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呼吸系统

第十章 呼吸系统


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压力增高
右向左分流
肺内影像淡肺外 影像强
(4)肺减容术前后功能评价及预测
估计肿瘤浸润范围和肺血管受累程度
CL CR
L=
CL/CR100%
CR
CL
L>40%,可通过肺叶切除切除肿瘤
CL CR
L<30%,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很小
预测术后残留肺功能
C肿瘤 C肿瘤 Q%或V % = C全肺
男,26岁,左下肢静脉栓。灌注显像见左 下肺局限性放射性缺损灶,通气显像正常。
患者男,64岁,肺栓塞。因脊髓硬膜内动静脉瘤截瘫 3个月,伴气短及下肢肿胀。X线平片正常。肺灌注显 像(下排)见:左肺灌注接近完全缺损,右肺至少有 两个楔形缺损区,前基底段及右中叶的外侧段,而通 气显像(上排)正常。肺灌注显像肺通气显像不匹配
肺栓塞诊断标准


低度可能性(准确率10%~20%):
多发的“匹配性”灌注稀疏、缺损区,相同部位X线胸 片检查正常; 出现在肺上、中野,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减 低、缺损,同一部位X线胸片检查异常; 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减低、缺损,伴多量胸 水(占胸廓的1/3以上); 面积小于X线胸片阴影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显像正 常或异常; 条索状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显像正常或异常; 4个以上较小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显像正常或异常, 同部位X线胸片检查正常。 非节段性缺损。
肺栓塞诊断标准


中度可能性(准确率>20%~80%)
1个中等的、2个以下较大的灌注稀疏、缺损区, 同一部位肺通气显像和X线胸片检查正常; 出现在肺下野,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 布减低、缺损区,同一部位X线胸片检查异常; 1个中等大小的灌注、通气缺损区,同一部位X 线胸片检查正常; 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减低、缺损区, 伴少量胸水 。
气道狭窄或阻塞
肺泡内存有渗出物或萎陷
肺显像P/V的图像分析


不匹配: 灌注显像 (P)有异常改变,肺通气 (V) 和/或X胸片的无异常变化; 灌注显像稀疏或缺损区大于肺通气和 /或X胸片。 匹配: 灌注显像有异常改变,肺通气和/或X 胸片的改变一致。
4、临床应用及评价
(1)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与疗效判断
呼吸系统核医学
肺灌注显像
1、原 理
肺泡毛细血管直径约为7~10µm。
放射性颗粒直径大于肺泡毛细血管直径时,一 过性均匀的嵌顿于部分肺的小毛细血管。
被栓塞放射性颗粒数与肺血流灌注量成正比, 能反映肺动脉的血流灌注情况。
2、显像方法
显像剂
99mTc-HSM、99mTc-MAA ,以99mTc-MAA常
要求掌握的内容
肺灌注显像及通气显像的原理;
两种显像的正常及异常影像表现; 肺栓塞两种显像的典型影像表现(不匹
配); COPD 两 种 显 像 的 典 型 影 像 表 现 ( 匹 配); 两种显像在肺栓塞中的应用。
思考题
1. 比较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显像的原理、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的异同。 2.简述核医学方法诊断肺栓塞的要点。 3.呼吸系统核素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诊断有何意义?
各体位双肺影像清晰,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匀。 分析图像时注意:
坐位显像时受重力影响肺尖部的放射性较肺底少。
前位
后位
后位图像双肺上部的放射性稀疏还因肩胛骨衰减
影响。
仰卧位显像侧位图像双肺后部的放射性较浓。
侧位显像20%的放射性来自对侧。
侧位显像中部放射性分布略稀疏。
左侧位
右侧位
斜位图像能更好显示基底段改变。
•典型表现
灌注显像见多发性散在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与 通气显像匹配。
男,66岁,COPD。肺通气显像双肺放射性分布弥漫性 稀疏。灌注显像可见多处局限性血流放射性分布稀疏、 缺损区。两者影像表现一致(匹配)。
(3)评价肺动脉压力
COPD时有无放射性分布逆转。
灌注显像见双肺尖局部血流放射性浓聚异常增高, 左侧上下肺血流放射性比: 1.80 ;右侧上下肺血 流放射性比:1.15。
肺栓塞诊断标准

