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法国学派

第二章 法国学派


二、理论特点
• 影响 站在放送者的观点上考察一位作家、一件作品、 一种文体在外国发生的;
• 源流 站在接受者的观点上探讨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之 可以任意变化的;
• 传递者 促进影响转移的“l Van Teighem) • 基亚(Marius-Francois Guyard) • 卡雷(Jean Marie Carre)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法国学派的理论基础、学理依据以及期 独特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 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
2、法国学派的研究视角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一、背景
• 193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家梵·第根针 对学界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批评,发表 了他著名的《比较文学论》,全面地阐述 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观点,“不仅 回击了各种攻击与非难,而且对比较文学 的定义、性质、任务、历史、方法与前景 等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总结与理论阐 述。
三、法国学派的贡献
• 直到今天,“法国学派”所创立的规范, 他们所强调的事实考证的研究方法,仍然 是比较文学研究、特别是影响研究所遵循 的。
• 负面影响:
• 从梵·第根到基亚,“法国学派”一个突出 的特点,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 实采纳在一起,解释每一个事实,找到尽 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阐明欧洲文学 传统的互相关联的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 但却把艺术品当成了来源和影响的总和。
思考题:
• 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及独特贡献。 • 2、法国学派的研究视角及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