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练习一、计算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200.0分)1.已知氧原子质量是2.657×10−26kg,碳−12的质量是1.993×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若硫原子的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质量为多少?3.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1质量为1.66×10−27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1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4.某物质MO3中,含氧元素为60%,则MO3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5.已知A原子的原子质量是3.986×10−26kg,A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求(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A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3)A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6.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5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1)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该原子中子数为多少?(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多少?7.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CaCO3______ Cu(OH)2______ 3(NH4)2SO4______ CuSO4⋅5H2O______ .8.(1)计算KMnO4的各原子个数比.(2)计算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9.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请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0.我们知道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下列是某些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l−35.5Na−23K−39Ca−40根据化学式求出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O2______ ,H2O______ ,CO2______ ,Ca(OH)2______ ,KClO3______ .11.学会审美.学习插花.同学们发现鲜花保鲜营养液中含有硼酸(H3BO3)、阿司匹林(C9H8O4)等物质.硼酸中硼元素(B)的化合价是______ ;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 .12.根据硝酸铵(NH4NO3)的化学式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N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 .13.根据乙醇(酒精)C2H5OH的化学式进行以下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1)计算乙醇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4.已知一物质的化学式为C6H6,计算:(1)一个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______ 个原子(2)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3)该物质中C:H(质量比)______(4)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保留到0.01%)15.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200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多少______ g?(写出计算过程)16.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Cu−Zn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取该样品20g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反应的硫酸质量为______g;(2)求样品中铜的含量.17.7克铁和铜的混合物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气体,求:(1)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最后所得溶液中加入21.6的水,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8.将含3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冷却,称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3.0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2)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3)质量各为多少?19.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 g(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g(3)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 g;(2)3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3)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1.某学习小组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3g,加热该混合物t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4个加热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反应时间t1t 2t 3t 4t 5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a 2.34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a值为______ ,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g.(2)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22.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_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3.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请计算:(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4.某同学加热33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至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时得到23.4g固体.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1%)25.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1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求:(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6.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1)配制实验步骤1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根据已知条件求样品溶液中碳酸钠质量是多少?(4)根据计算得知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27.某尿素CO(NH2)2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经化验含氮量为44.8%,则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纯度)?28.现有100克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可采用:(1)加入食盐固体的质量是多少?(2)蒸发掉多少克水?29.32.5g锌可以跟150g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①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②100g这种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30.在30℃时,将5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4.2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

则:(1)3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2)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1.取146g的稀盐酸与50g含少量杂质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17.6g二氧化碳气体。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一定质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克.(2)当锌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需稀硫酸溶液质量是______克.(3)所用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3.现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上述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关系:(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4.向16g黄铜(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5.6g.(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2)计算黄铜中含铜的质量.(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5.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求解:(1)t℃时,______(选填“甲”或“乙”)溶液是饱和溶液;(2)t℃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36.