更低可能性(准确率10%以下)
3个以下较小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显像 正常或异常,同部位X线胸片检查正常。

正常
肺形态与X线胸片检查一致,无灌注稀疏、缺 损。
女,69岁,活动性气促半年,加重1月。灌注显像见 双肺形态不规则,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可见异常局 限性放射性稀疏、缺损区,以右肺中叶明显。

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 的意义 Quinn (1963年)动物实验报道: 肺灌注异常---------结扎肺血管即刻 显微镜异常---------1小时后 大体解剖变化-------4小时后 X线胸片异常------- 1-2天后 肺动脉造影异常----立即,但有创伤性
肺栓塞肺血流灌注显像典型的影像表现是局部呈 楔形放射性缺损改变。
局部气道狭 窄或阻塞
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
2. 显像方法
99mTc-DTPA气溶胶吸入方法
将40mCi的99mTcDTPA溶液(2ml)注 入雾化装置中(颗粒直 径1~30µ m),夹鼻, 吸入5min,最后采集8 个体位图像。
3、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双肺放射性分布均匀,与肺灌注图像类似。
异常图像:
出现稀疏或缺损区。由于:
肺灌注显像无创,可方便用来进行PE的疗效观察
ANT
POST
LAO
RAOLeabharlann LPORPOANT
POST
LAO RAO LPO RPO 肺栓塞治疗前后肺灌注显像对比。(上排)治疗前见右上肺 前段灌注缺损,此外右下肺、左上肺及左下肺可见多个亚段 缺损。溶栓治 疗后(下排)可见双肺灌注明显改善。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 诊断及疗效观察
100%
预测术后FEV1=术前FEV1 (1-Q%或V % ) >800ml可耐受手术切除.
四种诊断PE的主要影像检查比较
DSA 诊断肺栓塞金标准,同时可测肺动脉压及 进行介入治疗。有创性检查,对肺段以下肺栓 塞有一定限度。 V/Q显像 无创,结果正常或极低可排除肺栓塞, 结果高度可确诊肺栓塞,对亚肺段肺栓塞灵敏 度高且辐射剂量小。非诊断性结果较多需进一 步检查。
用。 颗粒大小:10~60µ m 颗粒数目:20~70万
阻塞量: 1/1500~1/10000
检查方法
仰卧位慢速(约1min)静脉注射,忌抽回血(防 颗粒凝聚) ,5min后检查。常规行前位、后位、 左侧位、右侧位、左后斜位及右后斜位平面显像, 必要时行SPECT断层显像。
3、图像分析
(一)正常影像
CTA 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且安全省时快捷, 无创和高度精确。对亚肺段栓塞诊断不可靠, 对造影剂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辐 射剂量较大。 超声心动图 经无创、可重复、操作简便,是高 危疑诊患者的首选检查。对肺栓塞检出率低, 阴性不能排除肺栓塞。
肺灌注显像低于DSA(P<0.05) CTA低于DSA (P<0.01) CTA低于肺灌注显像(P<0.05) 超声心动图最低于CTA
左肺栓塞。肺血流灌注显像(前位)见:左肺 呈放射性缺损改变。而通气显像正常。肺灌注 显像肺通气显像不匹配。
肺灌注显像是筛选肺栓塞可疑病例的最主
要检查手段
肺栓塞诊断标准


高度可能性(准确率>80%)
2个或以上较大的灌注稀疏、缺损区,同一部位 肺通气显像和X线胸片检查正常; 1个较大的和2个以上中等的灌注稀疏、缺损区, 同一部位肺通气显像和X线胸片检查正常; 4个以上中等灌注稀疏、缺损区,同一部位肺通 气显像和X线胸片检查正常。 (注:较大、中等大、较小分别为一个节段的75 %以上、25%~75%、小于25%)
左后斜位
右后斜位
(二)异常肺灌注显像


局限性减低或缺损: 1. 一侧肺不显影 2. 肺叶性异常 3. 肺段性异常 4. 多发散在异常 放射性分布逆转 肺尖部高于肺底部。
肺通气显像
(pulmonary ventilation imaging) 1.原理
放射性微粒
吸入
分布于全肺
(放射性分布量与 通气量成正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