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末件及制程检验办法

首末件及制程检验办法

1.目的
让生产制造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提早发现不良品,避免不良品产生,并且杜绝不良品流出。

2.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制程,包括压铸,后加工,精加工,包装及返工返修。

3.职责
品管部巡检负责首末件检验确认和过程巡检确认。

车间员工负责首末件自检和过程自检
品质工程师负责审核相关记录
3.内容
3.1首件
下列情景之一视为首件:a 调机的第一件合格品, b 接班第一件合格产品,c 设备维修或异常停机后第一件合格产品,d 工艺参数调整后第一件合格产品,e 工装维修后第一件合格产品,f 刀具调整第一件合格产品,g 人员调换后第一件合格产品。

(多工位的按一模)
3.1.1首件产品经操作工自检合格,并填写自检记录《产品质量记录单》;
3.1.2操作工把首件产品和记录交给当班检验员确认;
3.1.3检验员接到首件后,依照检验工艺标准,进行检测和确认并填写《巡检记录表》;
3.1.4首件须用三坐标检测的,检验员将产品送至计量检测中心工作台待测量;
3.1.5三坐标检测人员检测依据:全尺寸依图纸,修改模产品依修模改模通知单,其他产品依工艺或检验指导书;
3.1.6检测中心只提供检测报告,结论由检验员进行判定,确认合格后,通知操作工正常生产(人员调换后的首件,可以通过边生产边确认方式)。

批量生产的产品员工自检合格后可以先进行生产。

3.2制程
3.2.1检验员依据检验指导书规定的管制项目和检验频率进行制程品质确认;
3.2.2检验员检测产品并填写巡检记录(产品质量记录单或压铸机工艺参数现场检验记录表);
3.2.3检验合格的项目,在巡检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如有不合格项目,在巡检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操作工停止生产并向上级主管和生产部门报告。

检验员应对前面加工的产品进行追踪复核,对不良产品进标识隔离,并开据不合格品评审《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备注一栏可填上开出的不合格评审单号;
3.2.4如有特殊检查项目或为返工返修,可在检验记录表空格内填上须检查项目,执行巡检;
3.3末件
末件是产品切换前最后一件产品以及人员调换前最后一件产品。

(多工位的按一模)
3.3.1操作工把末件产品交给检验员;检验员接到末件产品后,依照检验指导书,进行检测和确认,并填写记录;
3.3.2末件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对前面加工的产品进行追踪复核,对不良产品进标识隔离,开出不合格品评审单按评审结果进行处置。

3.3.3压铸切换模末件产品检测完后要将检测报告附在模具上,供模具保养参考,体现
模具状态。

3.3.4首/末件确认合格的样品必须摆放在指定位置并贴上首件、末件封样标签;
3.3.5首/末件确认的样品只限于当日当班、同类别型号的产品,反之将重新首件封样确认;
3.4车间工序完工、入库检验
3.4.1检验人员按检验指导书对本车间所有完成工序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在检验合格产品流转卡上盖相应的 PASS 章,方可流入下道车间或仓库;
3.4.2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标识清楚并隔离,开出不合格品评审单按评审结果进行处置,如返工返修再提交检验。

3.5 检验日报表,检验员在检验日报表上如实填写当日的生产数量和不合品数量;由品管部主管/经理将日报表发送给总经理。

4.相关文件
4.1《检验控制程序》
4.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
6.修改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