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腹泻及治疗

小儿腹泻及治疗

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

病毒性腹泻可由病毒引起,尤其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好发生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

6个月以下小儿因有母亲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

临床可以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5~10次/ 日或更多,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呕吐。

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腹泻轻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中毒因而危及生命。

小儿出现腹泻时须查大便常规,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

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大便中常可见到脂肪球,很少见到红白细胞,查末梢血象多在正常范围,临床常做的病原学诊断是大便的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对于有脱水症状的病人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必要时应做血生化检查。

轮状病毒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预后一般良好,但近年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受损,曾报道从病儿肺组织、脑脊液、胸水、腹水中检出轮状病毒,我们在临床也常能看到心脏受累的病例。

所以对小儿腹泻不能光看到腹泻已止就认为病好了,还要做其他相应检查。

怎样知道孩子发病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

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易患肠道感染。

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为:①人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

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

小儿腹泻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孩子发热、呕吐,流鼻涕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很多家长可能会掉以轻心,按照感冒给孩子用药。

但是孩子接着出现喷射性的腹泻,大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表为“量多”、“次数多”、“大便水分多”的“三多”症状。

而且这时候孩子吃不了东西,很容易导致患儿水分及电解质的大量丧失,出现脱水的症状。

如果不提高警惕,耽误治疗,后果就会很严重。

家长朋友需注意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加重、尿量减少、眼窝凹陷、抽搐、腹泻次数增多、腹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因为重症小儿腹泻过程中可合并有肝脑综合征、中毒性脑炎、心肌炎、直肠出血和肠套叠等并发症,不及时就医可能出现危险。

小孩腹泻时,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对于给小孩治疗时,医生才能更有保证,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孩腹泻家长要做的事情:1.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

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

2.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刚腹泻,判断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

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立即送就近医院化验,不要超过半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为检验师是通过显微镜观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

如第一次化验正常,不要相信一次的化验结果,如方便,可以再送一两次看看。

3.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孩子哭时泪少或无泪,加上尿少,说明脱水很严重,要立即给孩子补液。

如孩子不吐,可以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市面有售),或临时喂点淡糖盐水。

如呕吐很严重,不能进食,需要去医院输液。

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温度超过38.5度以上,要适当选择退热药。

4.小孩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需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饥饿,而且可能会加重脱水。

所以,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喂养,牛奶喂养的孩子,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过渡一下。

大点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等,清淡为主,只吃点稀饭或面汤就可以了。

总的原则,不需要饥饿疗法,当然也不要过饱,不饿不要硬喂。

5.我们除了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以外,需要进行以下观察,可以提供给医生。

量孩子体温,看身上有无皮疹或其他异常表现,看腹泻是发烧前出现还是发烧后出现的,看孩子的精神面貌,是否有精神差,阵发性哭闹,尿少,呕吐等。

小儿腹泻吃什么好宝宝腹泻一开始会呈现轻度脱水的状况,因此,护理的重点是先为宝宝补充身体丢失的水份。

妈咪可以从以下的补液方法中任意挑选一种:自制糖盐水、盐米汤、盐稀饭。

腹泻宝宝需要更多的营养,如果是母乳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仍然采取和平常一样的喂养方式,适当喂养酸牛奶:酸牛奶的凝块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有杀菌作用,适用于经常腹泻的婴幼儿。

也可给腹泻宝宝吃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适用于婴儿腹泻。

总之,护理腹泻宝宝期间只要进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即可。

除了饮食要特别注意外,还要注意给宝宝用药,儿童腹泻用药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抗生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中药这四大类。

1.肠黏膜保护剂常用药有思密达、必丁桂儿脐贴外贴与思密达内服联合使用,疗效更好。

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

2.微生态制剂常用的有整肠生、妈咪爱、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等,可起到保护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存在,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

注意此类药物不能与抗生素同一时间服用。

3.在小儿腹泻的时候没有必要完全把牛奶、奶粉停了,可以在冲服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些益生菌,这样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

还有就是妈咪爱中含有的Bacillus subtilis( 枯草杆菌), 对乳糖分解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帮助孩子对牛奶或奶粉的消化,吸收。

并且妈咪爱中的有益菌能够促进奶粉,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

它含有必需营养素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维他命B1, B2, B6, 能够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发育。

4.如小儿患轮状病毒腹泻既秋冬腹泻,及时吃百贝宁,纯生物制剂,鸡卵黄中提取,效果显著,不要滥用抗生素,注意防止脱水。

5.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6 .即使是中药类药物,家长也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要听专业人士或医生指导。

中医常根据腹泻患者症状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四种:脾虚型、伤食型、风寒型和湿热型。

脾虚型腹泻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患儿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因此,若您的孩子有上述表现时,完全可以食用胡萝卜泥、米汤来治疗腹泻。

若属于其他三型时,则需选择其他的食疗方法,如伤食型患儿常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且腹泻前常有哭闹、大便酸臭、有不消化的食物等,此类患儿可适当增加山楂、麦芽等消食化滞食品的摄入;风寒型小儿腹泻表现为腹鸣、腹痛,有时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无臭味,此类患儿可喝点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红糖少许,将生姜切片与茶叶加适量水一起煎煮,待沸后加入红糖,随意饮服;湿热型小儿腹泻表现为发热、舌苔厚腻等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且带少许黏液,此类患儿可适度增加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薏米粥的摄入。

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

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中医对症治疗小孩可以根据腹泻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食疗调理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分2~3次。

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食疗: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 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

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一、马齿苋:可治夏季湿热腹泻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

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

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对人体致病细菌也有抑制作用。

民间常用鲜马齿苋120克(干60克)、粳米60克煮粥,或用鲜马齿苋绞取汁和大剂量水煎液,来治疗湿热腹泻、急性肠炎、痢疾等症,是一味清热、解毒、消炎的天然良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