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



38岁的马女士和老公均为β-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他 们的大女儿玉婷今年14岁,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β地 贫,从1岁起就需进行输血治疗,现在每月要输血两次, 并需长期进行抗铁沉着治疗,但这些治疗也对其身体 脏器也有损害。这些年马女士怀孕3次,想产下一名健 康的宝宝,用脐带血给玉婷做干细胞移植,但3次胎儿 均被诊出‚地贫患胎‛,只能选择引产。

例如,在神经外科写大脑构造之类专业性强的 文章时,若用单纯的知识介绍,一般读者很难 读懂,甚至觉得很恐怖。有一位作者从人们熟 悉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故事出发,从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致命一拳打在哪里写 起,再阐述人的解剖结构,讲述太阳穴是人体 颅骨最薄弱的地方等。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冷 冰冰的骨骼标本成为了活灵活现的故事。

‚两个基因携带者产下健康宝宝的几率只有1/4,同 时,白细胞抗原系统(H LA )配型与大女儿相符的几率 为3/4,所以在做试管婴儿时,要对胚胎进行诊断,马 女士只有3/16的几率产下‘正确’的孩子。‛中山一 附院教授周灿权介绍,在国外这种技术早就成功,去 年6月27日,该院对12个胚胎进行诊断,其中有两个胚 胎基因表型正常且H LA配型与玉婷相符。经过3个月准 备,‚设计‛好的胚胎被植入。今年6月29日晚马女士 剖腹产下了这名健康的女婴。(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 网)

湘雅医院寄生虫专家指出,裂头蚴在人体内的生存 期为5—20年,目前认为曼氏迭宫绦虫经口感染是主要 途径,如生食裂头蚴感染的鱼、蛇及蛙类或饮用含有 被曼氏迭官绦虫原尾蚴感染的剑水蚤的生水后都极有 可能感染寄生虫虫体,寄生虫虫体通过血运在人体内 游走,在某个部位‚安家‛后导致疾患。因此,专家 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喝生水,在吃蛇肉、

三是要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不忘宣传 推介自己。
永州女孩吃水产品致癫痫 脑内取出15㎝长寄 生虫



邓女士近来反复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令 丈夫和家人担心不已。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邓女士施行手术, 揪出了在她脑袋里作怪的元凶——一条长达13厘米的曼氏迭宫绦 虫裂头蚴! 30岁的邓女士来自湘西凤凰,今年3月份开始突起全身不适, 随即出现面部、嘴角及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家人呼 之不应,每次症状持续2-3分钟。在外院诊为癫痫,但药物治疗后 病情未得到改善。后转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求治,该科检查发现 邓女士脑部右颞叶有寄生虫病灶,确诊为脑裂头蚴病。9月4日, 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王君宇教授、黄军副教授等为邓女士实施手术, 一条13厘米的白色寄生虫蠕动而出。术后经寄生虫专家鉴别,确 定寄生虫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仿‛,是指借鉴和模仿。 ‚积‛是指对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给读者一杯水,你要拥有 六杯水‛


直接材料
间接材料
查:从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 相关报道 问:问学术上、专业领域的权威学者或业内人 士 官方(政府、学术单位、专业服务机构)网站


选择和鉴别
重要性!


群众的迫切需要


神医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等伪养生专家红极 一时的背后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巨大的健康需求和 缺失的健康素养。 2012年,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 8.8%,这就意味着百人中具备健康素养不足9人。 充当科学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帮助其鉴别假科普 和伪科学,提高健康素养,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点评
道理浅显,形象直观,易于让人接受。

读者朋友,您的身体健康吗?科学研究发现, 只有当人体的血管堵塞在75%以上,人的心脏 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这和温水煮青蛙相比, 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


点评
这样的开头,新奇、有启发性,易于说明问题 的严重、不可感知。回答了人们有时候突然 ‚发病‛甚或猝然离世的部分原因,在于疾病 的发生发展也是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的。让 人易于接受,并引起重视。


从疾病的变化中找 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 改变都会导致人类所患的疾病的变化,疾病的 发病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发病年龄是提早还是 推迟?有没有性别差异?有没有地域差异?哪 一类人发病率特别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怎么预防?这些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问 题


从疾病的季节性找
文体:说明文
文法:平铺直叙,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 言,用朴素的言词把你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
写通顺就可以了。
常见写法

对话体:医生和患者或医生与记者之间的问答;
自述体:第一人称形式,讲述自己在行医中遇 到的病例和总结的经验;


漫说体: 最常见的科普文章写作
新闻体:采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来讲述科普知识, 常见于大众媒体的新闻版面



五是标题要吸引人、形式要新颖。
现在人们阅读都是快节奏的,一张报纸不可能 从头看到尾,在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有一个 吸引眼球的标题,才会引导读者去读文章的内 容。

