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胚胎复习

植物胚胎复习

一、绪论1.生殖生物学的概念利用新方法、新技术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阐述生殖过程的科学叫做生殖生物学。

2.胚胎学发育的几个时期a.形态描述胚胎学时期b.比较胚胎学时期(20世纪初-30年代)c、实验胚胎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50年代为主d、生殖生物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就)二、有性生殖与世代交替有性生殖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无性生殖的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世代交替的本质:核相交替世代交替的两个重要的过程,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三、小孢子囊与小孢子的发生1.乌氏体存在的部位:绒毡层膜2.绒毡层膜抗乙酰解成分一孢粉素3.外绒毡层膜——发生于变形绒毡层中4.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a.连续型(多单子叶植物)b.同时型(多双子叶植物)5.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有以下五种:四面体形左右对称形交叉形直列式T 形(棉花)(小麦)(滨黎属)(萝摩科)(马兜铃属)6.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RNA的含量变化、核糖体变化:RNA含量下降、核糖体消失7.二细胞型花粉——系统发育原始的种均为二细胞型。

三细胞型花粉——进化的种,但也有例外,比如一种植物即有二细胞花粉又有三细胞花粉。

8.被子植物花药壁发育有几种?划分依据?9.绒毡层的类型1)分泌绒毡层(腺质绒毡层)……多数被子植物随着小孢子母细胞的R.D,花药壁各层的营养物质通过绒毡层转入药室内。

同时,自身的营养也转入药室,结果自身自溶。

2)变形绒毡层(周原质团绒毡层)随着R.D(小孢子母细胞的)变形绒毡层的内切向壁、径向壁解体结果变形绒毡层内部的原生质体原生质团进入小孢子母细胞内,从而提供营养(供养更直接效率高)10.小孢子母cell与造孢cell的区别:A.相关位置当花药壁各部分分化完全时,为小孢子母cell时期,花粉壁分化不完全,是造孢cell时期B.此时cell是否有有丝分裂相a.造孢cell时期(具有丝分裂各时期)b.小孢子母cell时期(减数分裂中的一个时期)R.D同步化C.小孢子母cell阶段,核仁不清,染色质凝聚成团,质浓厚。

造孢cell核仁清晰,染色质清晰,质不太浓1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细胞花粉的过程四、雄配子体1.生殖cell最初形成时是透镜形→为圆形(质少)2.2—细胞型花粉生活力较3—细胞型花粉生活力高。

原因有三:1)3—细胞型花粉经生殖细胞—>二精子,消耗贮藏物质,生活力降低。

2)3—细胞型花粉外壁较薄,色素含量少,抗性低3)3—细胞型花粉代谢活跃,呼吸强度为2—细胞型的三倍。

3.哪种花粉是淀粉质?脂肪质?风媒?虫媒?4.精子的形态结构1.光镜下a.形态:多样(一个物种是一致型态)如球形、纺锤形、蠕虫形、线形b.大小:大的50×8um.中的20×4um.小的6×2umc.精子是裸cell:质膜包被内部结构、核较大、核外面有细胞质鞘(细胞质+细胞膜)电镜下(大麦、棉花、小麦、油菜、黑麦等)精子特点:a、缺少cell壁:为质膜包被的裸细胞。

b、细胞质含一般的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核孔、微管)有的无质体,有的有质体,但体积很小(而卵细胞、中央细胞内线粒体和质体却很大,可与其相区别。

)5.根据细胞学分析,将被子植物分为四种类型。

三种类型属于单亲母体质体遗传,一种属于双亲质体遗传。

单亲母体质体遗传:1)蕃茄型Lycompersicum type精子不含质体,合子中质体源于卵cell2)茄型Solanum type刚形成的生殖cell有质体,成熟精子不含3)小麦型Triticum type生殖cell与精子都含质体,受精时,质体与精核脱离双亲质体遗传:4)天竺葵型Pelargonium type卵cell也有质体、生殖cell与精子内有质体(合子质体)五、大孢子囊及大孢子的发生1.(一)珠被裸子植物的胚珠都是单珠被。

