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要点回顾
社会心理学:对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 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社会知觉 印象形成的信息来源
外表、言谈、举止、非语言讯息
第一印象的原因
记忆、行为
整体印象形成的法则
累加、平均、加权;中心品质
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扫帚星效应;慈悲效应
3、凯利的归因理论
在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针对行动者,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 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反应。
“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 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 其他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A
B
C
D
E
2015-3-6
乐观的价值
习得无助
即便持续性地经历失控感、挫折和惩罚,还 是有大约1/3的人会拒绝屈服,避免习得性 无助;
Seligman在Met. Life保险公司的研究
◦ 乐观主义的销售员业绩比悲观主义者高得多;
◦ 乐观的心态甚至比保险的专业知识还要重要;
◦ 乐观主义得分对绩效的预测能力不低于保险业测 试得分的预测力。
酸葡萄与甜柠檬
8
2015-3-6 基本归因错误——表现
基本归因错误——归因宽容
退一步,反问自己:会不会是情境中的某些 事情导致这个行为?
基本归因偏差的原因
篮球实验 (1)注意焦点不同
当我们是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占据我们的 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 主体的他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 则变得相对模糊。
你是如何归 因的?
如果不正确, 你的归因是 你可以形成
否正确? 哪些积极归 因?
2
3
7
2015-3-6
请你换一个角度思考,从下列事件找出对自 己具有成长性价值和意义的地方。
1.用WORD写论文,却忘了保存,还得重写。 2.忘了带手机出门。 3.坐公交出门遇到大堵车。 4.家里停电了。
情境3
别人不打 李四[低]
张三以前不 打李四[低]
张三只打 李四[高]
张三喝多了
3、凯利的归因理论
行为信息
一致性 一贯性 独特性
低
高
低
高
高
高
低
低Leabharlann 高归因类型 行动者 刺激 情境
三、归因中的偏差
假如你与朋友定好了6点在某餐厅见面,但 现在已经快6点半了,他还没有到。你会如 何就这件事情给自己一个说法呢?
5
2015-3-6
一种变相的自我服务——自我妨碍
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表面:破坏自我 目的:自我保护
潜台词: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 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四、积极的归因模式:情绪认知重构
事件
A
外部
情绪 C
因素
当前
情绪
内部 因素
状态
想法 B
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绝对化要求
糟糕至极 特征
失败→外因
2、维纳的归因理论
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
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原因的稳定性(原因是否具 有持久性)和可控性(原因是否受个人意志控制) 也非常重要。
内部
可控 稳定 不稳定 工作方式 努力
不可控
稳定 不稳定
能力
情绪
外部 人际关系 他人帮助 任务难度 运气
归因与抑郁
非抑郁(正常)的人
因此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多 接受信息的差异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一种印象管理,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一些奇怪的现象……
一个学生在大考之前彻夜打游戏,而不是复 习。
一著名运动员在某场比赛中故意未尽全力。 在任务刚开始时就不好好干。 拖延……
药丸和智力测验实验 (Berglas & Jones,1978)
积极事件 消极事件
归因于 归因于
抑郁的人
积极事件
消极事件
归因于 归因于
内部稳定的原因 外部不稳定的原因
外部不稳定的原因 内部稳定的原因
2
2015-3-6
3、凯利的归因理论
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刺激物(对象)以及环境背景。
例如,张三打李四。
行动者——张三 刺激物(对象)——李四 背景——打架时的环境
课堂练习
请将下面的句子,转换成有帮助的句子, 记得要使用正面积极的词汇。
1.没有人理睬我。 转换为: 2我没有钱。转换为: 3.这问题没法解决。转换为: 4.以前试过都不成功。转换为: 5.我没有信心。转换为: 6.时间不够。转换为: 7.我没有男朋友/女朋友。转换为:
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指人们倾向于把自 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 等;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目的是为了保持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概念。 成功-“我很优秀”;失败-“我只是运气不
好”
产生自利偏差的原因
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更容易,
过分概括化
换个角度,你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认知ABC
A:Activating 引发的事件
B:Belief system 想法、信念体系,对A的内部
语言
C:Emotion Consequence 情绪体验结果,即
由B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对A的情绪反应。
A
B
C
6
认知ABC
D:Dispute 驳斥想法B,质疑B; E:the effect of disputing 对A的新想法
二、归因理论
海德的内外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内外归因理论
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
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 的特点称之为个人倾向归因;
如果判断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
不同归因的情绪反应
成功→内因
失败→内因
成功→外因
你正在参加一个非常难的智力测验(多数题是瞎 蒙的)。
你被告知:“您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你感 到无比幸运,难以置信。
要进入下一阶段测试,必须服用两种药丸中的一 种:一种有助于智力活动,另一种会干扰智力活 动。
你会如何选择? 结果:
多数被试选择了第二种,也就是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药丸。
我敢肯定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使他 不能准时过来。
这家伙这没有时间观念,他就不能上心点吗?
三、归因中的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 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3
基本归因错误——表现
即使知道讲演者的立场是指派的,人们还是 认为这是讲演者个人态度的反映。
“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 同样的反应?”
3、凯利的归因理论
一致性 一贯性
独特性
归因维度
情境1
别人不打 李四[低]
张三总打李 四[高]
张三不只 打李四[低]
张三脾气暴躁, 有暴力倾向
情境2
别人也打 李四[高]
张三总打李 四[高]
张三只打 李四[高]
李四怕是干了什 么坏事,人人喊 打
如何测量乐观?
乐观者的归因风格
乐观和悲观的归因风格差异:
暂时与永久
乐观:把消极事件归因为暂时的因素。
特例与普遍
乐观:把消极事件当成特例,是偶然发生的而不是必 然要发生的。
外在与内在
乐观:把消极事件归为在、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习得乐观!!
练习:
你曾经遭 遇过的挫
折
1
(2)文化差异
北美-高内低外 印度-高外【中国—高外:成功归于运气】
想一想
请指出熊猫,猴子和香蕉三项中最近接的两 项。
你看到了什么?
4
2015-3-6
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差异?
母亲
父亲
朋友
自我
兄弟姐妹
同事
母亲
父亲
朋友 自我
同事 兄弟姐妹
西方文化下的独立自我
东方文化下的相互依赖自我
2、自利偏差
印象管理
自我美化、他人美化;SOLER技术
马加爵事件
2015-3-6 第二节 归因
警察打人事件
城管打人
…… 1
2015-3-6
一、归因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解释自己或 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
对自己男/女朋友的行为,你做什么归因?
今天他/她给我买礼物,是因为_______ 今天他/她对我发脾气,是因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