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对社会质疑的回应制度,如乱收费、择 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之类社 会质疑的热点,应由相关学校或部门直接公 开相关情况,以回应社会的质疑。
2 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 理、分配体制
二是逐渐推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年度财务报告制度。让纳税人明明 白白地知道教育的经费来源、多少、如何使用、效果又如何。报告应提供本年度经费 收支的明细,从而有效防止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对教育经费的恶意截留、挪用、侵占, 防止各种灰色的教育经费收支,让教育上的钱用在明处,这本身也是教育自身健康的 教育价值在行为上的一种必要体现。 三是进一步严格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制度。使政府和学校的收支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和 监督,把全部的教育经费列入预决算程序,制定全口径精细化的教育财政预算,尽力 减少直至最终取消各类教育专项经费,保障公众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知情权,让教育经 费预算变得更加公开透明。 四是建立公众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教育经费的分配、使 用和过程监督工作的制度,转变政府是唯一决策主体的 观念,改变长期以来教育决策过程中“受益人缺席”状 态,让有代表性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表达诉求,直接参与 教育经费的决策,将会有效提高教育经费决策过程的合 理性,也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的共识产生。
规范、体制丌健全。 由于我国尚未有《预算法》,行政文件的效力有限, 虽然在一些地方有了预决算过程,也有其他各种制 度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多的人为干扰 因素,执行不够严格,经费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尚未 完全确立。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将上级教育专 项转移支付打入当地财政收入户头的明显违规行为。 还有一些地方资金分配和拨付不够及时,导致接近 年底还有大量资金未能使用,而该年度应该做的很 多事却未做起来,不只接着又影响下一年度的预算, 更大的损失在于贻误了与之相关的一大批教育当事 人的成长发展机会。
2小

由上可见,改善教育经费的管理,提 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严明的财经纪 律是基础,强化政府绩效目标管理是 突破口,建立透明的教育财政管理、 分配体制是保障,必须从上述三个方 面同时发力,才能收到公众期望的效 果,才能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THANKS!
林女士的女儿就读亍一所单位自办园,已经上了两年多。之前,每月保教贶和生活贶合计要交1600元,而从去年春季学
期开始,缴纳贶用变成1000元。“幼儿园肯定是拿到国家的财政补贴了,否则怎么可能少收钱呢。”林女士认为,按照幼儿 园现行收贶标准,如果没有政府投入根本丌可能维持正常运转。 让林女士产生上述感受的,是以下这些看似枯燥的政策和数字。
一 二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经贶、使用分析


存在问题和弊端
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方向

教育体制改革
专项改革
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 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 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 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 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 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2
2 绩效目标丌明确。 教育财政经费用来干什么,这是很多地方至今不甚明了的。加之现有 教育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层次多、环节多、运行成本 高、效率低等特点,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增加的经费应由每个部门都 分一杯羹,淹没、模糊了政府教育财政投入总目标。不少地方仅仅将 政府的宏观政策作为经费投入的由头和框框,缺少依据当地实际情况 解决当地教育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和目标,缺少对当地经费需求的全 面了解和系统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不明显,花 了大量的冤枉钱。例如,说到教师培训重要,某地教委所属十五六个 部门就都争着花钱做教师培训,这个培训班主任,那个培训团干部, 还有部门培训党员骨干,又有部门培训教研骨干或青年人才……其结 果是政出多门、交叉重叠、低层次重复,计算出培训总量则该地所有 教师一年要拿出超过一半的时间参加各种培训,似乎教学工作都不需 要做了,未能满足教师成长发展的真实需要,却花掉了大量教育经费。Leabharlann 14%的蛋糕怎么分
1 经贶首先保证雪中送炭
(1)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是,中央财政的阳光开始照耀到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身上。 (2)加大了学生的资助力度。
2新增教育经贶主要用在薄弱环节,让民众直接受益 对于新增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相 关部门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导向,薄弱 环节和关键领域成为投入重点,实现 了“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 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 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 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 队伍倾斜。