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硫酸,需水多少克?所得稀硫酸质量多少克?37.蒸干45克氯化钠溶液,得到5克氯化钠晶体,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38.如图为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1)t1℃时,把x克固体A放入______克水中,恰好形成t1℃时A的饱和溶液.(2)t2℃时,在y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______克水.(3)向100克含A的溶液中加入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多少克?39.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600g克5%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1)这600克优级醋中含溶质质量为______克.(2)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多少克?(3)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40.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30g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14.37g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1.97g,求:(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答案和解析【答案】1. 解:已知氧原子质量是2.657×10−26kg,碳−12的质量是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1.993×10−26kg×112≈16.答: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 解: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质量之比,设氧原子的质量为x32 16=xm,答:氧原子的质量为m2.3. 解:(1)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4.482×10−26kg1.66×10−27kg=26.987,答: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7;(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24×1.66×10−27kg=3.986×10−26kg,答:一个镁原子的质量的为3.986×10−26kg.4. 解:某物质MO3中,含氧元素为60%,则MO3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60%=80.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则x+16×3=80x=32.答:MO3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5. 解:(1)已知A原子的原子质量是3.986×10−26kg,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86×10−26kg1.993×10−26kg×112=24.(2)A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A原子的中子数是24÷2=12.(3)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原子的质子数为12,则A原子的电子数是12.答:(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2)A原子的中子数是12;(3)A原子的电子数是12.6. 解:(1)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5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89946×10−25kg1.993×10−26kg×112≈295.(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为139,则其核内质子数为13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中子数为235−139=96.(3)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为139,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9;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139−96=43.故答案为:(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5;(2)该原子中子数为96;(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43.7. 100;98;396;2508. 解:(1)每个高锰酸钾分子是由1个钾原子、1个锰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填:钾、锰、氧原子个数比为:1:1:4;(2)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55+16×4=158.故填:158.9. 60;46.7%10. 32;18;44;74;122.511. +3;12×9+1×8+16×412. 80;7:1:12;35%13. 解:(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2)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3)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212×2+1×6+16×100%≈52.2%.故答案为:(1)46;(2)12:3:8;(3)52.2%14. 12;78;12:1;92.3%15. 71;9:4;7.04%;39.416. 9.817. 解:设原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 .Fe +2HCl =FeCl 2+H 2↑.56 73 127 27−x z y 0.2g 则562=7−x 0.2g ,解得x =1.4g .故铜的质量分数是1.4g 7g ×100%=20%. 则732=z 0.2g ,解得z =7.3g .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g 100g ×100%=7.3%.则1272=y 0.2g ,解得y =12.7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2.7g 7g−1.4g+100g−0.2g+21.6g ×100%=10%.故答案为:(1)20%;(2)7.3%;(3)10%.18.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固体的质量等于氧气的质量,因此氧气的质量=3g +1g −3.04g =0.96g ;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二氧化锰、氯化钾,还可能含有未分解的氯酸钾;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y149 96y 0.96g14996=y0.96g 解得 y =1.49g∵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保持不变.∴残余物中还含有氯酸钾,氯酸钾的质量=3.04g −1.49g −1g =0.5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96g ;固体残余物中含有氯化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氯酸钾;其中二氧化锰1g ,剩余氯酸钾0.55g ,和生成的氯化钾1.49g .19. 2;1.620. 4.921. 2.34;0.9622. 19.523. 解:(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 ×14.2%=1.42g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42g .(2)设氢氧化钠质量为x ,硫酸铜质量为y ,生成氢氧化铜质量为z ,2NaOH +CuSO 4=Na 2SO 4+Cu(OH)2↓,80 160 142 98x y 1.42g z80x =160y =1421.42g =98z ,x =0.8g ,y =1.6g ,z =0.98g ,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g +0.98g −1.6g =9.38g ,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8g 9.38g ×100%=8.5%,答: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5%.24. 解:(1)生成氧气质量为:33g −23.4g =9.6g ;答:生成了9.6g 氧气.(2)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 3MnO 2△2KCl +3O 2↑245 96x 9.6g245x =969.6g x =24.5g ,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33g−24.5g 33g ×100%=25.8%答: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5.8%.25. 80%26. 10g ;NaOH +HCl =NaCl +H 2O ;NaCl 、Na 2CO 3、NaOH27. 解:尿素[CO(NH 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260×100%≈46.7%.此样品中CO(NH 2)2的质量分数为44.8%46.7%×100%≈96.0%.答:此样品中CO(NH 2)2的质量分数为96.0%.28. 解:(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 ,则100g ×10%+x =(100g +x)×20%解得x =12.5g(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 ,则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100g ×10%=(100g −y)×20%解得y =50g故答案为:(1)12.5g ;(2)50g .29.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Zn +H 2SO 4=ZnSO 4+H 2↑65 9832.5g x6598=32.5g xx =49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9g 150g ×100%≈32.7%设稀释硫酸所加的水的质量为y100g ×32.7%=(100g +y)×20%y =63.5g答:①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2.7%.②100g 这种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加水63.5g .30. 45.8g ;31.4%31.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100 73 4450gx 146gy 17.6g10050gx =73146gy =4417.6gx =80%y =20%答:(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