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详细教案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详细教案
为了系统地核算各项经济业务,需要把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并给每个小类规定一个标准的名称,这个名称就叫会计科目。如:现金与银行存款、固定资产与原材料、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等。因此,经济业务均可按其内容、特点和有关要求归入相应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
1.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T形账户的结构
教学用具
黑板
备注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组织
教学
复习
旧课
引入
新课
讲授
新课
点名、考勤。
举例说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
带领大家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该如何分?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2.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讲授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组织
教学
复习
旧课
引入新课
讲授
新课
背诵、熟悉会计科目。
请同学们思考: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六大要素进行分类就是会计科目。但是,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开设会计账户。
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类的标志或项目,也就是对各项会计要素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所赋予的名称。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的核算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要素只是按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的一种概括性的分类和汇总,诸要素中包含了很多性质相同、内容各异的项目。如:资产要素中包括货币资金、各项债权、投资、存货、固定资产等。
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区别: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它具体界定了账户核算的内容;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内容所做的具体分类之项目或标志,账户则是对这种分类产生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连续记录的具体格式,
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均是对会计要素内容所做的具体分类,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一般可对会计科目与账户不加严格区别,互相通用。
2.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是连续核算和监督的重要工具。
3.通过设置会计科目,使每一个会计科目名称的项目下,都有明确的含义和核算范围。
课堂
提问
启发
思考
详细
讲授
结合案例讲解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讲授
新课
(三)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要结合会计核算对象的特点Biblioteka 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要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设置会计科目要含义明确、通俗易懂并保持相对稳定。
(四)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
1.按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1).一级科目:
又称总分类科目或总账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应交税费、管理费用等。
设置会计科目后,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会计账户,用以分类、记录、整理和汇总会计资料,并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序时核算。
(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由于反映的经济业务特点和内容不同,其账户的具体结构不同,由于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是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用来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在结构上也相应地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
(2).二级科目:
又称二级明细分类科目或子目,是指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一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如: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管理费用——公司经费、应收账款——××单位等。
(3).三级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指在二级科目的基础上,对二级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一步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面粉、管理费用——公司经费——差旅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
任课教师
罗容
授课班级
12级会计1班
授课
课题
会计科目与账户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掌握会计科目的内容和分类,熟悉会计科目的编号,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T形账户的结构,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和分类
账户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和分类及区分
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二.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概念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全面、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开设账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1.会计账户概念:会计账户是指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用以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金额的一种簿记形式。
(1)账户的名称: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如某企业以银行存款(支票)10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这项业务使得资产类要素两项不同的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货币资金中银行存款金额减少10000元,存货中原材料的价值增加10000元,这种变动并未影响资产总价值量。因此,仅以会汁要素进行会计核算不能反映出其内部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内容。以此为基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全面、具体、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也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课堂
提问
启发
思考
详细
讲授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讲授
新课
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格式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