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 浅论中国哲学的翻译-精品

最新 浅论中国哲学的翻译-精品

浅论中国哲学的翻译
西方学术界对既缺乏了解也充满偏见,怎样分析中国哲学的翻译?
引言
中国哲学有三种主要的传统:儒家、道家和中国佛学。

广义的、古代的中国哲学可以指两千年来以孔孟老庄、程朱陆王为代表的传统课授的子学与经学中的思想学术传统;狭义的、近代的中国哲学特指近百年来所开创的现代大学中的一个科目38:78]。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阴阳变化规律、和而不同思想、内圣外王之道、内在性超越性统一理论以及知行、义利、理气、有无、道器概念等等哲学资源,不仅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而且也能用来治疗当今社会的种种病态和化解现代文明的种种危机。

中国哲学的翻译和诠释是一个很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文本、思想、概念、语汇等理解和转译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但是数百年以来对中国哲学的译介和研究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歪曲。

尤其是毫无批判地套用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概念、术语和命题来解释中国哲学,既误解了,又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点,丧失了对其精髓的现实把握。

忠实准确地理解和推介中国哲学的丰富资源,有利于中国的对外传播和中西文明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设。

2.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在西方特别是欧洲“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始终受到质疑。

从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利玛窦开始即有一些西方学者就认为“中国哲学”仅是一种“道德哲学”而不是西方哲学式的“思辨哲学’。

康德说过,孔子虽然是“中国的苏格拉底”但他并非哲学家,在整个东方根本没有哲学。

黑格尔认为能称之为“哲学”的只有希腊哲学和曰耳曼哲学。

他对《论语》的评价是: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辣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继续这种思路,竟将‘‘东方精神”视为束缚个人创造性的思想的同义语45:38]。

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和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

直到今天,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还明确地指出“中国哲学”不是严格意义的“哲
学”“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

”可见,上述这些西方哲学家将“哲学”严格地限定在西方的思想脉络中,因而导致“中国没有哲学”的成见。

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哲学既缺乏了解也充满偏见,西方哲学传统中种族中心主义严重,长期以来拒不承认中国哲学的存在。

正如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历史研究专家史景迁42:57]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试图根据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