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测操作讲解
抽样单填写
• • • (1)抽样人员应当使用规定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附件4),详细记 录抽样信息。抽样文书应当字迹工整、清楚,容易辨认,不得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 信息应当由被抽样单位盖章或签字确认。 (2)抽样单上被抽样单位名称应严格按照营业执照或其他相关法定资质证书填写。单 位公章上名称与营业执照或其他相关法定资质证书上名称不一致时,应在抽样单备注 栏中说明。 (3)抽样单上样品名称应按照食品标示信息填写。若无食品标示的,可根据被抽样单 位提供的食品名称填写,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样品名称由被抽样单位提供”,并由被 抽样单位签字确认。若标注的食品名称无法反映其真实属性,或使用俗名、简称时, 应同时注明食品的“标示名称”和“(标准名称)”,如“稻花香 (大米)”。 (4)被抽样品为委托加工的,抽样单上被抽样单位信息应填写委托方信息,生产者信 息应填写被委托方信息,同时索取委托加工合同复印件。在流通环节抽样时,被抽样 单位信息应填写食品经营者信息,标示生产者信息填写委托方信息。同时在备注栏中 注明委托加工关系。 (5)必要时,抽样单备注栏中还可注明食品加工工艺等信息。 (6)抽样单填写完毕后,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样 单位公章。 (7)实施细则中规定需要企业标准的,抽样人员应索要食品执行的企业标准文本复印 件,并与样品一同移交承检机构;必要时,被抽样品标示的生产者所在地省级食品药 品监管部门应协助提供企业标准文本复印件。 (8)抽样单编号要与封条编号一致。
• •
•
• •
时效性要求
填表说明
• • • • • • • • • • 1.本文书是抽样单位在执行抽样任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2.“抽样编号”为抽样单位内部对所采集样品的编号,按《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编号规则》编制填写,一个样品有唯一抽样编号。 3.“No”为抽样单印制的流水号。 4.“任务来源”要求填写出具《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名称。 5.“任务类别” 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中选择,仅含有风险监测项目的食品样品抽取时选择风险监测,其他选择监督抽检。 6.“被抽样单位名称”按照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标示名称填写。 7.“被抽样单位地址”按照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市、区)、乡(镇)、具体地址的格式填写被抽样单位的实际地址, 若在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抽样时,应记录被抽样单位摊位号。 8.“区域类型”在“城镇、乡村、景点”中选择,其中:“城市”为县中心城区及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区域范围,“乡镇”为城(市) 区域以外范围,“景点”为旅游景点范围,选择“景点”时,应同时选择“城市”或“乡镇”。 9.“年销售额”在生产加工环节抽样时填写。 10.“抽样地点”:当单位类型为“生产”时,在“原辅料库、生产线、半成品库、成品库(□待检区、□已检区)”选择其一;当单位类 型为“流通”时,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小食杂店、网购、其他”中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餐饮”时,在 “餐馆、食堂、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其他”中选择其一,当选择“餐馆”时还要在“特大型餐馆、 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中进行选择,当选择“食堂”时还要在“机关食堂、学校/托幼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 进行选择。 11.“样品来源、样品属性、样品类型”在相应的□中打“√”即可。 12.“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样品批号、执行标准/技术文件、保质期、质量等级、单价、标示生产者名称、标示 生产者地址、生产者联系人、联系电话”,按实际样品包装标签或销售价签、菜单等标示的名称填写。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非预包 装食品,无明确标示内容的项目,填写“/”,不得留空白。 13.“生产/加工/购进日期”原则上:对预包装食品按包装标签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散装食品按进货单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餐饮自制 食品按实际加工日期填写,餐饮环节抽取的食用农产品等,按购进日期填写。 14.“是否出口”在相应□内打“√”即可。此处所指出口,是指同批次产品既在国内销售,又有部分用于出口。同一批次产品全部用于出 口的不予抽样。 15.“抽样基数/批量、抽样数量、备样数量”按照相应产品的抽样检验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数量抽样并据实填写,数量的单位应与规格型号 中的单位一致。 16.“样品形态、包装分类、抽样时样品的储存条件、抽样方式、抽样样品包装”在相应□内打“√”即可。 17.“寄送样品截止日期”,原则上被抽样品应在5日内送至承检机构,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填写。“寄送样品地址”,抽样人员自行送达 承检机构的,填写“/”,寄送样品的,需填写样品接受单位和地址。 18.“抽样单位信息”按抽样参加人员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填写。 19.备注:填写其他需要说明或采集的信息,如“进口食品”、“热加工”(糕点)等,具体参照各类食品抽样检验实施细则填写。 20.抽样人签名必须要两人以上,并加盖抽样单位公章;被抽样单位和生产者须有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被抽样单位公章或其他合法 印章。对特殊情况可签字并加按指模确认。
抽样要求
