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服务机器人行业四大核心技术难点
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核心仍有待突破
目前,我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正快速增加。
2012-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专利数量从154件增长至1911件,其年复合增长率为65.348%。
截止2018年9月,专利数量已达到1901件。
虽然专利申请量快速增加,我国的专利质量却不如人意,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
一方面,受技术创新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机器人企业提交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较少。
另一方面,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重视产品宣传,而忽视产品的研发。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多种技术融合和实现的产品,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语义解析及交互技术、导航及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调度管理技术、电机及舵机技术、多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
其中,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相比其余几项技术,发展时间较晚,沉淀还不够深厚。
加之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导致部分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不愿过多下功夫在技术研究上,反而是看重产品的宣传推广。
研发成果难以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