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泥土的歌(第2课时)
第五单元泥土的歌(第2课时)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泥土的歌——民歌
《脚夫调》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音调, 深刻地抒发了一个被地主老财逼出门外,有家不能归的脚夫的愤 懑心情,和对家乡、妻子的深切怀念。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的 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 渴望和追求。但是,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希望和要求常 常化为泡影,他只好把仇恨埋藏在心底,继续流落在外,过着艰 难的生活。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向下 ,正 是这种愤恨不满和感慨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 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 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 消遣的民歌。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 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 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 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 和完善。
泥
原 始
土 的
的 声
歌
音
民歌的体裁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澧水船夫》
劳动号子
澧水船夫号子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 曲,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 面貌,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 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 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 叫。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劳动号子的种类劳动号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 动中歌唱; (2)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 动中歌唱; (3) 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 米、车水等。 (4) 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弥度山歌 》
山歌
《槐花几时开》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 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 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 亢 、节奏自由。 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 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 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 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 说的山歌。
《对花 》
脚夫:专门为别人搬运物品的人或被人雇佣赶牲口的人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