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第九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九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分)1.[Co(en)(C2O4)]2-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A. 3B. 4C. 5D. 62.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ONO)(NH3)5]SO4硫酸一亚硝酸·五氨根合钴(III)B [Co(NH3)5H2O]Cl3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 [PtCl(NO2)(NH3)4]CO3碳酸一硝基·一氯·四氨合铂(IV)D [CrBr2(H2O)4]Br∙2H2O 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铬(III)3.下列物质是顺磁的为。

A. [Zn (NH3)4]2+B. [Co (NH3)6]3+C. [TiF4] -D. [Cr (NH3)6]3+4.[Fe(CO)5]的磁矩为零。

它的空间构型为。

A. 三角锥形B. 四方形C. 三角双锥形D. 四方锥形5.对于配合物[Cu(NH3)4][PtC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面部分是外界B. 后面部分是外界C. 两部分都是配离子D. 两部分都是外界6.价键理论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不是所有的中心原子都能生成内轨型配合物B. 不是所有的中心原子都能生成外轨型配合物C. 中心离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轨道是杂化轨道D. 正电荷高的中心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杂化轨道7.K3[FeF6]的磁矩比K3[Fe(CN)6]大,可以解释为。

A.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不同B. F-对中心离子的影响更大C. 配位原子的电负性不同D. CN-是弱的电子接受体8.根据晶体场理论,判断高自旋配合物的判据为。

A. 分裂能大于成对能B. 电离能大于成对能C. 分裂能大于成对能D. 分裂能小于成对能9.[ Ni(CN)4]-的空间构型是。

A. 正四面体B. 正四方锥C. 平面四方形D. 变形四面体10.用硫酸处理可以取代化合物中的Cl-,但氨的含量不变,用硝酸银处理有三分之一的Cl-沉淀,判断化学式为。

A. [Co (NH3)4] Cl3B. [Co (NH3)4Cl3]C. [Co (NH3)4 Cl] Cl2D. [Co (NH3)4 Cl2] Cl11.在配位滴定中用返滴定方法测定Al3+,若在pH=5~6时返滴定过量的EDTA,应选用的标准溶液为。

A. Al3+B. Ca2+C. Zn2+D. Ag+12.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于。

A. MN比MY更稳定B. MY比MN更稳定C. MY比MIn更稳定D. MIn比MY更稳定lg K 13.在pH为9的NaF溶液中,a ThF=109.0,a Th(OH)=104.7,a Y(H)=101.3,θThY lg K 为。

=23.2,θThYA. 2B. 9.2C. 12.9D. 14.214.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C. pH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D.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15.在Fe3+,Zn2+共存的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要消除Zn2+的干扰,最简便的是。

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配位掩蔽法D. 离子交换16.酸效应曲线不能回答的问题是。

A. 进行各金属离子滴定时的最低pH值B. 在一定pH值范围内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哪些离子可能有干扰C. 控制溶液的酸度,有可能在同一溶液中连续测定几种离子D. 准确测定各离子时溶液的最低酸度17.用EDTA 滴定Bi 3+时,为了消除 Fe 3+的干扰,采用的掩蔽剂是 。

A. 抗坏血酸B. KCNC. 草酸D. 三乙醇胺18.在强酸性介质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测定Zn - EDTA 配合物的EDTA 组分,需使用的标准溶液是 。

A. Pb(NO 3)2B. Bi(NO 3)3 C . CdSO 4 D. CaCl 219.用指示剂 ( In ),以EDTA ( Y ) 滴定金属离子M 时常加入掩 蔽 剂 (X) 消除某干扰离子 (N) 的影响。

不符合掩蔽剂加入条件的是 。

A. K NX <K NYB. K NX >> K NYC. K MX <<K MYD. K MIn >K MX20.已知AgBr 的θsP p K = 12.30,[Ag(NH 3)2]+ 的θf lg K = 7.40,则AgBr 在 1.001mol ⋅L -1 NH 3 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 ⋅L -1)为 。

A. 10-4.90B. 10-6.15C. 0. 10-9.85D. 10-2.45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1.根据磁矩可以判断 [Mn(CN)6]4- (μ=1.73 B.M.)是_________ (高或低)自旋的;[CoF 6]3- (μ=4.90B .M.) 是_________ (“高”或“低”)自旋的。

2.在pH 大于12时,EDTA 以_________形式存在,若不存在其他的副反应,此时MY 配合物稳定常数___________条件稳定常数。

3.在pH=1的Bi 3+、Pb 2+离子浓度共存的体系中,可用___________方法滴定Bi 3+、而Pb 2+不干扰。

4.由于Fe 3+与铬黑T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比Fe 3+与EDTA 形成的配合 物的 定性大,所以Fe 3+对铬黑T 有____________ 作用。

