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发布者:[发布者]&郑成云 发布时间:2011年2月15日 点击次数:62
一、播种期和播种量: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最好顶凌播种,土层解冻8~10厘米,日平均温度2—5℃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底4月初,但最迟不得晚于4月20日。行距15厘米,播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20公斤,保苗35~38万株。
二、施足基肥:秋翻前,均匀撒施有机肥1.5~2吨,磷酸二胺
15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后耕翻,耕深25厘米。早春耙耱保墒,为适时早播做好准备。
三、选用良种:目前推广春小麦优质高产品种有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17号、新春27号。
四、灌好底墒水:春小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秋冬灌水量为80~100立方米/亩,灌水要均匀,保证灌水质量。 五、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拌种双或70%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25%乳油)75ml适量兑水拌种50公斤。兼治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
六、带肥下种:施磷酸二胺3~5公斤/亩,肥种分箱分施,施肥深度8~10厘米。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1)轻施苗肥。基肥充足的田块,可以不追肥;基肥、氮肥较少或未施氮肥的田块,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2)灌水,春小麦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时间10~15天,灌水量为80立方米/亩。(3)化学除草,野燕麦防除。当燕麦草3~5叶时,用骠马50~60ml/亩,或36%禾草灵160~180克/亩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小麦拔节前,用2,4—D丁酯60~80克/亩,或二甲四氯250克/亩喷雾防治。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骠马和2.4-D丁酯混合使用,两草兼防。 2、拔节孕穗期管理。(1)化控。拔节期,生长过旺的麦田用矮壮素150克/亩进行化控,促进壮苗,防治后期倒伏。(2)追肥。重施拔节肥,结合二水或三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3)灌水。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灌水量为70~80立方米/亩。3、扬花成熟期管理。(1)灌水。为保证小麦后期开花、授精、灌浆的需要, 三水过后,四水、五水要连上,每次灌水量70~80厘米,同时灌好麦黄水,灌水量为60—70立方米/亩。(2)根外追肥。扬花--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00-250克/亩,混合绿风95(25~50克/亩)喷施宝5ml/亩,1~2次,即可延长灌浆期,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又可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八、病虫害防治。 乌苏市小麦主要病虫害有锈病、白粉病、黑穗病、麦芽、皮蓟马、麦秆蝇等。小麦蚜虫、皮蓟马达到防治指标,用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或2.5%功夫乳油20~40克/亩,兑水15~20公斤/亩喷雾;白粉病,锈病发生的地块,用15%粉锈宁50~60克/亩,兑水15~20公斤/亩喷雾防治。
九、收获 籽粒进入腊熟未期,籽粒变硬,大小和色泽达到本品种的具有的特征,即可收获。
春小麦单产350~400千克栽培技术 食品产业网 (2006-2-20 19:55:19) 350400 一、选地与整地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灌溉条件较好、杂草较少的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5%,碱解氮60毫克/千克左右,前作最好为苜蓿、绿肥、豆类、瓜菜,以及秸秆还田的小麦、玉米等。 2.整地 前作收获后抓紧时间进行伏耕、秋深耕,深度25厘米左右,冬前整地成待播状态,春灌溉地要动员人畜机力全面耙耱保墒,做到干一片耙一片。 二、选用优质品种 目前我县以新春6号、8号、9号为主,所有种子必须精选,纯度97%,净度96%,发芽率96%以上。 三、播种 1.适时早播 早春土壤表层解冻5~7厘米时即可开始播种,平原地不得晚于4月上旬,山区不晚于4月中旬,根据土地情况采用小畦或沟播,播深4~5厘米,要求下籽均匀,不重不漏,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确实。 2.合理密植 平原地区667平方米下种量45~50万粒,基本苗35~40万株,成穗40~44万穗,播种量22~25千克。山区每667平方米下种量30~35万粒,基本苗24~26万株,成穗36~38万穗,每667平方米下种量根据千粒重和种籽利用率进行计算,播种量14~17千克。 3.查苗补苗 为保证全苗,当春小麦出苗后要立即查苗,缺苗断垄处要用相同品种进行补种。 四、施肥 春小麦种植要贯彻施基肥、带好种肥、适当追肥的原则,推广配方施肥,分层施肥。 1.基肥 耕前每667平方米撒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三料磷肥10~15千克,尿素20~25千克,做到随施随深翻。 2.种肥 春小麦生长期短,施足种肥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需要,增产效果显著。每667平 方米带种肥磷酸二铵或者三料磷肥5~8千克,带尿素2~3千克。 3.