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色廊道调研报告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色廊道调研报告


相关生态景观设计
桥梁景观 屋顶绿化
伦敦麦尔安德公园 荷兰海牙公园
德国斯图加特机场
1.桥梁景观
“桥梁景观”系指桥梁和桥位周边环境为“景观主体”或“景 观载体”而创造的桥位人工风景。 对于桥梁景观的塑造,通常表现为在桥梁美学原则指导下,以桥 梁结构为载体进行建筑艺术造型设计;辅以桥梁装饰、桥头雕塑、 灯饰夜景等手段来展现桥梁的美学效应。 周边环境在景观建设中的功能一般表现为对结构物进行烘托美 化,以强化行人对主体景观的感受。
伦敦麦尔安德公园
由于被道路分割,其再生计划包括通过一个小型风景区连接公园 的两部分。绿桥为跨度30 m、宽24 m的跨线人行桥。为配合公园 线形,桥梁采用5%的单向纵坡,半圆形桥台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扩展, 以保证桥梁中心线两侧景观比重相当。仅占据约1/4桥面宽度的小 路了无痕迹地滑入公园,桥面上种植的青草树木同公园景观一致,桥 上的风景和斜坡引导人们把视线转到北面一片丘形地的草坪上,以 致公园中的游客常常忽略桥梁的存在。
生态廊道结构
连续梁桥: continuous beam bridge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 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 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 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 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 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 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 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 跨可以增大。
奥林匹克公园自然条件
1.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 集中。
2.风向日变化显著。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 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 南风,午夜转偏北风。
奥林匹克公园自然条件
3.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 春、秋短促 北京的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 温多变,日较差大,易发生大风、 沙尘天气;夏季炎热多雨,是雷暴 、大风、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的多 发季节;秋季晴朗少雨,舒适宜人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生态廊道渗水系统
透水植草地坪 超级透水植草地坪”系统的运用,它可以完 全改变原有草坪的功能,传统的草坪完全靠土壤 让草生长,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功能,诸如, 雨天过后,人们就不能在场地中活动,因为过多 的践踏会使泥土松软,造成植物的根基损伤,但 “STF超级透水植草地坪”却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一 问题,因为它的生长不完全靠土,而是以天然普 通石子作为基础,辅以特殊地技术。 这一系统不仅适应于一般的活动中心,如:广场、 道路,停车场、还适用于河道护坡、高速公路护 坡的防护等。 STF超级透水植草系统从全新的意义上诠释了它的 作用和功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城市氧吧。
生态廊道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桥(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指的是以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上部结构主要建筑材料的桥 梁。 优点:(1)节省钢材,降低桥梁的材料费用;(2) 由于采用预施应力工艺,能使混凝土结构的工地接头安全可 靠,因而以往只适应于钢桥架设的各种不要支架的施工方法, 现在也能用于这种混凝土桥,从而使其造价明显降低;(3) 同钢桥相比,其养护费用较省,行车噪声小;(4)同钢筋 混凝土桥相比,其自重和建筑高度较小,其耐久性则因采用 高质量的材料及消除了活载所致裂纹而大为改进。 缺点:自重要比钢桥大,施工工艺有时比钢桥复杂, 工期较长。但这些缺点属次要问题,且仍在不断地克服。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些新型桥梁中, 它的适用范围最广,其发展方兴未艾。
自然资源资料
设计图资料
生态廊道鸟瞰图
设计图资料
公园模拟北京当地 乡土生态环境及植物自 然群落的组合规律,使 公园的生态系统实现良 性循环,为游人提供一 个巨大的天然绿色氧吧。 公园现有绿化面积478公 顷,水面67.7公顷,乔灌 木55万余株,植物品种 280余种,绿化覆盖率 95.61%,年产氧量5208 吨,年吸收SO2 32012千 克,树木年滞尘量约 4731吨,成片树林可降 低噪音26-43分贝,林地 年蓄水量约65万立方米, 空气湿度比城市其它地 方高27%,夏季温度比城 市其它地方低3-5度,冬 季高2-4度,对进一步改 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 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 意义,是北京当之无愧 的“绿肺”。
奥森公园生态廊道调研
园林11-2班 卢安妮 肖烨宇 唐彧玮 孟悦 陈赟
目录
1 背景资料
2
修复技术及生态工法
3
植物设计
4
其他
背景资料
设计图资料
自然资源资料
社会条件资料
设计、建设单位资料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
奥林匹克 森林公园 南侧为硬 质铺装为 主的奥林 匹克公园, 周围分布大量居住区和高校,为市 域性大型综合公园
4、草本以不同高度的种类为主,有较为矮小的地 被植物三叶草,有较高植物松果菊。这位不同体 量大小的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也塑造了不同 的景观特色