‚慎防宠物给你幼儿留下永久的伤疤‛,‚警 惕冻疮背后的秘密‛,‚昆虫也好色,咬你没 商量‛, ‚小小指甲,人类健康的预报台‛

六是把最想让人记住的核心内容、知识 点放在最醒目的位臵


医学科普讲座
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 ……
医学科普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是科学性
二是通俗性
三是综合性
21世纪医学科普三个新特征

医学科普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 知识,主要是解决公众的科学观念和态度问题
医学科普创造应体现医学的人文关怀


医学科普兼具公益性和功利性的特点
写科普文章关键要领:

王君宇教授介绍,脑裂头蚴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 病,系假叶目曼氏迭宫绦虫中绦期幼虫——裂头蚴感染引起。寄 生在人体内的裂头蚴,主要分布于表 皮、粘膜下或浅表肌肉内, 以眼部最多,其次为口腔颌面部和躯体,寄生于人脑内的罕见。 人脑裂头蚴临床表现易与脑胶质瘤、炎症、结核性肉芽肿等相混 淆,临床症状最多见为癫痛发作、轻偏瘫、进行性头痛、偏身感 觉障碍、意识改变等。患者邓女士生活在农村, 7-8岁时曾经生 吃过青蛙和石蟹,喝过生水,平时经常吃烤牛肉、猪肉、田螺, 而未烹制熟透的此类肉食中常寄生有大量寄生虫,致使绦虫进入 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部。
每个季节都有高发病,提醒群众预防季节病的 科普文章,由于服务性强受到媒体的欢迎。即 使老生常谈,也容易上版。


从名人明星、文艺作品找 从新技术、新成果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进行我国首例‚设 计婴儿‛,医护人员可在将胚胎植入子宫前就 对其进行遗传学检测,然后挑选健康的胚胎, 从而避免怀孕后才发现胎儿异常不得不引产的 风险。

“读‛是指阅读,或者说是广泛学习他人的健 康科普作品。 (《扬子晚报》、《钱江晚 报》、《楚天都市报》、《大众医学》) ‚析‛是指佳作赏析。在‚读‛的基础上,要 精选一些优秀的医学科普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 从感性上品味、领略有关医学科普创作的理论 及科普写作技法。


诸位有没有见过青蛙的吗?有谁用水煮过青蛙? 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到沸水里,它会立刻跳出 来。但是你把它放到温水里,不去惊吓它,它 就会呆着不动。现在你慢慢地开始加温,当水 温升到40℃、50 ℃,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 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升高时, 青蛙将变得越来越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 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但它仍留在锅里直 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呢?
青蛙肉和鱼肉时,一定要煮熟。

四是用新闻的时效去传播专业,用故事 的手法去演绎科学


小白兔和北京鸭的故事
小白兔本来应该吃胡萝卜和白菜,如果我们每 天喂它吃鸡蛋黄拌猪油,4周下来,胆固醇就 增高,8周全动脉硬化,12周个个得冠心病、 心绞痛。但是换全聚德的北京鸭来做同样的实 验,鸭子不管怎么吃,胆固醇就是不高,动脉 也不硬化,更没有冠心病和心绞痛。 不同的基因型,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也不同。


缓解医患矛盾
深圳一儿童因腹胀去市儿童医院。医院称孩子 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 手术及后续费用超过十万。随后,带儿子到广 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八毛钱的 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 当天,深圳当地媒体以《婴儿被诊断要做10万 元手术 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为题做出报道, 被全国各大媒体及电视广泛转载转播,掀起轩 然大波。

医学科普就是通过科学传播的方式, 采用大众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途径, 学习正确的医学科学知识、思想和精神, 恰当运用科学的医学方法和技术指导日 常生活。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历史

1962年,成立医学科普委员会 1987年,改为医学科普工作委员会 1989年,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成立,确 立了医学科普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



经济利益
《非诚勿扰2》播出之后,大家谈痔色变,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医师做客BTV《生活面 对面》、《身边》等栏目,解密黑色素瘤。 节目之后,皮肤科色素痣手术例数由2010年 1800例提高到2011年的3200例;整形烧伤科色 素痣门诊量提高3-4倍。

医学科普的形式

医学科普文章、专著 医学科普宣传画册 医学科普宣传展牌 医学科普影视片、电视节目、戏剧

以官方已经公布的信息为准,以专家的意见为 准,对有鉴别能力的人,可以多种意见并列传 递; 以教材、专业期刊等专业性资料为准。前者广 受认可,后者则提供了最新进展;
存在争议的内容一定要交代明白。



“创‛是指独立写作,在练习写作中不断 提高。
医学科普文章到底怎么写


一是寻找合适的选题
从患者的误区中找:患者常有的保健误区、治疗 误区,对疾病治疗和康复有什么常见的错误认识? 患者提的最多的问题。 子宫肌瘤会不会癌变?能不能做手术?光吃药能 不能消掉?吃中药行不行?会不会引起不孕?绝 经后会不会萎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