追肥 结合浇头水深施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条施尿素10千克左右,对长势差的地段,结合浇二水再施尿素5千克左右。 五、灌溉 全生育期灌溉6~8次,灌溉定额400立方米左右,底墒水70~80立方米,先灌水后秋深耕,春灌宜早,灌水定额控制在60立方米/667平方米以下。二叶一心至三叶期灌头水,8~12天后灌第二水,以后每隔10~15天灌水一次。二水后如遇多雨麦苗旺长,应适当延期三水时间,生育期灌水控制在40~60立方米/667平方米之间,掌握前期灌水量稍多,后期灌水量略少的原则;切忌在大风大雨来临前灌水。 六、防治病虫草害 1.药剂拌种 采用卫福种衣剂进行拌种,提高出苗率,促壮苗,促生长。 2.防治杂草 燕麦草多的地块,播前667平方米用40%燕麦畏乳剂220克对水5千克,混匀后喷雾,随浅耙,耱平播种,也可用骠马、盖草能(不能用于豆地)防治。防治阔叶杂草用2,4-D丁酯或二甲四氯喷雾,山区小麦还可用中耕松土消除杂草。 3.防治虫害 在抽穗扬花期用敌杀死喷雾防治蚜虫和皮蓟马,也可用乐果喷雾防治。 4.防止倒伏 在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用矮壮素或缩节胺、助壮素喷雾。 七、适时收获 春小麦千粒重在蜡熟末期最重,应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做到精收细打,颗粒归仓。
春小麦亩产400—500公斤优质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南北疆各春麦种植区域。 二、主要技术指标 代表品种: 永良15号、宁春16号、17号、昌春7号、新春6号 ; 基本苗:35—40 万株/亩 ; 最高总茎数: 75—80 万个/亩; 成穗数: 38—42 万穗/亩; 穗粒数:35—38粒/穗; 千粒重:40g 以上; 产量: 400—500 kg/叮?lt;br /> 最佳播期: 南疆2月下旬至3月上旬、北疆3月中旬至3月底 ; 播量 :20—25公斤 。 三、整地施肥 1、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已秋翻冬灌,并施足底肥,重茬不超过2—3年的耕地种植春小麦。 2、施足底肥:秋翻前,每亩施有机肥2吨,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作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5cm。 3、灌好底墒水(冬灌):春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秋冬灌水量为每亩80—100方,灌水要均匀,不冲不漏,保证灌水质量。 4、整地:灌水后适墒期内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保墒,整平地块,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成待播状态。 四、播种 1、播种期: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最好顶凌播种。南疆一般在2月下旬—3月初播种,北疆一般在3月中旬至3月底播种。 2、种子处理:播前小麦种子用25%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并用10%氯化钙溶液闷种,用量为种子用量的5%。可减轻后期干热风危害。 3、播种量:适播期一般亩播量为20公斤,播期推迟可加大25公斤,最高不超过30公斤。 4、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等行距播种,行距15cm;宽窄行播种,宽行20cm,窄行10cm。播深4—5cm。坡度较大的地区,采用沟植沟播(沟宽60cm,一沟播4行,行距15cm);土地 较平整的地区,采用小畦播,畦宽根据土地条件采用90cm、120cm或180cm等均可。土地平整畦子可宽,土地平整度差畦子要小。 5、带肥下种:种肥为磷铵5公斤(2004年带种肥10公斤,补充秋翻前施肥不足),肥种分箱分施,施肥深度8—10cm。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轻施苗肥:基肥量较大的田块,可以不追肥。基肥施氮量较少或未施氮肥的田块,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10—12kg/亩。 (2)灌水: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灌水量为80方/亩,采用小畦灌或细流沟灌,严防大水漫灌。 (3)化学除草 野燕麦防除:分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 土壤处理:春麦播前每亩用40%燕麦畏200克,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喷后立即耙地,使药剂与土壤混合,形成药土层,随后立即播种。 茎叶处理:当燕麦草3—5叶时,每亩用骠马40—50ml,或40%野燕枯200克,或36%禾草灵160—180克,对水喷洒防除。 双子叶杂草防除:小麦拔节前,每亩用2,4—D丁酯60—70克,或二甲四氯250克,对水喷洒防除。 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骠马或野燕枯可与2,4—D丁酯混合使用,两草兼防。 (4)注意事项: 防止药液漂移对双子叶植物(棉花、瓜、菜等作物)产生药害。麦田周围种植棉花、瓜、菜等作物的化学除草(特别是喷施2,4—D丁酯),要在双子叶植物出苗前进行。双子叶植物出苗后,化除要选择无风或背风天气喷施,并与农田防护林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器械产生药害。注意喷雾器单独使用,喷过2,4—D丁酯的喷雾器严禁再用于棉花、瓜、菜等双子叶植物田间作业。 2、拔节孕穗期管理: (1)化控:生长过旺的麦田拔节期亩用150g矮壮素,或用200mg多效唑进行化控,促进壮苗,防止后期倒伏。 (2)追肥:重施拔节肥,结合浇二水或三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灌水: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要灌足、灌透,亩灌水量为70—80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