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的氧化安定性
t k 1
四、汽油机压缩比与汽油辛烷值的关系
t 1
K为绝热指数
1
k 1
t 为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 为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
五、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措施
选择良好的原料和改进加工工艺
向产品中调入抗爆性优良的高辛烷值成分
辛烷值提高
加入抗爆剂
第三节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
一、汽油氧化安定性性的评价指标 实际胶质
更环保、更安全
第七节
1
汽油的选用
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或按相关权威部门推荐选用汽油牌号 2 若用牌号相近的汽油暂时代替时,要及时调整汽油机
汽 油 的 选 择
5
3 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和氧传感器的汽车尽量选用低铅汽油 4
推广使用加入有效的汽油清净剂的汽油
注意外界条件的变化对汽油选择的影响
汽 油 牌 号 越 高 越 好
汽油在存放、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变质
A
蒸发损失
危害:减少低 沸点馏分的含 量,使汽油的 蒸发性变差等 影响因素:汽 油的物理安定 性及其他外界 条件
B
氧化变质
危害:酸性物 质增加,诱导 期变短,实际 胶质增加等 影响因素:化 学组成和贮存 条件
选择 合理的贮存方式
C
外界污染
危害:混入机 械杂质,其他 油品的混入会 增加重质馏分
了解:汽油的质量标准,汽油在存放、使用过程
中的质量变化
理解:汽油改良的三个阶段及我国车用汽油的发
展方向
掌握:汽油的各种使用性能及其评定指标,各类
使用性能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爆燃产生原因及危害, 车用汽油的选择原则
第一节 汽油的蒸发性
一、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 1.馏程
定义: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从初馏 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 评价指标: 初馏点 10%蒸发温度 50%蒸发温度 90%蒸发温度 终馏点 残留量 馏程
第五节
无 害 性
汽油的其他性能
污染源
铅、锰、铁等
增加排放 废气中的 有害物质 引起三元 催化转化 剂中毒
苯组分
增加大 气中的苯 含量,致 癌
烯烃组分
增大废 气中丁二 烯的含量 与NOx反 应生成光 化学烟雾
芳香烃组分
会增大 废气中多 环芳香烃、 酚类、芳 醇等的含 量
清 洁 性
含义
影响
测定方法
指汽油中不应 含有机械杂质 和水分
+
蒸气压
2.饱和蒸气压
定义: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汽油在适当的实验 仪器中蒸发达到平衡状态时,汽油蒸气所显示的 最大压力 饱和蒸气压与蒸发量的关系:
Q KS
p1 p1 p
p1 为汽油饱和 Q为汽油的蒸发量,p为空气压力, 蒸气压力, 为已知蒸气压力与饱和蒸气压力之比, K为扩散系数,S为蒸发面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缸壁温度影响 可燃混合气中未 蒸发油滴的进一 步蒸发。气缸壁 温度越高,汽油 在汽缸内的蒸发 量越大。
第二节 汽油的抗爆性
定义:是指汽油在汽油发动机气缸
内燃烧时不产生爆燃的性能
燃烧分类:
正常燃烧 不正常燃烧
一、爆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产生的原因:
对发动机的危害:
强烈冲击波会使机件的负荷增加,产 生变形和损坏
机械杂质增 大发动机的磨 损 水分加速汽 油的氧化生胶
机械杂质 GB/T511-1998 《石油产品和添 加剂机械杂质测 定法(重量法)》 水分 GB/T260-1977 《石油产品水分 测定法》
第六节
汽油的质量标准
2000年1月1日起,实施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 油》 较GB484-1993《车用汽油》相比,调整了抗爆指数、 铅含量、硫含量、蒸气压两个时段起止的划分等项目,增 加了苯、芳烃、烯烃等体积分数含量项目等。
A
高压和高温破坏润滑油膜的润滑性,加快发动 机的磨损,气缸密封性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
B C
高温增加冷却系统的负担,易使发动机出现过热
局部高温引起热分解现象严重,产生积碳,使发动机的 可靠性下降
D
二、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
辛烷值
辛烷值 辛烷值测定
+
抗爆指数
抗爆指数
定义:是表示 点燃 式发动机燃料 抗爆 的一个约定 (ON) 分类:马达 法辛烷值 (MON) 研究法辛烷值 (RON)
环境温度 贮存条件 油与空气的接触
油与金属的接触 油与水分的接触
三、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措施
采用先进炼制工艺
向汽油产品中加入抗氧防胶剂
氧化安定性提高
向汽油产品中加入金属钝化剂
第四节 汽油的腐蚀性
一、汽油中的主要腐蚀成分
硫及硫的化合物
有机酸
水溶性酸或碱
二、汽油腐蚀性的评价指标
水溶性酸或碱 博士试验 硫醇硫含量 铜片腐蚀试验 硫含量
测定:GB/T259-1988
定义:是指向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亚 铅酸钠溶液后,看有无黑色沉淀生成
测定:SH/T0174-1992
测定:GB/T1792-1988 定义:是直接用铜片检查汽油有无腐蚀作 用的试验 测定:GB/T5096-1985
定义:是指存在于汽油中的硫和一切硫化 物中的硫的总含量 测定:GB/T380-1977
马达法: GB/T503-1995 研究法: GB/T54871995
定义:是汽油 研究法辛烷值 和马达法辛烷 值的平均值
RON MON 抗爆指数 2
三、汽油各烃类组分的抗爆性
烃类组分和各类烃分子的化学结构
芳香烃和异构烷烃的抗爆性最好,环 1 1 烷烃和烯烃居中,正构烷烃最低
+
诱导期
实际胶质
诱导期
定义: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测得的汽油蒸发残留物中 正庚烷的不溶部分 测定:GB/T8019-1987
定义:是指在规定的加速 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 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 测定:GB/T8018-1987
二、影响汽油氧化安定性的因素 烃类组成 化学组成
影 响 因 素
非烃类组成
测定:GB/T8017-198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 法》
二、使用条件对车用汽油蒸发性的影响
进气温度
进气 流动速度
气缸壁 温度
汽油由液态转 变为气态,吸 收热量,因此 ,温度的高低 决定了可以提 供汽油汽化所 需热量的多少
进气流动速度 影响汽油被气 流带入气缸后 形成的油粒的 大小。空气流 速越大,汽油 汽化率越大
第一章 车用汽油
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要求
适宜的蒸发性 良好的抗爆性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对机件等无腐蚀性 对环境等的无害性 油本身的清洁性
目 录
1 2
汽油的蒸发性
5 6 7 8
汽油的其他性能
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的质量标准
3
4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
汽油的选用
汽油的腐蚀性
汽油的改良
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