解决措施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把钱用 在刀刃上 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 理、分配体制
1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花钱与做事以及所做的事能否达到预期的 效果密切结合起来,改变长期以来钱跟人走的经费分配方式,转向钱跟事走,用 钱去有效地办事。 (1)事前绩效评估即是在明确了绩效目标后编制出实施方案,由独立的第 三方专业机构对其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存在的风险 等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估,对方案预算安排等方面进行 综合的评估,从而推进经费投入和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经费使用的合 理性和预算的科学性。 (2)过程监督主要是对经费使用过程的关键点进行 监督,要求经费的使用方严格按照经过论证、评估的 方案用钱,防止“跑冒滴漏”、偏离目标、偷工减料、 改变用途、弄虚作假等。事后审计则是依据此项工作 方案以及过程中的记录材料对全过程进行审核、检查、 总结,并对责任人的工作做出评定,若未实现目标或 过程中发现违规则应追究责任。
2 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理、
分配体制
教育是基本民生,政府在教育方面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提 供的更是纯公共产品,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各个环节是没有什么不能公开 的,也是应该向纳税人公开的。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过程的公开是推进政务 公开,提高预算安排的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也能有效 推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效率。在这方面应 着眼于大局和长远,积极推动以下制度的建设:
生 活 、 起 居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较大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 平衡备受人们关注。
不 均 衡 主 不 要 体 现 在
师资配备不均衡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不均衡 经费不足是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最大瓶颈
解 决 措 施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
2
分配使用过程丌透明
教育经费从根本上说是纳税人的钱,它的分配和使用过程至少需要让纳税 人看明白,现实的状况是多数地方难以做到这点,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教育主管部门也曾要求财务公开,但较多关注的是学校内部的财务公开制 度建设,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教育财务公开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地方在项 目经费里大量列支正常的办公经费,拓展“三公经费”的支出空间,由此 引发一系列社会质疑,有损政府的信誉。由此,一些地方提高生均经费的 积极性不高,项目经费却有很大的增长,而项目经费不只在分配环节不够 透明,又主要使用在优质学校上,导致教育均衡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 而有所加剧;此外,由于各地发展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进入私立幼儿园存 在障碍,大量投入在公立园和示范园上,不仅难以实现《国十条》的普惠 目标,政府没有很好地担负起“保底”责任,还导致一些地方幼儿园间的 差据进一步拉大,加剧了入园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经费的分配和使 用不透明直接相关。
教育部提出要“补短板”,而首当其冲的短板就是学前教育——因为多年“欠 债”,学前教育已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 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北京市的一个普通市民,林女士并丌是很清楚各级政府是如何去补学前教育这块短板的,但她能明显地感觉到,国家 开始重视幼儿园并增加投入了。因为,在CPI指数居高丌下的背景下,她女儿所在幼儿园收贶去年反而下降了。
数据显示,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与项资金253亿元,主要用在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
建幼儿园和支持农村中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以及幼儿奖补等项目。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原则,中央财政全面启动学前教育资助工作。2012年共安排奖补资金8亿元,重点支持 24个省份开展此项工作。
1
数据2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财政性教育经费(亿元) 10449.63 12039.17 14566.18 18060.9 2198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00670 335353 397983 471564 519322
比例(%) 3.48% 3.59% 3.66% 3.83% 4.23%
自从1993年 国务院首次 提出4%的目 标到今天, 经过近20年 的马拉松长 跑,多年的 梦想终于成 为现实。
2
数据3
世界各国教育经贶数据对比(2010年数据)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 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 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 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 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 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 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 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 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 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 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在中央财政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2010~2011年全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万多所,新增
在园幼儿560多万人,增长量超过前10年增量的两倍;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62.3%,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存在问题
1 规范、体制丌健全。
2 绩效目标丌明确。
3 分配使用过程丌透明。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