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 小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一 小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一小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原理: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抗原免疫动物所产生的免疫血清实际上是针对该抗原表面不同表位的多种抗原的混合物,又称为多克隆抗体。

用纯化抗原免疫动物是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常用方法。

免疫血清的效价和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抗原和实验动物两方面的因素。

欲获得高效价的免疫血清,需同时加用佐剂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并适时地加强免疫以诱导机体的再次应答。

欲获得高特异性的免疫血清,则必须保证抗原的纯度,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应对抗原进行最大限度的纯化。

此外,抗原的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时间以及动物和佐剂的选择等,都是影响免疫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的重要因素。

实验步骤:
1、SRBC的制备:脱纤维防凝处理的绵羊血,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混匀,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再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匀,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利用生理盐水分别配制成上述浓度——20%SRBC、25%SRBC、30%SRBC、40%SRBC。

2、免疫小鼠:利用上述不同浓度的SRBC悬液给小鼠免疫,腹股沟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每次0.1ml。

注意做好标志。

3、溶血素的检测
(1)第4周,摘眼球取血,将血置于4℃冰箱内5~10min。

(2)5000r/min离心5~10min。

(3)按表进行试验。

(4)全部加完后混匀,置于37℃水浴中30min。

4、结果判定:首先判定第7管,出现不溶血现象,说明对照正确。

然后判定1~6管如果出现溶血,说明试验成功,血清里含有溶血素。

若未出现溶血则说明血清里不含有溶血素或含量太低未检测出来。

实验结果:左边为20%的实验组,右边为40%的实验组,1~4里分别加的是空白、阴性、阳性、待测血清。

其中显色的3、4号为阳性,1、2号为阴性。

结果分析:根据4个管的颜色可知,待测小鼠血清为阳性,说明小鼠血清中含有抗绵阳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但是左边3号颜色比右边深,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所致。

实验二豚鼠过敏实验——I型超敏反应
实验原理: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所引起的自身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

超敏反应是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在I型超敏反应中,变应原首次进入机体,刺激浆细胞产生IgE,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的FcɛR结合,使得IgE吸附在这些细胞的表面,这是致敏阶段。

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即可与吸附在这些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引起一系列反应,使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发作,即发敏阶段。

组胺是一个主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它的迅速释放,能扩张小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平滑肌收缩、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腹痛,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实验方法:
1、致敏注射:在实验开始前2周,给豚鼠注射皮下注射1ml稀释的蛋清。

2、发敏注射:固定好豚鼠,找到心尖搏动处,用碘酒、乙醇溶液依次消毒后,给豚鼠心内注射1ml稀释的蛋清。

放开豚鼠,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结果:豚鼠有轻微躁动反应,呼吸急促,但没有死亡。

结果分析:应有的现象为在注射后数分钟内,豚鼠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兴奋不安、躁动、鼻翼煽动、抓鼻,呼吸急促、毛发耸立、四肢痉挛、跳跃甚至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