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博物馆教育和服务

10.博物馆教育和服务

10.博物馆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由承担社会教育责任的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为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要求而组织的非强制性教育。

博物馆教育注重对学习者多种智能的综合开发,注重以非强制手段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博物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并不仅是博物馆展览的讲解和导览,还要为观众创造学习氛围,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提供多种学习手段,使观众的学习结果和博物馆教育目的相吻合。

*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演变1、萌芽时期和中世纪的博物馆以保存、研究为目的,仅供少数人观赏,其教育职能很不明显。

2、古代收藏传统发展到中世纪时,教会、教堂、修道院以及教会学校是收藏宗教文物的重要场所。

利用教会的收藏宣传宗教的教义,扩大教会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博物馆教育行为的萌芽。

3、18世纪末,法国将卢浮宫变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此后,博物馆成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其教育职能也逐渐发展起来。

(为什么不是阿什莫林博物馆?)4、19世纪50年代,德国日耳曼博物馆釆用的组合陈列法被视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博物馆教育的开端,区别于过去将藏品保管和展示合为一体,而是将藏品从库房中提取出来,另辟陈列室,按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陈列,有计划地对观众施以影响,这就形成了博物馆教育行为。

与此同时举行的伦敦万国博览会也扩大了以实物教育为特征的博物馆的影响,使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开始为有识之士所认识。

5、虽然19世纪的近代博物馆已经具有了收藏、科研和教育职能,但是教育职能的真正崛起和博物馆大众化方向的奠定,还是在20世纪特有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

(1)20世纪上半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各国国民教育的主旨,而博物馆恰恰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好场所,于是博物馆教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这一时期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纷纷兴建了一批博物馆。

(2)1937年巴黎大学创办的“发现宫”是博物馆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知名典型,它打破传统科技馆静止的陈列,面向观众表演或现场进行科学实验,并向观众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设备,把博物馆科普教育的职能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3)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博物馆为全民所有强调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强调苏联博物馆是向人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最为典型的是莫斯科技术博物馆。

6、20世纪以后,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学生校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课堂,成为社会的又一个教育系统。

博物馆教育的特征1、公众性①博物馆以公众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使命。

②博物馆教育是平等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出入于各个陈列空间,参加博物馆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吸取科学文化知识。

2、社会性博物馆教育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博物馆高度关注全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了最广泛的社会性特征。

通过,创造了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课堂”,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公众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3、终身性。

博物馆教育在时限上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和无限性的优势。

博物馆教育内容广博,是公众终身学习的重要设施,有着持续终生的教育目标,可以真正形成互动交换最频繁、最持久的“社会课堂”。

4、直观性博物馆以展品为基础,精心组织陈列展览,综合运用文字、图版说明等形式,借助讲解服务、视听教育、参与性操作等辅助手段,表达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内涵,普及历史、科学、文化知识。

这种以实物例证向观众表达内涵和传送信息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强烈的说服力、震撼力。

5、丰富性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智能手机导览、社交媒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人性化服务等,使博物馆教育活动呈现日益丰富的特征,更加符合现代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6、拓展性拓展开发出不同的教育项目,不局限于陈列展览。

可以在博物馆举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教育项目,例如举办义务讲解员培训班,开设公益性讲座,举行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

也可以走出博物馆走进学校、社区举办各种巡回展。

7、自主性博物馆里的教育具有绝对意义上的自主性:没有任何人被强迫学习;没有规定的课程和学习进度;没有考试,没有文凭,教育无所不在,受教育者在开放的条件下完成自我学习和教育。

只要公众个体有提高自身素养的意愿,就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去博物馆汲取知识、拓展视野。

8、愉悦性博物馆不仅是知识殿堂,还是高雅的休闲娛乐场所,寓教于乐是其优势所在。

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主要任务1.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陶冶情操服务。

(1)对小学生,着重向他们讲解与文物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从小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对中学生和城乡青年,着重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不断激发爱国主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情操。

(3)对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着重引导他们认清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增强民族自信心史责任感,自觉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2.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

(1)结合中小学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辅导,使之增加文物标本知识,或组织教师予以有性地讲解,或向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

(2)组织学生来馆参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

(3)与博物馆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学校建立固定联系,设立校外学科辅导员,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常到学校开展活动(4)提供教具。

根据本馆性质和条件,制作一些模型和标本,如矿石、生物标本,历史文物、科学模型借给学校组织教学。

(5)组织小型、轻便的展览到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同时携带有关录像和幻灯,向中小学生大群众普及历史与科学知识,宣传有关保护文物、自然生态环境的法令。

