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苦瓜种植管理技术

苦瓜种植管理技术

苦瓜种植管理技术
1、播种育苗
苦瓜一般在春夏两季栽培,苦瓜种皮较厚,播种前要浸种催芽,先用清水将种子洗干净,然后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10分钟,并不断搅拌。

然后再放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最好每隔4~5小时换1次水。

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8℃~33℃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把种子清洗1次,以防种子表面发霉,2~3天后部分种子可开始发芽,便可捡出先行播种,尚未出芽的种子可继续催芽。

温度低于20℃发芽缓慢13℃以下则发芽困难。

苗期约30~40天,立夏节左右即可定植。

2、整地施基肥
栽培苦瓜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质肥活的泥质土为宜,前茬作物最好是水稻田,忌与瓜类蔬菜连作。

播前耕翻晒垡,整地做畦。

每亩要施入基肥(腐熟的土杂肥)1500千克~2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35千克。

3、适当密植
苦瓜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行距X株距为0.67米(约2尺)X0.33米(约1尺),一般亩密度为2000~2250株在右。

定植不可过深,因为苦瓜幼苗较纤弱,深栽易造成根腐烂而引起死苗,定植后要浇定苗水,促使其缓苗快。

4、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苦瓜耐肥不耐瘠,充足的肥料是丰产基础,苦瓜蔓叶茂盛,生长期较长,结果多,所以对水肥的要求较高。

除施足基肥外,注意对氮、磷、钾肥应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

在苦瓜第1片真叶期开始追肥,每亩施尿素1千克~1.5千克,以后每隔7~10天追施1次,全期追肥10~12次,共施尿素60千克~70千克。

苗期需肥量较少,开花结果期则需大量养分,应重施肥。

隔5~6天施1次。

盛果期以后增施1~2次过磷酸钙,以延长采收期。

(2)培肥:在插架前可进行一次培肥,开沟施有机肥30千克~35千克,氯化钾15千克~20千克,施后覆上土。

(3)搭架引蔓:苦瓜主蔓长,侧蔓繁茂,需要搭架引蔓,架形可采用人字形。

引蔓时注意余向横引。

苦瓜距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侧蔓结瓜基少,应及时摘除,在半架处侧蔓如生长过旺、过密时也应当适当摘除些弱桠,使养分集中,以发挥主蔓结果优势。

或主蔓长至1米时摘心,留两条强壮的侧蔓结果。

整个生长期要适当剪除细弱的侧蔓及过密的衰老黄叶,使之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植株早衰,延长采收期。

(4)水分的调节:春播的苦瓜幼苗期要控制水分,使期组织坚实,增强抗寒能力,4~5月雨水多时,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地坜过湿,引起烂根发病。

夏季高温季节,晴天要注意灌水,地面最好覆盖稻草,防温保湿。

(5)病虫害防治:苦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

虫害主要有螨、瓜实蝇及蚜虫。

①白粉病:发病条件在阴天多、湿度大时蔓延很快。

因此雨天要清沟排水,防止积水。

适当摘除基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药剂防治:可用50%托布津稀释1000倍水溶液,或75%百菌清稀释600~800倍水溶液及50%胶体硫稀释100~150倍水溶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

②炭疽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种子与土壤中的病残体均可带菌,通过雨水
及昆虫传播,温度在24℃,湿度在8%左右时易发生。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连茬、种植密度过大时易发生。

叶、果均能感病。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

药剂防治: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5~7天喷洒1次。

③螨:防治方法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叶征表面。

④瓜实蝇:采用25%的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杀。

⑤蚜虫:采用50%乐果600倍液或25%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哂叶的背面。

此外,还要防止地老虎和蛴螬伤苗。

可采用80%的敌敌畏乳剂或50%的马拉硫磷1000倍液灌根防治。

5.采收
苦瓜近成熟时熟度转变很快,必须及时采收才能保证质量。

迟收时果实变黄,品质差,采收过早则瓜肉未充实,产量低。

苦瓜采收适宜的标准是:瓜角瘤状粒变粗、瘤沟变浅、尖端变为平滑、皮角由暗绿变为鲜绿并有光泽时进行采收上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