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
201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
(4)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 分子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 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文化。
(5)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 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 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22
2,康、梁、谭、严等的维新宣传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4)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2,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运动(性质)
3,戊戌政变
25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 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 动
第四,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方面, 戊戌维新运动的效用也不可低估
14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
15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16
二、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众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6
2、《资政新篇》(重点) (1)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 发展方案 (2) 《资政新篇》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在政治方面 在经济方面 在思想文化方面 在外交方面 (3)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7
8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2)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10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 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的重任。
11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产生背景——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后兴起的
26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重点)
1,原因 (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君主制度 经济上,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上,借用孔子亡灵“托古改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脱离了人民群众 (2)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7
2,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
(二)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
(三)兴办目的 1、镇压农民起义 2,“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和“求富”(后 期) 3,加强海防和边防 4,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13
(五)主要成就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9
主观原因: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 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 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 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 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 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剥削制度,试图在中国 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 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 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 失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近代中国的农 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 对国家出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正确认识太 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性 质、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进而发现他们 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已经 行不通。
1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 因 3,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5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重点)
(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2)《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 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造方案
局限: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限界。是 建立在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 上、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是不 切实际的空想。
20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活动
1,背景和起因 (1)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有了初步发展
(2)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 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21
(3)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 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23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论战的主要问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革、科举和兴西
学 2,论战的实质—— “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 面交锋。”
24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6.11—9.20) 1,百日维新的主要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他的失败失败,这不但 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 走自 上而 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 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 的手段。
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封建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 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3)自然灾害的因素起到了刺激作用。
4
(二)运动的简单经过 1,金田起义(1851.1.11) 2,永安建制(1851.9) 3,北上全州,进入湖南(185.6—9) 4,攻克武汉,沿江东下(1853.1—2) 5,定都天京(1853.3),颁发《天朝田亩制度》 6,太平军北伐(1853.5—1855.5) 7,太平军西征(1853.5—1855.冬) 8,天京事变(1856.8—1857.5) 9,安庆保卫战(1860.8—1862.5) 10,天京保卫战(1862.1—1864.7.19)
2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引言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 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 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 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 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 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 方案。
3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7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重点)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8
参考资料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
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 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 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 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 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的统治根基。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
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9
(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重点)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不是新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 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