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腹泻治疗

小儿腹泻治疗

势犹纷绪;泻者,如水之泻也,势惟直下。为 病不一,总名泄泻。
感受外邪 内伤饮食 脾胃虚弱
小儿是否容易出现内 伤饮食?
风寒暑湿燥火 湿邪
脾胃
水谷不化 精微不布 清浊不分 合污而下
泄泻
脾肾阳虚
临床治疗应该 注意什么?
无湿不成泄
《内经》: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幼科发挥》:治泻不利小便,非其 治也,五苓散主之。
迁延性腹泻: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
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营养不良婴幼 儿患病率高,其原因为:
胃粘膜萎缩,胃液酸度降低,使胃杀菌屏障 作用明 显减弱,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 肠粘膜变薄、绒毛萎缩、变性,细胞脱落增加,双 糖酶活性降低,吸收面积减少,引起各种营养物质 的消化吸收不良。

脾虚泻
脾肾阳虚泻
脾肾阳虚
➢风寒泻的临床表现?(风象重多泡沫,寒象重多腹
痛) 为为什什么么小容儿易容 出易现出变现证➢秽腹?湿臭泻中热),医泻的表现?(湿象重便多如水,伤伤热阴阳象重多气味
角度如何分析。 ➢伤食泻的大便特点?
疳证
➢脾虚泻、脾肾阳虚大便特点? 慢惊风
病因分类
病毒 感染性腹泻
轮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4)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可引起细菌性痢 疾类似的症状
通常急性起病,伴有高热。 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镜检 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 性休克。 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空肠弯曲菌:常侵犯空肠和回肠,腹痛甚剧烈,易误 诊为阑尾炎,亦可并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可能与格 林—巴利综合征有关。
小儿腹泻
目录
01
发病特点
02
病名、病因病机
03
常见腹泻的临床特点
04
诊断和鉴别诊断
05
治疗
一、发病特点
✓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6个月~2岁婴幼发病率较高。
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
湿多成五泻
《幼幼集成·泄泻证治》
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
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感受外邪
风寒泻
内伤饮食 脾胃虚弱
脾失健运
水谷不化 精微不布

湿热泻
清浊不分
伤食泻
胃失腐熟 合污而下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可引起 淋巴结肿大,故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可与 阑尾炎相似;也可引起咽痛和颈淋巴结炎。
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 新生儿和<1岁婴儿尤易感染,新生儿 多为败血症型,常引起暴发流行, 可排深绿色粘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便。
(5) 霉菌性肠炎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 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 群失调时。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 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的 水平。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 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白色念 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5%~10% 萎靡 烦躁
皮肤干燥苍白 弹性较差 唇干燥 明显凹陷 泪少 明显减少 四肢稍凉
重度 100~120ml/kg
>10% 极萎靡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发灰、发花 干燥、弹性极差 唇极干 深度凹陷
无泪 极少或无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
肠道内感染:病原经粪—口途径
感染的动物
感染的人
水 食物
易感人群
(2)轮状病毒肠炎
秋季腹泻
季节:发生于秋冬季节:
年龄:6个月~2岁多见;
表现:①三多(次数多、量多、水分多) ②大便呈典型的水样或蛋花样:
危害: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伴症:常伴发热、呕吐
预后:为自限性疾病,病程7~10天
(3)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季; 症状:起病较急;腹泻和呕吐,无明显全 身感染中毒症状; 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 无白细胞; 脱水: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3~7 天。
总结
➢ 病机关键脾胃受损,升降失司,水谷不分,混杂而下 ➢ 病变脏腑在脾胃 ➢ 病理因素为湿滞 ➢ 病机属性分虚实 ➢ 病情演变重阴阳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常见类型腹泻的临床特点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 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
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一般添加辅食后可逐渐正常
小儿 腹泻
细菌
致腹泻大肠杆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
饮食不当 非感染性腹泻
肠道功能紊乱
病程分类
轻型 以胃肠症状为主(食欲不振、
急性腹泻 (<2周)
小儿
重型
便次增多、奶瓣等),无脱 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胃肠道症状、明显脱水、电 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
腹泻 迁延性
(2周-2个月)
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
治疗不当,迁延不愈。
慢性腹泻(>2月)
婴幼儿脱水判定标准:
皮肤粘膜干燥程度 皮肤弹性 前囟眼窝凹陷程度 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肢温、体温、尿量)
脱水程度及表现
轻度
失水量 <50ml/kg
(占体重) < 5%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皮肤
皮肤略干
弹性稍差
粘膜
唇粘膜略干
前囟眼窝 稍凹
眼泪
有泪
尿量
稍少
末梢循环 正常
中度 50~100ml/kg
25%
18%
23%
15%
10% 4% 5%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其它
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4, WHO,Geneva.
发病特点
➢ 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 年龄:6个月-2岁婴幼儿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
以内约占半数; ➢ 危重证:治疗不当容易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
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二、病名及病因病机
西医病名
小儿腹泻
包括小儿肠炎、秋季腹泻、消化不良 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中医病名
➢ 《内经》:飧泄、濡泄等病名记载。 ➢ 宋以后著作多称为泄泻。 ➢ 《幼科金针·泄泻》说:泄者,如水之泄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