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 练习题(答案)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 练习题(答案)

社会知觉与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印象控制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 认知对象的职业习惯与认知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自我图式与认知/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

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印象整饰
7.每个人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时通常根据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进行推断。

印象形成的中心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9.以己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仁慈效应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

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有多大的缺点,选男朋友只认富二代的认知心理是?
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

刻板印象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只要你认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

心理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16.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

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

近因效应
20.人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走捷径,有选择性地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有帮助的信息。

21.吃中国菜,娶日本老婆,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

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效应
23.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

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

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

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

<对男女好色骗财与否的>刻板印象24.一般人自己失败时或碰到不愉快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一个人成功时,容易将功劳归于自己。

自我服务偏见
25.一个自称教授的人和一个自称农民的人同时献血,人们对他们献血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猜测。

认知对象的背景因素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26.同样的行为,人们对不同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认知对象的背景因素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27.富人张茵质疑《新劳动法》的无固定期限合同,人们认为她是为自己的利益阶层说话。

而不是为广大职工或国家着想。

折扣效应
28.一个人的行为越是对自己不利或违反某种社会规范,人们越容易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内因归属。

归因的扩大原则
29.玛利为什么对小丑发笑?
归因的共变原则(三维理论),3种情形
30.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田亮2005年被国家跳水队除名,被送回地方队,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同事都说:“吓吓他而已。

过不了几天,又会让他回去的”。

当时我一点不了解以前的这类事情的处理方式,大为不解??。

可,结果是:田亮再也没回国家队。

刻板印象
31.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个事件中的作用。

自我中心偏差
32.只认衣冠不认人。

上海人一看到他人穿的是自己喜欢的名牌,马上对这个人另眼相待。

服饰与认知
33.与无家可归者呆一起的小王和在舞台上进行精彩演讲的小王,虽然是同一个人,但人们对他的印象截然不同。

交往情境与印象/ 认知对象背景与印象
34.第一印象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首因效应
35.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下却能给他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语气、辅助语言与认知/ 个人图式与认知
3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
(良好/消极)情绪与感受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37.一个漂亮女人撞到你和一个猥琐男人撞到你,你生气程度大不相同。

评价、归因对情绪的影响
38.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期望与情绪(心情)、动机
39.如果人们预期自己完不成某件工作(不能再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那么他真的完不成(不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加大。

自我预期归因/ 期望与情绪(心情)、动机
40.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人们通常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常常表现为生气。

韦纳的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
41. 曲高和寡社会化与个性化, 自我定位效应
42. 人们总是试图努力增加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

自我印象整饰
43. 魏敏芝现象、林妙可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
44.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
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管理
45.先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提出一个小一些的要求,比直接提出要求更有可能接受这个小要求。

门面效应
46.我让妈妈给我100元钱去买饭,妈妈没同意,于是我提出去吃30元的麦当劳
套餐,妈妈只好答应了我的要求。

门面效应
47.人生中的每一个经历都不是徒劳。

认知者经历与认知图式
48. 记者在卧底时遭到白眼。

情境与认知
49. 越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人们越容易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出内归因判断。

认知的扩大原则
50. 这个应聘者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很给公司撑面子,可是有点骄傲自满的毛病,录还是不录呢?得考虑考虑。

印象形成与加权平均模式
51. 她选择了回家当一个稳定的公务员工作,而放弃去沿海拼搏的机会。

说明她是个保守之人。

认知归因的推理、解释
52. 趋炎附势、投领导所好的人常常给人以不好的印象。

折扣原则
53.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

认知启发,教材P.114
54.当某人的行为有害于或有利于观察者时,与不产生任何利害关系时相比,观察者更倾向于对此行为作内在归属。

利害关系原则
二.请用KELLEY的三维归因理论分析上司在年终考核时给小刘打低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三.熟悉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四.什么是基本归因错误(非动机性偏差)和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的原理?五.某个同学经常有习得性无助感。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他?
六.知觉和认知归因理论在管理学中由哪些方面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