5.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EDTA 滴定Zn 2+。

当有少量Fe 3+,Al 3+ 存在时,看不到终点颜色变化,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 。

6.某金属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 3In 3-p K 4= 3.23H 2In 4-p K 5= 6.3HIn5-p K 6= 12.36-In 已知H 6In 至H 2In 4-各型体均呈黄色, Hin 5-和In 6-为红色,它们的金属离子配合物 (MIn) 均为红紫色。

此指示剂适宜在pH 范围使用。

7.欲用EDTA滴定含有Zn2+ ,Al3+混合溶液中的Zn2+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掩蔽Al3+,使其生成稳定性较好的______ 配离子,以消除Al3+的干扰。

8.金属指示剂之所以能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是由于__________的颜色与____________的颜色有明显的不同。

9.用EDTA 溶液滴定Cu2+溶液时,如果滴定物的浓度和氨性缓冲溶液用量一定时,则该滴定反应的pCu突跃范围取决于____ _____。

10.在含有酒石酸和KCN的氨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Pb2+、Zn2+混合溶液中的Pb2+、Zn2+,酒石酸的作用是、KCN的作用是。

11.EDTA滴定反应的pM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滴定分析的____________ 以及滴定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2分)1.配位滴定铝时,常用返滴定法或置换滴定法。

2.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是乙二胺四乙酸。

3.配位剂的浓度越大,生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数就越大。

4.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5.配位数就是配体的数目。

6.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1.为什么大多数过渡金属的配离子是有色的?2.为什么AgBr沉淀可溶解于KCN溶液,而Ag2S不溶?3.配位滴定为何要控制酸度?如何控制?3+的试液中测定Bi3+;试设计简要方案(包4.不经分离用配位滴定法在含有Fe括滴定剂、酸度、指示剂,所需其他试剂以及滴定方式)。

已知lg K FeY = 25.1,lg K BiY = 27.94。

四、计算题(3分+4分+6分+6分+9分)1.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方向:[HgCl4]2-+4I- =[HgI4]2-+4Cl-2.100 mL 浓度为0.10mol·L -1的AgNO 3溶液,加入过量NH 3·H 2O 后,稀释至200 mL 。

若此溶液中游离NH 3的浓度为1mol ⋅L -1,求溶液中Ag +的浓度 。

( 已 知 [Ag(NH 3)2]+的 lg β1 = 3.40, lg β2 = 7.40 )3、50mL 浓度为0.020mol ⋅L -1 Ni(NO 3)2溶液,加入NH 3 - NH 4Cl 缓冲溶液后,稀释至100mL ,此时溶液pH= 10,其中游离NH 3浓度为0.10mol·L -1。

计 算:(1) 镍的副反应系数3Ni(NH )α ;(2)镍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3) 在此条件下能否用EDTA 的标准溶液滴定Ni 2+ 。

(已 知 [Ni(NH 3)6]2+的 lg β1 ~ lg β6 为 :2.75 ; 4.95 ; 6.64 ;7.79; 8.50 ; 8.49 ;pH= 10时, lg αY(H) = 0.45 ,lg αNi(OH) = 0 ,θNiY lg K = 18.67)4.溶液中Ca 2+和Zn 2+的浓度均为2.0×10-2 mol·L -1,用2.0×10-2 mol·L -1EDTA 溶 液滴定Ca 2+到终点时,[CN -]=0.10 mol·L -1。

(1)问能否准确滴定?(2)求滴定Ca 2+的适宜pH 范围。

θθCaY(lg 10.69,lg 16.50)K K ==5.在50mL0.01 mol·L -1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0mol·L -1的氨水30ml ,并加水稀释到100mL ,计算:(1)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2)若加入0.0745g 氯化钾,有无氯化银沉淀析出?阻止氯化银沉淀析出,原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浓度最低是多少?(3)若加入0.12g 溴化钾有无溴化银析出?要阻止其析出原溶液中溴化银浓度最低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D4.C5.C6.C7.C8.D9.C 10.D 11.C 12.D 13.C14.B 15.B 16.D 17.A18.B 19.A 20.D二、填空题1.低,高2.分子;等于3.用控制酸度4.封闭5.Fe3+,Al3+对指示剂封闭6.小于6.37.氟化钠,[AlF6]3-8.金属指示剂配合物MIn 、处于游离态的指示剂In9.金属离子副反应系数10.辅助配位剂;掩蔽剂11.准确度、条件稳定常数和金属离子初试浓度三、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1.对,原因(1)在室温下,Al 3+与EDTA 反应速率慢;(2)Al 3+会引起指示剂封闭;(3)Al 3+易水解成多羟基配合物,使配位比不恒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