3.为成人终生教育、回归教育服务。

(1)博物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任务。

(2)博物馆在成人教育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①博物馆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②博物馆涉及许多专业,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成年人综合学习的要求。

③对一定的专业来说,博物馆人才集中,有较好的设备,为成人教育提供适宜的进修条件。

4.为科学研究服务(1)提供藏品资料和研究成果,提供咨询服务、文物标本的鉴定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科研技术设备。

(2)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某些研究项目中进行合作。

5.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息服务(1)对国外游客的服务①接待要热情,要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②加强参观辅助服务。

对国内外的旅游观众,应作好导引工作和咨询服务活动。

③尽可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设施,办好博物馆服务部的经营管理。

(2)参观纪念品的供应应做到品种多样,价格合理,有本馆特色,满足各种旅游者的不同需要。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实施(怎样做好博物馆教育和服务?)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以公共服务是博物馆必须坚持角色,而教育服务是博物馆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服务内容,是博物馆“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

在当前,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博物馆的教育与公共服务的使命和经营目标。

博物馆践行教育服务职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重视陈列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实现其教育服务一项基础性工作。

讲解应将深奥的学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观众对展陈加深理解,掌握重点。

同时讲解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为观众服务。

2.巧妙运用现代技术,开拓电化教育。

如积极利用电子导览机和微信导览、开辟电化教育厅、运营博物馆网站等,既有利于观众更为便捷、清晰的自主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也有利于博物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的实现,增加趣味性。

3.注重公共服务,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包括有咨询指引服务,行李储存服务,餐饮休息服务,无障碍服务等。

公共服务及其配套设施是为观众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

4.邀请社会各领域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进驻博物馆,让观众现场学习,手动参与,丰富馆内博物馆教育活动;自然类的博物馆也可设置发现室,让观众参与其中。

5.举办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专题讲座或演讲。

讲座是博物馆陈列的延伸,是博物馆讲解的升华,利于拓宽博物馆知识传递的渠道,锁定核心观众群,扩大社会影响力。

例如“故宫讲坛”“国博大讲堂”都办得有声有色,效果很好。

6.建立施行馆校合作机制,编写博物馆学习教材。

馆校合作是当前博物馆大范围施行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此方面运作成熟,目前和北京史家小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建立了合作机制,共同编写学习教材。

7.自行或与社会机构合作,在馆内组织面向社会所有成员的教育活动,以常态化为主,配套展览和节假日特别活动为辅。

目前,由于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主要偏向青少年,缺乏针对大学生等成年人或老年人的教育活动。

8.博物馆教育活动走出博物馆建筑,走向周边社区学校、走进边防军营,积极举办流动展览。

秦陵博物院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专委会在博物馆文化进军营部队方面,实践丰富。

9.向文博考古相关专业适度地开放馆务实习(比如参与陈列、藏品管理等过程),从而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实习平台。

10.开放专门的图书室、资料室,为学者、学生或观众提供服务。

或者外借部分资料。

11.对于博物馆专业观众,也可召开相关专题学术会议、研讨会,邀请其旁听或者参与。

陈列讲解讲解是以展陈为基础,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其他辅助表达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观众的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博物馆讲解是辅助观众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向观众提供的服务。

讲解能够将深奥的学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帮助观众对展陈加深理解,掌握重点,加深记忆;同时增加观众参观兴趣。

*电子导览机的优缺点优点:(1)确保讲解品质。

传统的人工解说方式难免因讲解员自身业务水平、技能、发挥状况等因素的制约造成服务水准参差不齐的局面,电子导览系统则可以确保规范的内容和统一的服务品质。

(2)操作简便。

观众只需借助提供的耳机和便携设备即可收听讲解内容无需操作培训。

(3)满足特殊观众对特殊语种的需求。

方便外国观众特别是外籍自助游观众参观游览,解决语言障碍。

(4)缓解密集型博物馆内“人声鼎沸”的困扰。

在旅游高峰期,密集型博物馆日接待量通常在2万人次以上,采用电子导览系统,观众互不干扰,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博物馆的噪声污染。

(5)它是一种新的参观体验,方便自主参观类型观众。

缺点:电子导览机与传统人工讲解相比,有优点也有缺点。

不能互动,一切都是事先录制,无法随机应变。

*博物馆讲解的作用(1)、有利于观众充分了解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陈列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使博物馆陈列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2)简明扼要的讲解还可以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