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好)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好)


旋光性
青霉素类 C3 C5 C6
头孢菌素类 C6 C7
﹡﹡ ﹡
﹡﹡
(三)共轭体系
UV
青霉素类
母核无明显UV 多数有苯环取代基
头孢菌素类 母核有共轭体系
(四)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因素
四元环张力大 (β–内酰胺环) 酰胺键易水解
干燥纯净 稳定
水溶液 不稳定
青 霉 素 酸 类 、 碱 、 青 霉降 失 素解 效 酶
产品稳定性差
分子结构大多不稳定, 降解后疗效下降、失效 或增加毒副作用
发酵液中杂质
无机盐、脂肪、各种蛋白质、各种降 解产物、色素、热原、毒性物质
[检查] 增加 异常毒性、细菌内毒素、 热原、降压物质、无菌
含量测定方法 (一)生物学方法
测定抗生素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优点 缺点
1、与临床效果一致 2、灵敏度高 3、干扰物质少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一、结构与性质
(一)羧基
酸性
与碱金属(Na+、K+)成盐
易溶于水
Na
与有机碱(普鲁卡因)成盐
难溶于水
普鲁卡因青霉素
(二)手性C
(控制滴定过程约为15分钟),不计第 一个等当点,计算第二个等当点时消耗 滴定液的量。每1ml硝酸汞滴定液(0.02 mol/L)相当于7.128mg的总青霉素(按 C16H17N2NaO4S计算)。
另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 水与上述醋酸盐缓冲液各25ml,振摇使完 全溶解,在室温下,立即用硝酸汞滴定 液(0.02mol/L)滴定,终点判断方法同上.

分子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
色谱法、
• 反相色谱法
• (二)吸光度检查
四、含量测定
(二) 汞量法 ChP 青霉素类
1.
原理
青霉 素 O H 族 RSH (水解)
pH. Hg
(RS)2Hg
2.
方法
水解 N 醋 酸a盐 O 缓H 冲 液3 H N H O N 滴 3 g 定2 O V 样 总
OH
(偶合)
(二)沉淀反应
1.钠盐反应 : 遇酸→↓
青 青
霉 霉
素 素 H 钠 钾 青 霉白 素
在过量HCl或 有机溶剂中溶解
2. 有机胺盐反应 (1)重氮化 - 偶合反应 芳伯氨基
普 鲁 卡 因 H 青 普霉 鲁素 青 卡霉 因
重氮化-偶合反应

普鲁卡因青霉素 普鲁卡因
每1ml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相当 于7.128mg的降解物(按C16H17N2NaO4S 计算)。
总青霉素的百分含量与降解物的百 分含量之差值即为青霉素的含量。
苯 唑 青 CH u 2+ 霉 苯素 唑 青 A 霉 33n烯 9m

Cu2+ pH3.8
50g/ml
max (nm)
E11c%m
氯唑青霉素
341
0.682
双氯青霉素
342
0.653
苯唑青霉素
339
1.328
2、(五)IR法
V C O 18~1 17 5 c4 m 10 β-内酰胺环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
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 强大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抗生素的来源
1. 生物合成(发酵) 2. 化学合成或半合成
抗生素类药物的特点
1、化学纯度较低 2、活性成分易发生变异 3、稳定性差
抗生素质量的复杂性
生产工艺复杂
发酵过程不易控制易 受污染

pH4.6

醋 pH 酸 4 .6 盐 H 滴 N 缓 定g O 冲 V 空 降 液
以未经水解的样品作空白测定
例 青霉素钠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加水 5ml溶解后,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 ,摇匀,放置15分钟,加1mol/L硝酸溶 液5ml,醋酸盐缓冲液(pH4.6)20ml及水 20ml,摇匀,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 A), 用铂电极为指示电极,汞-硫酸亚汞电极 为参比电极,在35~40℃,用硝酸汞滴 定液(0.02mol/L)缓慢滴定,
头孢菌 素 酸 内 、 类 酰 碱 胺 酶 、降 失 胺 类 解 效
二、鉴别
(一)呈色反应 1. 羟肟酸铁反应
β-内酰胺类
内酰 H 胺 N O 类 H H Cl
NaOH
羟肟酸衍生物
呈色
H+ Fe3+/3
Fe3+/3 H+ (红、棕、褐)
2、肽键特征反应
.① 双缩脲反应 β-内酰胺类
CONH
似肽键
内酰胺 (碱 开类 环性 分 解酒 ) 石紫 酸 铜
②. 茚三酮反应
α -氨基
氨 基 茚 三 蓝 酮 紫 色

蓝紫色
3. 与重氮苯磺酸反应 头孢哌酮 酚羟基
C H O H 重 (偶 合 氮 ) 苯 橙 磺 黄 酸
NaN2OHCl
(三) K+、Na+反应
焰色→鲜黄色
Na+
+ 醋酸氧铀锌→↓黄
焰色→紫色
K+
+ 0.1%四苯硼钠 + HAc→↓白
(四) 光谱法 1、 UV法 样品、分解产物
mam x,iE 1 n 1 c % m ,,A
头孢氨苄 λmax = 262nm 青霉素V钠
A280nm/A264nm = 1.30~1
1、操作繁琐 2、培养时间长 3、测定误差大
(二)化学及物理化学方法 以理化方法测定主药含量
优点 1. 准确度高 2. 简单、快速
缺点 1. 不一定代表生物效价 2. 易受杂质干扰
分类(按结构):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多肽类、抗肿瘤类 林可霉素类、 其他抗生素类
V C O 17~1 16 0 c9 m 10仲酰胺基
(六) 色谱法 对照品对照法 1、 TLC法
供 对 试 照 品 品 相 同 条 比 件较 Rf和 斑 点
2、 HPLC法
对 供
试 照 品 品 相 同 条 比 件较 tR
三、特殊杂质的检查
• (一)高分子杂质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