• • 1、抽样工作不得预先通知被抽检对象。 2、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并应向被抽样单位出示注明抽检监测内容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 知书》(附件1)证件及相关通知书,和抽样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告知被抽样单位阅读通知书背面 的被抽样单位须知,并向被抽样单位告知抽检监测性质、抽检监测食品范围等相关信息。抽样单位 为承检机构的,还应向被抽样单位出 示《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委托书》(附件2)。 3、抽检监测的样品应当由抽样人员从食品生产者的成品库的待销产品、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 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或销售的食品中抽取。至少有2名抽样人员同时现场抽取,不得由被抽样单位 自行抽样。 4、不予抽样的情形 抽样时,抽样人员应当查看被抽样单位的营业执照,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 服务许可证等相关法定资质,确认被抽样单位合法生产经营,并且拟抽检监测的食品属于被抽样单 位法定资质允许生产经营的类别。遇有下列情况之一且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不予抽样: (1)食品抽样基数不符合实施细则要求的; (2)食品标签、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或者“样品”等字样的; (3)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检监测的食品为被抽样单位全部用于出口的; (4)食品已经由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行停止经营并单独存放、明确标注进行封存待处置的; (5)超过保质期或已腐败变质的; (6)被抽样单位存有明显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的;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抽样过程中注意事项
• • • 1、采样过程中接触的采样工具、包装容器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不能影响分析结果,采集散 装食品需要作微生物检验的,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应注意无菌采样。 2、每一份散装样品应当单独装入容器,不得多份样品共用容器; 样品装入容器后应进行适当的封 装,防止样品发生外漏、混杂等。 3、抽取的样品应当严格按照样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或其标签标识上注明的储运条件 储藏运输,以确保样品在检验前的完整性和原始性。样品应分别封存,及时送达实验室,易变质、 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要冷藏或冷冻运输和存放;盛装样品的容器或包装要牢固,不易破碎;运输 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不混装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4、在流通领域抽取预包装食品时,抽样基数应不少于抽取样品量。抽样量应在生产企业抽样量的 基础上,增加1个独立包装,单独封样,作为样品确认的备用样品(原则上由抽样单位保管)。 5、即食类肉制品、即食水产制品等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在2014年7月1日之后(含7月1日)的产 品,致病菌项目执行GB 29921-2012标准,产品抽样数量适当增加,其中检验样品必须保证致病菌 项目5个独立包装且总量不少于500g(ml)的要求,具体要求按《食品抽检监测抽样规定》执行。 6、茶叶产品为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其生产日期必须是2013年3月1日以后的产品;乳粉、 液体乳:预包装产品,优先抽取企业的主导产品。产品生产日期应为2013年6月1日以后。 7、抽样单“任务类别”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中选择,仅含有风险监测项目的食品样品抽取 时选择风险监测,其他选择监督抽检。 8、“生产/加工/购进日期”原则上:对预包装食品按包装标签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散装食品 按进货单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餐饮自制食品按实际加工日期填写,餐饮环节抽取的食用农产品等, 按购进日期填写。
•
• •
• •
抽样原则一
• • 预包装食品 1、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抽样时,按照规定抽取近期生产的同一批次、并经企 业检验合格或以任何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流通领域抽样时,在货架、柜台、 库房抽取同一批次待销产品。原则上应在食品保质期截止日期一个月之前抽 取样品,保质期截止日期不足一个月的食品根据抽检监测的需要确定是否抽 样。 2、采样数量根据检验项目的需要而定,既做监督抽检又做风险监测的产品, 一般将所抽样品分为2份(其中2/3用于检验,1/3作为备存样)分别加贴封条, 检验样和备样分别封存(备用样品原则上由检测单位留存)。 即食类肉制品、即食水产制品等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在2014年7月1日之后 (含7月1日)的产品,致病菌项目执行GB 29921-2012标准,产品抽样数量 适当增加,其中必须保证致病菌项目5个独立包装且总量不少于500g(ml) 的要求,在抽样数量上进行了适当的放大,具体要求按《食品抽检监测抽样 规定》执行。 3、在流通领域抽样时,抽样基数应不少于抽取样品量。抽样量应在生产企 业抽样量的基础上,增加1个独立包装,单独封样,作为样品确认的备用样品 (原则上由抽样单位保管)。
• •
•
抽样原则二
• • • • • • 餐饮食品及散装食品 采集散装产品时,预先对容器内食品充分混合,然后从不同部位采集分样混 合成一份样品。 固体:从盛放样品容器的上、中、下不同的部位多点采样,混合后按四分法 对角采样,再进行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放入采样容器中; 散装半固体: 这类较稠的物料不易充分混匀,打开包装,用采样器分上、中、 下三层分别取出检样,检查样品的感官性状,有无异味、发霉,然后将样品 混合均匀品。固体、半固体采样时,可使用小勺或镊子采样; 散装液体: 先充分混合后,再取中间部位进行采样,采样时可使用玻璃吸管或 倾倒方式采样。 备注:1)对于均匀性较好的样品,现场分为三份。对均匀性不好的样品,应 抽取满足检验的最小量的3倍数量,交检验机构分割。 2)需要作微生物检验的,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应注意无菌采样(包 括采样过程、采集容器、样品的包装过程),使用酒精灯、无菌手套、无菌 袋等开展采样工作。采样完毕除填写《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抽样单》外, 还要填写《现场检查笔录》记录该批次样品的食品名称,散装食品检查有无 发霉、变质、虫害、污染,预包装食品检查包装物有无破损、变形、是否受 污染及超过保质期。同时检查食品贮存条件以及操作间的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