5、以抗性较强的植物种类为主
植物配置分析
1、整体配臵常绿和落叶结合,使生态廊道一年四 季都能为动物的生存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2、在不同高度上均有植物的种植,为需要不同高 度的鸟类提供栖息的环境 3、注重色彩和季节的表现,使四季都有景可观 4、模拟自然地带性植物特征,生态稳定性较强 5、结构多样,有单一乔木结构、单一地被结构、 上层乔木下层地被的乔草结构、中层灌木下层地 被的灌草结构
奥森“生态廊道”:它的建成是首都生态建设的又一亮
点,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它所折射的对环境、生态的友 好和关怀,是“绿色奥运”一个具体体现。
设计、建设单位资料
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单位:北京清华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 究所 扩初及施工图设计:北京中国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设计部;北京创新景观 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 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生态廊 道设计);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其他: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公司;北京 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鑫地园林 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生态廊道施工)
修复技术及生态工法生态来自道结构生态廊道灌溉技术
生态廊道排水系统
生态廊道渗水系统
生态廊道结构
生态廊道桥梁采用跨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梁结构,技术设计标准为:设 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设计荷载:平 均厚度为1.8m的覆土荷载,其饱和 容重为13k〃N/㎡城—B级汽车荷载; 5k〃N/㎡的人群荷载;0.4k〃N/㎡ 的雪荷载;一百年一遇的强风荷载。 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桥下道路最小 净空为5m。
植物设计
典型群落平面图
植物数据统计
植物种类分析
植物配臵分析
典型群落平面图
草 本 群 落 平 面 图
i无群落
典型群落平面图
乔灌草群落平面图
典型群落平面图
乔草群落平面图
植物数据统计
植物种类分析
1、乔木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 2、乔木种类多样,常绿和落叶植物想结合 3、灌木以观花种类为主,为整体景观增添亮点
2.景观建筑——屋顶花园
从生物学角度来设计和建造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的建筑物及其附属 景观。城市绿化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立体绿化” 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第五面”。 德国斯图加特机场旁的空中停车场由钢桁架焊接而成,为南侧 53.4+91.4+79.3 m,北侧53.4+89+72.8 m的三跨钢结构。联邦A8公 路和规划的斯图加特至乌尔姆铁路从下穿过。结构顶部为驾驶员设 计的出口道路被草坪围绕,为人群提供城市新视点的同时保证了机场 周围绿色廊道网络的连续。
生态廊道排水系统
生态廊道的雨水排放系统 为在廊道纵向两侧设计的主排 水道,用渗水花管铺设级配卵 石排水道,横向每隔5米设计排 水支管,下渗水通过两侧花管 排到桥两侧的集中渗透区域, 集中排放。
生态廊道排水系统
在地下排水中的应用甚广,如:公路、铁路、隧道、机 场、码头、堆填场、防护工程、地下通道、环抱工程、园林 绿化、运动场、高尔夫球场、堤坝及农业园艺之地下灌溉排 水系统等等。 产品特点: 重量轻,易于运输及操作。 适应的温度范围广。 耐候性(抗老化)优越,使用寿命极长。 抗冲击能力极强,具有优良的抗化学腐蚀能力。 集水能力极强,是其他类似产品的5至10倍。 流体流动速率快,是相同直径的钢广混凝土管或波纹管 的2到3倍。 将集水迅速排出,避免水土流失。 底部为无孔部分,利于集水迅速排出,防止二次渗漏,这是 疏水管最大的特点。
自然资源资料
北京土壤类型可分为七大类: 一、山地草甸土,0.79万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 的0.038%; 二、山地棕壤,195.45万亩,占9.5%; 三、褐土,1335.81万亩,占64 95%; 四、潮土,507.55万亩,占24.7%; 五、沼泽土,2.141万亩,占0.10%; 六、水稻土,7.87万亩,占0.382%, 七、风砂土,6.96万亩,占0.3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园模拟北京当地乡土生态环 境,使用了以上几种主要土壤,生态廊道主要使 用的是褐土。
生态廊道灌溉技术
生态廊道的喷灌系统采用微喷 技术,在植物的土壤下面铺设微喷管 道和适合树木的微喷头,形成科学合 理的水分给养保证。 涌泉灌:云杉、白皮松、樟子 松(备选)等常绿乔木 滴灌:灌丛 喷灌:地被、藤本、缀花草丛
生态廊道灌溉技术
微喷 微喷又称雾滴喷灌。近几年来,国内外在 总结喷灌与滴灌的基础上,新近研制和发展起 来的一种先进灌溉技术。微喷技术比喷灌更为 省水,由于雾滴细小,其适应性比喷灌更大, 农作物从苗期到成长收获期全过程都适用。它 利用低压水泵和管道系统输水,在低压水的作 用下,通过特别设计的微型雾化喷头,把水喷 射到空中,并散成细小雾滴,洒在作物枝叶上 或树冠下地面的一种灌水方式,简称为微喷。 微喷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可提高空气湿度, 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公园绿桥
视线
绿桥形态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过程中没有强调自身的突出,而是尽 量使结构不引人注目以掩饰在环境之中,桥梁消隐使之从属于环境, 以保证环境的连续和完整。这一桥梁景观设计理念和我国庭园艺术 中的“借景”手段相似,亦与景观生态学中绿色廊道的概念 不谋而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