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之一。

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

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

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由于土壤肥沃,生长时间长,气候温度适宜,春小麦品质优越,下面就对黑龙江省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二、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依据市场要求,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熟期类型应注意早、中、晚适当搭配,以利于适时收获。

选用半矮秆、产量潜力高的品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选择:克旱16、垦九10、龙辐麦19、克丰10、克丰12和龙麦33号。

2、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

示范同时坚持合理轮作,优先选用大豆、芸豆等豆类作物做前茬,其次是阔叶经济作物地。

3、施足基肥:春小麦的播种期早,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此时底土仍在结冻中,苗期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养分分解缓慢,因而苗期常表现为速效养分不足,这就形成了春小麦
需肥时期早,要求肥效施得快,数量足,施肥以前期为主的特点。

按照测土配方结果,以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

4、耙茬整地耙茬整地是春小麦增产的主要耕作方法之一,耙茬整地的最大优点在于蓄墒、保墒和提墒,效果在干旱年份比耕翻整地好,抗春旱能力强,土层上松下实,5厘米以上土层比较疏松,土壤容重约在0.8-0.9g/cm3之间,5-20厘米土层比较紧密,容重约为1.0-1.1g/m3,能较好地调节土壤水分。

耙茬整地还有利于表层土壤的有效化,对改善小麦早期营养供应有利。

耙茬整地主要用在大豆、玉米、马铃薯等茬口上,以秋耙茬整地最好,因春耙茬整地效果差,易将原垄台干土耙入垄沟,造成土壤水分条件不一致,影响播种质量,使产量水平下降。

三、播种
1、适期播种:播种期应根据当年气温、墒情等因地制宜确定。

一般当昼夜平均气温在2℃-4℃,表土白天化冻4厘米-6厘米,夜间仍然冻结时即可抢时播种。

其好处是:
(1)早播可以早萌发,早扎根,早发苗,延长苗期生长,根多,苗壮。

(2)早播穗分化开始早,穗分化时间长,有利于形成大穗。

(3)早播的小麦拔节期处于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根部节间短,株矮,抗倒。

(4)早播能提早成熟,可以减轻后期干热风等不良因素的危害。

2、适当浅播
在一定条件下播种深度对出苗速度影响很大,春季地温浅层高于深层,适当浅播地温高(有效温度),发芽快,出苗早,根系发达,苗壮。

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以播深3厘米-4厘米为宜。

墒情差的麦田可以稍深。

沙性大及多风地区可深播至6厘米。

过浅易受旱,降低出苗率。

过深出苗迟,苗弱(尤其在重盐碱地切忌深播)。

播后应镇压,使种子与湿土紧密接触。

干旱多风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多次镇压提墒。

3、抓好播种质量:采用15厘米等行距条播,要求做到播行端直、
下籽均匀、深浅一致(4-5厘米)、覆土良好、镇压确实。

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5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为宜。

亩播种量20-25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确保全苗不断垄。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对麦田进行全面查苗。

若有漏播或缺苗断垄的地段应及时补种。

2、叶面施肥:结合化除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00-150克。

小麦扬花后期及灌浆初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加2%尿素溶液
150-200克。

3、合理追肥。

春小麦追肥要根据土壤条件、麦苗长势情况而定。

一般中等肥力,播种时没有带种肥的地块结合灌头水每亩撒施尿素
5-8公斤。

拔节孕穗期生长正常的麦田,每亩撒施尿素10-12公斤。

旺长田适当少施,亩施尿素5-10公斤。

弱苗适当多施,亩施尿素10-15公斤。

既为春小麦健壮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又要防止生长过旺。

四、小麦病虫草防治意见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

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

当前,防治麦田阔叶杂草可施用使阔得、麦喜、使它隆、苯磺隆等除草剂。

防治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或6.9%嗯唑禾草灵每亩60-7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

除草剂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同时拔节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

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

防治根腐病可选用立克锈、烯唑醇、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

防治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病虫混合发生的,可采用以上对路药剂一次混合喷雾施药防治。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