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ppt课件完美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ppt课件完美版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感激、赞美母亲
请大家仿照下列句子 来找寻你身边的母爱。
母爱是清晨厨房忙碌的身影。
母爱是出门一句关爱的叮咛。
母爱是
。
……
……
吐露心声: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
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 对母亲的爱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不是在骂孩子。因为母亲一天没看见孩子 非常着急,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自 然嗔怪孩子起来。这是似怪实爱的表现。
说一说:
• 课文中的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 快乐 活泼 可爱 调皮 善良 • 课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位妈妈? • 沉静 善良 慈爱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 生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母亲“捉迷 藏”,构成了一幅幅耐心寻味的画面,表 现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如修辞、用词生动、写作的手法、流露的情感……)
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
“我喜欢(感动)
因为……”或
“我对
很有感触,它体现了……”。
探究感悟:
1、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 形态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 心境又是怎样?
2、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是第几次看到的画面? 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读课文,完成——
• 1、给生字词注音,标注自然段。
• 2、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 3、全文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和母亲几 次嬉戏?
读准字音
nì
bàn mù dǎo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xiù
mó yǎn xī
嗅到 罗摩衍那 膝上
知识探究:
•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 花?
•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 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 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 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 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句子?它流 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 天空下的荫蔽?
对母亲感激、赞美之情
朗读探究:
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去读? 舒缓地、饱含深情地
品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滋味
• 请找出文中你感受最深或你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一
句话或一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你的喜欢的理由。(
盖下不动摇
着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荷叶护莲图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
借景抒情:
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荷叶护莲
母亲呵护儿女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 _,除了你,谁_____________。
体验拓展
1、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 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2、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 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3、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5、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 礼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 么吗?
总结:
• 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怕 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去表达的。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 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身影,便 是世界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最真挚的诠释和 体现,所以说:花开无声,大爱无言。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走进读者
• 泰戈尔(1861——1941), 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 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 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 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 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 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 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 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 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园丁集》《最后的诗篇》 等。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荷叶 母亲
冰心
主题: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1、题目是“荷叶·母亲” ,荷 叶何以让作者想到母亲?
2、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 句子?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 感?
三次嬉戏:
• 妈妈 • 1、祷告时
• 2、看书时 • • 3、到牛棚
• 孩子 • 散花香
• 投阴影
• 现原形
知识探究: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 道?
•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 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
知识探究:
• 3、文章第8自然段。“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是妈妈在骂孩子吗?为 什么?
3、齐读最后一段,“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段话?”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 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
一写看红 莲
二写看红 莲
三写看红 莲
红莲
环境Βιβλιοθήκη 心情开满亭亭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烦闷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在大荷叶的覆 雨肆意的下
…….
以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
报谁意临游慈
得 三 春 晖
言 寸 草 心
恐 迟 迟 归
行 密 密 缝
子 身 上 衣
母 手 中 线
孟 郊
游 子 吟
!?。,。,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 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 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