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
一.日用化学品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有清洁、美化、清新、抑菌杀菌、保湿保鲜等功能的精细化学品。
内涵:日用化学品包括:
(1)洗涤化学品
(2)化妆化学品
(3)香精香料化学品
(4)保湿保鲜化学品
(5)其他特殊功能的化学品
二.简述化妆品及其生产过程
1.化妆品概述
化妆品,为修饰和妆扮而使用的制品,是清洁、美化人们皮肤、毛发、以及颜面等使用的日常用品。
2.化妆品生产的原料
化妆品原料的主要类别
油脂和蜡及其衍生物——化妆品主要原料
特定成分的乳化或增溶——表面活性剂
调整皮肤感觉和保湿——胶态物质和保湿剂
抑制微生物和防止氧化——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视觉、嗅觉刺激——香精、色素
其它功能——特效成分
选择化妆品原料的基本要求
对皮肤无刺激、不妨碍正常生理代谢、稳定性好、感观刺激良好
3.化妆品生产的主要设备
化妆品生产设备的分类
乳化设备
乳化设备主要用于不同液液相间的混合,以形成W/O、O/W、以及其他复合型稳定乳液。
乳化设备发展较快,主要有:
均质乳化(搅拌)设备:高剪切均质器、胶体磨、超
声波乳化器
真空均质乳化机:
罐装及包装设备
液体罐装设备
膏体罐装设备
辅助设备/设施
加热冷却设备:夹套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式换
热器
物料输送设备:泵、带式输送器
水质处理设备:过滤吸附设备、电渗析设备、离子交
换设备、蒸馏设备
4.化妆品质量控制与分析
化妆品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质量控制,内容很多。
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其一是化妆品组成、性能、剂型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其二是化妆品安全性能控制。
化妆品组成性能剂型等控制
化妆品的组分质量控制:涉及到使用水、溶剂质量控
制,表面活性剂质量控制、功能性助剂质量控制等(原
料质量控制)
化妆品配方比例控制及其加工方法:涉及各组分的精确
计量、加料方式、设备选用及工艺条件控制(过程控制
与管理)
化妆品剂型稳定性控制:涉及到产品的热稳定性、抗
冻稳定性(剂型稳定性控制)
化妆品包装规范控制(产品形象控制)
化妆品安全性能控制(GB7916、7917、7918-87)
有害物质的限量控制:包括有害重金属限量控制(汞、
砷、铅、镉、铬、铜、锌、锡等),以及有毒有害有机
化合物如甲醇、苯、甲醛等的限量控制。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359种,限用物质57种,限用防腐
剂66种,限用紫外线吸收剂36种,限用作色剂67种。
禁用物质不得在化妆品种检出,限用物质不得超量。
化妆品的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是一群形体极其微小的
构造简单的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
与
化妆品密切相关的是细菌和霉菌。
微生物对化妆品的污染
5.典型化妆品生产工艺
护肤化妆品
护肤类化妆品:是为了保持皮肤健康所使用的化妆品,使为了缓和内因性(年龄、体质)和外因性变化对皮肤的影响,以健康人为对象的作用温和的护肤卫生用品。
膏霜类化妆品
香乳及其生产
典型香乳配方
配方1#(润肤香乳)
油相成分:
硬脂酸 2.0 鲸蜡醇 1.5
凡士林 3.0 羊毛脂醇 2.0
液体石蜡 10.0
乳化剂
聚氧乙烯单油酸酯-10 2.0
三.液体洗涤剂的生产过程
1.洗涤剂的生产工艺
(1)优点:①投资低、设备少、工艺简单、节省大量能耗;
②具有吸引人的感官及引人注目的包装;
③使用方便,水溶迅速,便于局部强化清洗。
(2)所需设备: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主要是带搅拌的混
合罐、高效乳化或均质设备、物料输送泵和真空泵、计量泵、物料贮罐和计量罐、加热和冷却设备、过滤设备、包装和灌装设备。
把这些设备用管道串联在一起,配以恰当的能源动力即组成液体洗涤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3)原料准备
(4)混合或乳化
①混合效果的评价:
一般用调匀度和混合尺度来评价。
调匀度是在混合后样品各处取样分析与其平均浓度之间的偏离程度。
调匀度≤1,越接近于l,说明混合越均匀
②搅拌器的作用:
在搅拌器作用下,容器内形成液体总体流动。
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
③机械搅拌器的分类和性能:
在回转轴上安装不同几何形状的浆叶,以迫使接触的液体发生搅拌作用。
适于液洗混合的机械搅拌主要有浆叶式、旋桨式和涡轮式三类。
④加热与冷却:
加热温度一般不要求过高,最高120℃已足够,所以一般采用蒸气加热。
小型生产时亦可采用热水或电
(5)混合物料的后处理
①过滤②均质③排气④稳定
(6)包装
正规生产应使用灌装机,包装流水线。
小批量生产可用高位手工灌装。
严格控制灌装量,做好封盖、贴标签、装箱和记载批号、合格证等工作。
2.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产品浑浊
1.某些原料杂质较多,致使原料在水中溶解度较低,这时应更换配方中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原料。
2.无机增稠剂加入数量过多。
液体洗涤剂中最常用的增稠剂氯化钠(NaCl)的一般使用量为1%~4%,当加入量过多,粘度反而会降低,洗涤剂变浑浊。
3.一些液体洗涤剂在刚出厂时是清亮透明的,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浑浊了,这是由于产品生产环境中的温度较高,产品运输和保存的环境的温度较低。
一些原料在低温下因溶解度降低而使洗涤溶液发生浑浊。
因此,产品中各种原料的加入量应按照室温下不发生溶解度变化来添加。
(2)产品分层
1.无机增稠剂加入量过多。
液体洗涤剂中常用无机盐调节产品粘度,例如氯化钠(NaCl)等。
当无机盐的加入量过多时,产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层现象,这是由于无机盐不能在液体中完全溶解而析出所引起。
2.当体系中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在加入无机盐进行增稠时,会降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使产品分层。
这时可加入少量亲水性强、溶解度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来增溶。
例如,加入丙基氧化胺或少量月桂氧化胺等物质。
当液体洗涤剂产品中浓度较高或成分较多时,为提高各配伍组份的相溶性,防止产品分层,可选择性的加入一些增溶剂。
3.在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当十二烷基苯磺酸(LAS)的用量过时,
由于溶解度的原因,产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层。
生产实践的验表明,为控制液体产品发生分层现象,磺酸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使用比例量一般不超过18%。
四.总结----日用化学品生产特点
(1)对原辅材料要求严格
(2)要求设备经济、高效、安全、合理
(3)工艺过程和参数控制严格
(4)包装要求新颖、精美
(5)厂房、车间、以及公用工程配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