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及合同管理1.系统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系统需求,界定系统实现功能的范围,指导系统设计以及编码。
本文档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说明文档,用于与用户确定最终的目标,并成为协议文本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本系统设计人员的基础文档。
1.2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即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 需求说明
2.1系统模块划分
2.2人员档案
人员档案是建立符合公司组织机的组织模型和完整的人事档案库,记录一定范围内的职工和雇工的档案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和绩效考核的成绩关联,方便存档和查询。
系统重点围绕数据维护、查询和分析便捷的要求,并通过关键业务节点的业务流程化,提高HR业务的处理效率。
1)员工基本信息维护
记录员工基本信息。
信息内容:
姓名、性别、学历、学位、部门、职务、人员状态(在职/兼职/离职)、图片(正装照/身份证扫描/学历证书扫描),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定义行业背景、技术特长,等等。
操作:
a)需要对基本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b)各部门可自行定义其他人事信息子集;
c)各级单位可分别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管理;
d)根据选择的条件可进行快速筛选、定位所需的人员信息。
2)员工档案管理
记录员工档案索引信息。
档案内容:
档案ID、人员ID、档案编号、档案名称、内容摘要、备注。
操作:
a)对员工档案进行分类、分编号保存;
b)对每个员工的档案进行分类维护(增加、删除、编辑)。
3)员工履历管理
记录员工履历信息,记录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工作信息,便于领导了解员工的历史工作情况。
履历内容:人事变动的部门、职位、学历、工作内容、业绩、开始和结束时间。
操作:
a)对员工履历按照时间排序;
b)可以对每个员工履历信息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操作;
c)可以按员工姓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合同。
4)员工合同管理
提供标准的合同管理台帐,便于员工劳动合同的管理和维护。
合同内容:合同ID、人员ID、合同编号、合同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岗位、合同内容等以及上传合同的电子文档。
常用操作:
a)对每个员工合同信息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操作;
b)对员工合同按照时间排序;
c)可以按员工姓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合同;
d)可以将公司相关协议纳入合同管理,如:补充协议等。
5)奖惩管理
奖惩内容:获奖人员、奖惩时间、奖惩标题、奖惩内容、奖金类别。
常用操作:
a)对每个员工奖惩信息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操作;
b)对员工奖惩信息按照时间排序;
c)可以按员工姓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奖惩信息;
d)可灵活设定奖惩类型,并记录奖惩情况。
6)员工基本信息查询
可按照人员的各种情况组合条件查询。
比如:按照人员年龄、性别、文化结
构、职称结构、技术等级结构等信息。
2.3人事调配
针对人事调动(调入、调出)、内部调动、晋升、降职等人事变动业务的处理和查询。
1)人事调动管理
对员工的职称信息、员工岗位、人事调动进行管理。
操作:
a)查询员工职称信息:对员工职称信息按照取得时间排序,可以按员工姓
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
b)可以根据职工定员、缺员信息及员工职称信息,对员工岗位进行调配。
c)根据员工年度职称评定信息和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员工职称信息是否有
效,只有有效的职称才可以被聘任,同一时间只有一种职称被聘任。
d)对员工人事调动信息按照时间排序,可以对每个员工人事调配信息进行
增加、删除、编辑操作。
可以按员工姓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
2)新进员工管理
对于新进员工的相应信息(员工档案、合同台帐等),系统自动进行增加处理。
3)离退员工管理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检查系统中每个在职人员的年龄,列出符合退休标准的人员,生成退休人员预测表作为人员退休的参考。
设定离职类型和离职原因,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
针对员工离职,记录其离职类型、原因和时间,便于日后的分析处理以便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同时其相关信息自动转入离职人员档案。
可方便地查询离职人员的各种信息,并提供离职人员和离职原因的统计分析。
4)职称聘任记录
记录员工职称聘任历史信息,包括聘任职称,聘任时间等信息。
对员工职称聘任信息按照取得时间排序,可以对每个员工职称聘任信息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操作。
可以按员工姓名、编号等信息查找员工。
2.4教育培训
满足公司对员工岗前、在职培训及学历(学位)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教育培训档案的建立、修改维护,培训信息发布等工作。
1)培训类别维护
对教育培训项目类别维护,包括类别代码、名称等信息,可以增加、删除和修改教育培训的类别信息。
2)培训记录
记录内容:培训类别、培训性质、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时间(开始、结束时间)、费用、地点、参加人员、主办单位、培训方式、负责人姓名、考核成绩,确定培训教师、课时、费用、培训科目及各科目成绩比重。
3)培训人员及成绩
操作:
a)对参加教育培训的申请人培训的各科成绩进行维护,并自动计算考试合
计成绩,,以便对该人员培训是否合格作出评定;
b)可以修改教育培训申请人培训的成绩信息;
c)维护培训合格情况,对培训合格并可以取得上岗证书的员工进行培训证
书记录;
d)及时将培训合格信息提供给调配管理人员。
4)员工证书记录
证书信息:学员ID、培训ID、证书名称、证书号、证书日期。
操作:可以对培训人员证书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5)培训情况查询
操作:
a)按照培训类别、人员、时间等条件统计、查询交易培训情况;
b)查询结果包括主办单位、学习形式、培训类别、成绩、课时。
2.5系统管理
1)机构级别维护
机构分为若干部门,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是相互独立的。
可以增加、删除及修改部门。
2)机构信息维护
系统可以及时更新公告新闻,通知员工一些相关信息。
3)用户管理
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4)角色管理
系统主要角色有系统管理员、部门经理及普通员工。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及维护,部门经理对本部门员工有管理权,而普通员工仅可查看信息而无权作任何修改,除了修改自己的密码。
2.6 用例图
1)系统用例
2) 人员档案管理相关操作
3) 人事调配相关操作
4) 教育培训
5)系统管理
2.7 用例事件流
1)登陆
a)说明
用户输入登录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验证码,以员工身份进入系统。
b)用户登录的信息
c)登录确认
用户通过网上在线输入用户账号信息后,由后台系统收集相应的资料,并进行核实比较确认。
d)对应的事件流
2)增加员工信息
a)说明
主要是指对新到公司员工信息的采集。
b)员工基本录入信息如下
c)信息核对
员工信息被采集后,员工可以根据自己账户和密码去查询自己信息是否填写正确。
d)对应的事件流
3)核实用户基本信息
a)说明
登录成功的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信息。
b)对应的事件流
4)在线注销
a)说明
员工在登录成功后,可以在线注销。
此后将不再拥有登录后的在线权限。
b)对应的事件流
5)查询
a)说明
登录成功的员工,可以按照所需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b)对应的事件流
3. 运行环境
3.1硬件设备需求
本软件系统硬件设备需求如下:
1)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内存512M及以上;
2)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硬盘
80G及以上、声卡、显卡无要求;
3)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要求使用磁盘阵列;
4)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5)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3.2支持软件
本软件系统支持的软件如下:
1)操作系统:利用 Windows 操作系统进行开发(WinXP/Win2000/Win2003);
2)开发软件
●后台开发工具使用JAVA 的Mylipse。
●前台开发工具使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
●应用服务器选择为Tomcat6.0。
3)数据库系统
考虑到用户的数据流量,建议使用 Oracle 或 SQL Server 等大中型数据库并且使用Apache DHCP通用的数据库连接池和数据源来连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