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加入适当的掩蔽剂或进行分离,以排除各种干扰后再进行测定
实验室条件
试剂和水的纯度
仪器的精密度 灵敏度
实验室的温度 湿度 防尘
理想的分析方法
灵敏度高
操作简便
理想的 分析方

检出限低
准确度高
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方法
待测组分的性质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无机试样 有机试样
要求分析 的组分
单项分析 全分析
测定组分 的含量
常量组分 微量组分 痕量组分
1 测定的具体要求
分析 工作
测定的 目的及 要求
测定的 组分
准确 度
完成测 定的时

称量法 燃烧容量法
2 待测组分的含量范围
测定常量组分的方法
测定微量组分或低浓度物质
常量组分
滴定分析法 •操作简便、快速 称量分析法 •很准确,但操作费时
微量组分
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色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纯硅中的硼
光谱分析法

(2*10-6)/%
误差为50%
真实 (1*10-6)%
含量
(3*10-6)%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3 待测组分的性质 分析方法的选择都是基于被测组分的性质
OH+
H+
酸碱性
中和法
还原性 氧化性
氧化还原法
Zn Mg
EDTA AL
Ca Mg
配位滴定法
碱 金 属
Na +
火焰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4 共存组分的影响
HNO3
铜矿(测铜)
分解样品
碘量法测定 配位滴定法
Fe、As干扰 Fe3+ AL3+ Zn2+ Pb2+ 干扰
原子光谱法:一般元素如铁、锌、铅、铝、钴、钙、镁等均不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