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织金县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矿井编制、会审人员编制人:时间:年月日通风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科:时间:年月日安全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矿长:时间:年月日安全矿长:时间:年月日机电矿长:时间:年月日矿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矿长:时间:年月日公司会审人员通风部:时间:年月日生产部:时间:年月日安全部:时间:年月日公司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公司审批意见:1、在进入该区域采掘作业前及采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认真进行区域验证。
只有区域验证无突出危险性,且无突出预兆(打钻过程中无喷孔、顶钻、卡钻等现象),方可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有效。
2、在采掘过程中,一旦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或打钻过程中有喷孔、顶钻、卡钻等突出预兆,即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无效。
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应进一步实施区域消突措施,待执行进一步区域消突措施后,再次进行区域消突效果检验。
3、遵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坚决做到“两个四位一体”八个环节的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公司提出的“探查、抽放、评价、控制、防护”五步骤。
首先抓好探查:即岩巷揭煤、煤巷等构造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同时抓好抽放、评价、控制三个环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4、按照《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确保抽采达标后进行采掘作业。
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坚决执行“先抽后采掘”的规定,坚决做到“不抽不采、不抽不掘”,抽采不达标不采、掘。
5、确保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防突措施落实的过程监督,确保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
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目录第一章概述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治理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技术是开采保护层,在优先开采保护层的开采的条件下,我矿首次尝试开采保护层以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采取开采15煤作为上保护层开采,解放下层21煤,由于首次开采上保护层, 本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必须对保护效果进行考察。
第二章保护层开采情况一、工作面情况15煤层做为保护层开采,开采面积为10.2万m2,开采煤量为17.9万t;上覆B11被解放煤量38.5万t;下覆B8被解放煤量为21.8万t。
B10煤层开采后,下覆的B8煤层得充分卸压。
B10煤层对下覆B8煤层卸压范围大于根据《防突细则》所圈定的范围,上山方向的卸压角接近115o,见图41、采煤工作面布置情况首采工作面布置在M15煤层中,沿M15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
运输巷、回风巷沿M15煤层底板掘进,煤层平均厚度为1.4米。
工作面走向长410米。
截止目前,M15煤层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的巷道掘进均为爆破作业。
2、煤层顶底板条件实兴煤矿地处高山,煤层顶底板稳定,褶曲小断层发育。
煤层直接顶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钙质泥岩、粉砂岩。
底版为粉砂岩、泥岩,此类顶板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冒落,离地表浅,透气性良好。
3、地质构造情况实兴煤矿地处高山,井田位于长岗向斜西南翼北西段,地层倾向220°~210°,倾角23°~21°为单斜构造,根据东翼已掘进的巷道揭露的情况,煤层顶底板稳定,褶曲小断层发育。
4、水文地质该掘进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山坡地,无建筑物及水体,根据已掘进的周围巷道揭露情况,煤层及顶板中有裂隙水渗透,但对采煤工作面施工无大的影响。
煤层裂隙较发育,回采过程中会出现煤层裂隙水渗透,二、瓦斯治理情况第三章评价概况第一节评价范围设计预抽控制区域为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区域。
第二节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XX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XX);《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XX]163号)《织金县实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织金县实兴瓦斯抽放系统方案设计》;《织金县实兴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等。
第三节评价过程简述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的控制范围内,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含量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8m3/t),进行评价。
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区域进行评价。
评价组成员:组长:汤玉山(矿长)、程传勇(矿总工程师)副组长:何春模(安全矿长)、黄政权(生产矿长)、纪德宽(机电矿长)成员:通风科生产科安全科评审组组长:公司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成员:通风部安全部生产部项目分工评价组:生产科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通瓦科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抽采队负责措施贯彻。
