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发展历史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
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
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
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前期:此前,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
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连续获得金牌奖,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走向世界。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就是醴陵瓷在当时赢得的良好评价。
中期: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奖章。
扁豆双禽瓷瓶是1911年湖南瓷业公司的经典之作。
瓶高46.8厘米,撇口直径20厘米,瓶体洁白如玉,造型宛如凤尾,线条流畅,其釉面晶莹润泽,色彩沉稳典雅,花色构图生动自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自此,醴陵瓷器举世闻名,采购客商络绎不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建,当时的盛况大有与景德镇并驾齐驱之势,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陶瓷的广大特色,世界性的创举。
釉下五彩瓷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二十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奄奄一息的醴陵瓷业有如枯木逢春,以后几年中,醴陵瓷业迅速得到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
1954年,为恢复中断20多年的釉下彩瓷生产,经过有关部门多次寻访,找到了原湖南瓷业学堂陶画班首届毕业生、釉下彩艺人吴寿祺。
此时吴老已年近古稀,正在农村安享晚年。
吴老出山后,一面培养釉下彩绘人员,一面改革传统工艺,将“三烧制”改为两次烧成,釉下五彩瓷生产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此后,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群力瓷厂)先后成立,成为专门从事釉下彩装饰研究和生产的单位。
在此期间,醴陵瓷业很快实现了由手工到机械、由柴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釉下五彩瓷重放异彩,以至获得“国瓷”美誉。
醴陵釉下五彩瓷特点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釉下彩瓷选用特优坯、釉原料和稀土,有色金属矿物研制的色料,在成型前对瓷泥进行沉淀、滤渣、吸铁等工序,以保证瓷泥不参杂其他杂质。
以精湛的手工装饰技艺,彩饰于坯釉之间,经1400℃左右的高温烧炼,使色料融于胎釉之中,花纹透过釉层溢于瓷表,晶莹润泽,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产品造型优美、高贵典雅。
画面装饰博彩万物,色彩绚丽,栩栩如生,有“看得见,摸不着,永不褪色”之神秘感。
真正达到了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最高境界。
醴陵釉下五彩瓷特色:一、无铅毒,耐酸碱,防磨损,永不褪色。
二、色彩缤纷,浓而不俗,淡而有神。
三、画面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莹润泽,具有饱满的水份感。
四、装饰纹样造型简练,构图严谨。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现状醴陵陶瓷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陶瓷生产企业503家,其中规模以上陶瓷企业172家,过亿元企业9家,5000万元以上的94家。
产品发展到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特种工业瓷5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形成了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花纸、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陶瓷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达18万人。
2010年陶瓷工业总产值达210亿元,同比增长32.7%,陶瓷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5.39%。
生产日用瓷40.2亿件,增长22.4%,其中日用瓷出口16.29亿件,增长25.9%;生产工业瓷(主要为电瓷)54.5万吨,增长25%。
工艺瓷2010年工艺瓷实现总产值约8亿元。
我市生产的日用瓷占全省陶瓷产量的94%、全国的14%,占世界陶瓷产量的9.6%,列全国第三位,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和南美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陶瓷产业上缴税收3.69亿元,陶瓷产品年出口总额达4.3亿美元。
我市还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产品最齐全的电瓷电器产品产区之一,产品最高电压等级达1000KV以上,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电瓷电器制造和采购基地。
我市陶瓷行业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华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湖电、泰鑫),国家级大师15名、省级大师127名,有11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内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个国家出口名牌产品。
为加快提升陶瓷产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导,大力实施“1511”工程(即打造1000亿陶瓷、500亿元花炮和100亿陶瓷产业园区,培育1个新兴支柱产业),从“十二五”开始,计划用6-8年时间,由传统的陶瓷产业向战略性的陶瓷产业转变,将醴陵陶瓷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实现醴陵陶瓷产业的“六化”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集群化、陶瓷企业规模化、日用陶瓷时尚化、电瓷电器智能化、釉下彩瓷高端化、新型陶瓷精专化。
