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命题人:杨学军审题人:刘旭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S:32 Cu:64
第I卷(总计54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3分,合计30分)
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D.臭氧层破坏——CO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B.CH4C.CO2D.SO2
3.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D.H2SO4
4.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l2B.O2 C.SO2D.NO2 5.关于非金属元素Si、N、S、Cl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单质均为气体B.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存在游离态形式
C.它们都有对应的含氧酸D.每种元素都只有一种氧化物
6.下列试剂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A.Na2SiO3溶液B.KMnO4溶液
C.氢氟酸D.NaOH溶液
7.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过滤,此时滤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有()A.AlO2—B.Cu2+C.Al3+D.Mg2+
8.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3—、OH—B.Fe2+、NO3—、Cl—、Na+
C.Al3+、Mg2+、NO3—、OH—D.H+、K+、Cl—、SiO32—
10.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
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④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
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 2O 2
A .①③④⑤⑥
B .③④⑥
C . ③④
D .全部
二、 选择题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个小题3分,合计24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 3
B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 2和CO 2
C .SO 2能使酸性KMnO 4水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有漂白性
D .SO 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2++Cl 2=Fe 3++2Cl -
B .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 2+2OH -=Cl -+ClO -+H 2O
C .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 -=AlO 2-+H 2↑
D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 3++H 2↑
1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
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
A .NaOH 溶液
B .漂白粉
C .氯水
D .碘化钾
14.通过量CO 2于下列溶液中,出现浑浊的是 ( )
A .Ba(NO 3)2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Na 2SiO 3溶液
D .饱和NaHCO 3溶液
15.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
A .观察加热时是否放出气体
B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 .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16.已知:① 向KMnO 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 2溶液中通入少量
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 )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 4->Cl 2>Fe 3+
B .上述实验中,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D .实验②证明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7.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Al(OH)3,可能有的步骤为:① 加盐酸溶解;② 加过
量苛性钠溶液;③ 过滤;④ 通入过量CO 2;⑤ 加过量纯碱溶液,实验操作最合理...
的组合及顺序是 ( )
A .①⑤④③
B .②③④③
C .②③⑤③
D .①⑤③
18.将标准状况下NO 2和O 2按体积比4∶1混合后充入一干燥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水中,
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122.4 mol·L -1
B .47×122.4
mol·L -1 C .45×122.4
mol·L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9分)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 ,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填字母)
A.单质钠B.单质钾C.氯化钠
③目前化学工业的主要支柱之一是氯碱工业,它是以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
品的工业。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②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制造耐火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氧化镁B.过氧化钠C.三氧化二铝
③在生铁和钢这2种金属材料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pH<的雨水称为酸雨。

②下列物质中,会破坏臭氧层的是。

(填字母)
A.氮气B.一氧化碳C.氟氯烃
③在生产中,人们曾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的反应为(在
有水蒸气存在时):2NH3+3Cl2=6HCl + N2,则如果氯气管道某处漏气,用
该方法检查时的现象是。

25.(10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3)操作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5)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6.(12分)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铜、铁与硝酸的
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
答。

(1)甲组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
铜与硝酸的反应。

已知仪器a中盛
有足量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试管b中盛有6.4 g铜。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③仪器c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

(填分子式)
④待试管b中反应进行完全,如果向b中液体里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
沉淀的质量是g。

(2)乙组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都无剩余,且HNO3只被还原成NO,反应
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


(用含a的代数式
①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是。

等表示)
②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n(Fe3+)∶n(Fe2+) 为3∶1,则
a/b的值为。

-1
二、共31分。

24.共9分。

每空1分。

(1)①化合态② C ③电解食盐水
(2)①二氧化硅② B ③生铁
(3)① 5.6 ② C ③出现白烟
25.共10分。

每空2分。

(1)过滤
(2)铁、铜
(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KSCN溶液
(5)Fe3+ + 3NH3·H2O = Fe(OH)3↓ + 3NH4+
26.共12分。

每空2分。

(1)①分液漏斗
② 酸性和强氧化性
③ NO
④ 9.8 g
(2)① 2a ~3a
② 3/11
D .45
mol·L -1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