通风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通瓦科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抽采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第四章瓦斯抽放、消突区域基本情况第一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范围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为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 区域范围。
钻孔控制范围:下部标高+1851m(下部标高+1855m消突区域轮廓线以外6煤层倾斜长15m),上部标高+1870m,东起矿井边界,西至矿井边界;走向长726m,倾斜宽77m。
第二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与周边关系六煤层(矿井拐点范围内+1855~+1870m 区域)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上部为11轨道、11回风、11皮带巷;下部为全煤;西部为全煤;东面为全煤。
第三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与地表关系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区域埋深:150m,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
第五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一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一、煤层瓦斯参数预测:(1)瓦斯压力及梯度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 区域设计预抽区域煤层瓦斯含量采用计算法。
根据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开采方案(变更)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20XX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交了《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和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 201钻孔、202钻孔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在铅垂方向上,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增大,因此,同一煤层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增大。
参考突出鉴定报告中的测试数据,按公式PM=(P1-P0)/(H1-H0)计算6号煤层的瓦斯压力梯度,设计采用《采矿设计手册》中P=(2.03~10.13)H瓦斯压力,取最大梯度平均值(0.01013Mpa/m )按公式PM=(P1-P0)/(H1-H0)计算瓦斯压力梯度,经计算6煤层最大瓦斯压力。
6煤层瓦斯压力(2)瓦斯风化带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本矿瓦斯风化带深度为60m 。
(3)瓦斯含量根据瓦斯含量梯度计算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 201钻孔、202钻孔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见表。
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矿井各煤层瓦斯含量:W h =W x +W y式中:Wx ---煤的吸附瓦斯含量,m ³/t ;100)31.01())(P098.0()100(5.65146.0f n r f f x W e V b aW A W ++--=W f 、A f 、V r ——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a ——2.4+0.21V rb —— 1-0.004V rP ——煤层瓦斯压力,Mpa 。
P =(2.03~10.13)H ,H 为垂深(m),kpa ;取最大值10.13 kpa P 0——瓦斯风化带压力,P 0=0.196Mpa H ——埋深,m ,设计按各煤层最大埋深计算 H 0——瓦斯风化带垂深,m ,按60m 取值; P M ——瓦斯压力梯度,Mpa/m e n ——温度系数,Ptn 007.0993.002.0+=t :温度℃Wy ---煤的游离瓦斯量,m ³/t ;γy n yK Pf W 8.9=f n ——煤的孔隙率,% ,查《采矿设计手册》表8-7-10 γ——煤的容重,t/m ³K y ——相当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采矿设计手册》表8-7-14按以上公式,根椐矿井开拓布局,预测二水平标高+1855以上6煤层吸附瓦斯量和游离瓦斯量;二、煤层瓦斯参数实测:20XX 年 10月,在七煤层瓦斯消突巷共布置16个检验测压孔,直径75mm ,具体见下表。
七煤层瓦斯消突巷区域检验测压孔参数表最大瓦斯压力0.30Mpa ,小于0.74Mpa ;瓦斯含量5.66m ³/t (测算值),瓦斯含量5.57m ³/t (检测最大值),小于8 m ³/t 。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 )的要求,该区域预测为非突出危险区域。
第二节 区域防突措施一、瓦斯储量及预抽量计算采用七煤层瓦斯消突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对矿井拐点范围内+1855~+1870m 区域6煤层瓦斯进行抽采,钻孔采用均匀网格式布置。
根据“《防突规定》第四十九条 采取各种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区段内的整个开采块段、两侧回采巷道及其外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
要求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的范围是: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20m ,下帮至少10m ;其他为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各15m ,以上所述的钻孔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
”,设计钻孔控制范围:下部标高+1851m(下部标高+1855m 消突区域轮廓线以外6煤层倾斜长15m),上部标高+1870m ,东起矿井边界,西至矿井边界;走向长726m ,倾斜宽77m 。
1、设计控制范围内煤层储量G =(L-1H -2H +2R )×(l -1h -2h +2R )×m ×r=(726-0-0+2×2.5)×(77-0-0+2×2.5)×2.6×1.6 =249358.72 (t)式中:L —煤层走向控制长度,726m ;l —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控制宽度,77m ;1H 、2H —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1h 、2h —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R —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2.5m ;m —平均煤层厚度,2.6m ;—容重,1.6t/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