醴陵陶瓷生产工艺流程醴陵陶瓷艺术家名家名录2013版(备注:陶瓷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陶瓷历史名家文俊铎邓景渊刘杰群孙细根孙根生阳卓湘李小年吴寿琪邹国华张霞池林家湖易炳萱罗景炘徐协和唐汉初曾安楚熊希龄醴陵陶瓷艺术家国大师名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文科陈扬龙熊声贵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丁华汉朱占平孙新水李人中李日铭汪宪平周益军钟放平唐锡怀黄小玲彭玲温月斌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易武历届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名录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名录(2005年以前评)王留仙王润文邓文科邓景渊朱占平李日铭佘华陈扬龙林家湖周益军郭玢唐锡怀熊声贵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名录(2005年)张小兰易武钟放平徐建章黄小玲彭玲熊晖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傅德毛刘劲松李跃进易龙华黄永平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7年)丁海波王旭明孙建成李华军肖建辉汪宪平黄建明温月斌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8年)丁华汉刘自成汤春华孙新水阳自力巫建平李人中肖明军何湘陵张志坚张金秀易沙妮黄锡如曾安楚黎建凯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9年)丁林江邓建波许石斌李志丹李莫林肖世农肖跃青邹志刚邹明林张骥张正平袁述凡唐平涛彭云琨熊玉兰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10年)王立新王家明邓景枝叶继鹏叶湘鸿刘冉刘向阳刘智敏阳天鹏李家法李璜香杨钧肖光荣汪伟尚香周发根周伟政周建英聂磊顾澄清徐曼冰崔振中揭龙发彭大华魏楚斌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11年)王群叶萍史志鹏成晓宏朱明朱泓刘志喜李莉杨谷贻肖子英肖劲柏吴晓涛宋华青宋玲凡张红霞陈建国易刚丽易建虹周爱平侯一凡顾华玲黄建国章红旗彭建云温雪晴潘礼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12年)邓驼铃金彩霞彭利民刘冬平刘淼蒋丽娥丁建平黄彪肖向群熊艳谢斌刘海波汤耀文黄明连肖俊陈喜刘晓科徐建钟乔清易查理朱艺芳陈利杨建武曾谦赖细华喻辉李维彭武肖飞跃王配云刘清唐青柏历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名录第一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990年)邓文科李小年郭玢第二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孙建成李人中黄永平熊声贵第三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王旭明刘劲松许石斌孙新水李跃进杨谷贻肖建辉何湘陵易武易龙华曾安楚熊晖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邓建波李璜香张志坚肖跃青李莫林聂磊彭云琨巫建平肖劲柏肖世农袁述凡张小兰历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名录第一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05年)丁华汉朱占平刘杰群孙新水李人中李日铭佘华邹国华张小兰陈凤高陈扬龙陈忠义易武易炳萱周汉湘周益军钟放平徐建章唐锡怀黄小玲黄建明彭玲温月斌熊晖熊声贵第二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08年)丁海波王旭明傅德毛刘自成刘劲松刘坤庭汤春华许石斌巫建平李华军李跃进杨钧肖世农何湘陵邹明林汪宪平张志坚陈建国易建虹黄一健黄锡如崔振中曾安楚曾学福谭异超黎建凯第三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丁雄王家明叶湘鸿叶继鹏乔培平刘再文刘志广刘仕园朱明江林邓驼铃阳天鹏李建伟李家法李志丹李璜香李莫林肖建辉张伟张正平张金秀汪伟肖子英汤耀文周爱平陈江春陈大朴杨谷贻钟乔清侯一凡谭立新聂磊徐建顾澄清唐湘子唐平涛屈良奇章红旗彭大华彭望球谭艳红熊玉兰潘礼历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名录第一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2005年)丁海波王旭明邓佑祥傅德毛乔培平刘冉刘自成刘劲松刘金云刘智敏汤春华许石斌巫建平李华军李跃进汪红娟张志坚张金秀陈金华易龙华黄永平黄锡如彭云琨黎建凯第二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2008年)邓建波叶湘鸿朱泓肖跃青张骥胡图徐曼冰彭望球蒋丽娥熊玉兰第三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2011年)王立新邓景枝刘培竹刘向阳李文漠阳自力陈章平陈文杨超群杨光辉喻志慧雍建刚历届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名录首届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名单(2007年)黄永平魏楚兵李莫林肖光荣尹彦征周风梅陈凤高张震胡武强易龙华彭云琨第二届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名单(2009年)肖建辉尚香蒋永福周建英汪伟易刚丽肖明军张骥邓剑波谭演湘曾安楚熊玉兰王群罗双玲何湘陵丁建平宋龙飞廖双凤胡明刘志广彭望球刘坤庭谭异超李建伟雍建刚黄建国雍起林周跃进白羽周发根邹明林第三届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名单(2011年)邓景枝李志丹易查理肖跃青吴尚夫周伟政阳自力丁家富丁传荣潘江陵张来春揭龙发李璜香邹艳常彭立国周金霞聂磊刘向阳王建明张望金彩霞王家明张新成周红武丁林江李墨肖子英邓驼铃乔培平叶继鹏万里红易沙妮汪理智朱泓徐曼冰汤林芝汤海云肖光磊杜源陈文唐青柏阳名乔宋华青肖飞跃肖燕辉张伟刘海波修敏华罗拥军周孟良袁述凡张正平第四届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名单(2013年)曾鸿儒何录文黄声文肖维奇肖奔李岸温雪晴刘银河彭武肖红卫肖劲柏彭立文吴晓涛黄彪刘志喜孙建秋黄海邹建正万进娱胡怀银刘醴湘陈金华曾军彭利民陈新寿肖健刘剑雄醴陵瓷业发展大事记★东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