 切。广大航天科技人员严格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发挥航天精神,把 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 到了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确保了神舟飞船一次次的成功发射和返回。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 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
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 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 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 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运动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静止 规律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主观能动性
(1978~2008)
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18日在北京举行 我国改革开放风雨三十年,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请运用本课所学知识 分析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①规律与现象
②规律与规则
③规律好与坏 ④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四)规律的特征:
①客观性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改造
②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 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 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 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要求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4、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物质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客观性 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①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
共性
个性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
运动
(一)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 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2)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类造福。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 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为人类造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循环往复的 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A.②③ C.①③ B.①② D.①④
2、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 属性和存在方式 2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两种倾向: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 1、运动的绝对性; 2、静止的相对性
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和人的主观能 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的?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12地震/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