被子植物的胚珠都是双珠被或三珠被。

也有无珠被的情况。

单珠被:多见于双子叶植物的合瓣花类。

双珠被:多见于双子叶植物中的离瓣花类及单子叶植物。

三珠被:胚珠基部产生的新结构,将来发育成假种皮。

(荔枝的食用部分即为假种皮)无珠被:罕见,只在桑寄生科和蛇狐科某些植物中发现。

2,。

功能大孢子形成的原因胼胝质积累与消失的作用:1.在大母R.D前被胼胝质包围,保证了它一个时期的隔离,它启动大母独特分化的途径。

2.功能大孢子的形成,就是由于其外围胼胝质首先消失,有充足的营养流入。

总之,胼胝质积累与消失对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

3.几个概念外胚乳:珠心一般在胚囊发育中被吸收,但有的保存,不退化,保留于成熟的种子里而且贮存营养物质,故称为外胚乳。

例苋科、藜科及蓼科植物。

种阜:珠孔部分的珠被发达,变成厚壁细胞形成种阜,吸水膨胀有助于种子的萌发。

4.珠孔的形成?哪种最常见?胚珠顶端珠被不愈合,形成的孔道称为珠孔,花粉管进入珠心的通道。

双珠被形成珠孔的形式有以下两种:①内珠被形成珠孔或内外珠被等长。

(较多见)②外珠被形成珠孔。

(少见,例大戟科、沙苔草科鼠李科等)5.承珠盘的定义、作用承珠盘:胚囊下方、合点上方的珠心细胞群特化为木质化或栓质化厚壁,叫做承珠盘。

胞质不丰富。

承珠盘的作用①防止胚囊突出胚珠基部②维管束末端上方,与水分、营养物质向胚囊的运输有关。

(转输作用)③有些承珠盘细胞为腺性的,可向胚囊分泌激素或酶。

六、雄配子体1.81%的胚囊发育类型是蓼型,又称正常型。

2.卵细胞方便精子进入的结构:质膜与中央细胞质膜相靠。

为精子进入提供方便。

3.卵细胞代谢特点和合成功能低下:成熟的卵细胞,各种细胞器减少,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质体,但数量少,分化度差。

4.卵的功能:雌配子+ 精子→合子→胚5.胚囊的类型?划分标准?不同胚囊之间的异同点?不同胚囊发育类型的异同点:①相同点(一致性)1)都有单倍体核组成的卵细胞。

2)都有极核(但倍性有差异)②不同点1)有的有助细胞,有的无助细胞(白花丹型、小兰雪花型)椒草型助细胞只有1个2)有的无反足细胞(待宵草型),有的反足cell很多(椒草型6个,德鲁撒型11个)6.卵器的结构与功能卵器: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珠孔端,品字形排列。

1)卵细胞:光镜下的形态:洋梨形,强的极性,大液泡位于珠孔端,卵核位于合点端,细胞质中有淀粉粒,核中有核仁。

电镜下的结构:成熟的卵细胞,各种细胞器减少,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质体,但数量少,分化度差。

说明卵细胞代谢特点和合成功能低下。

细胞壁:珠孔端壁厚合点端无壁(玉米、棉花)或具蜂窝状壁(荠菜)。

质膜与中央细胞质膜相靠。

为精子进入提供方便。

白花丹无助细胞,卵细胞具丝状器。

细胞质内有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多聚核糖体及微管等。

代谢活跃,兼具助细胞的功能。

卵的功能:雌配子+ 精子→合子→胚(2)助细胞:多数为2个助细胞,椒草型为1个,白花丹型0个。

光镜下的形态特点:有的有丝状器,有的无丝状器电镜下的结构:具细胞壁,珠孔端到合点端逐渐变薄,棉花、玉米有一半细胞壁消失,荠菜等合点端为蜂窝状,和卵细胞相似。

丝状器:细胞壁内突(果胶、半纤、纤维素),珠心丝状器胚囊,营养物质。

细胞质: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代谢活动活跃,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

助细胞的功能:短命结构,受精后退化。

有的受精前一个助细胞退化。

①物质转运到胚囊。

②分泌向化物质,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

③受精时一个退化,是花粉管进入胚囊,并释放精子的场所。

④助细胞受精或不受精发育成胚——潜在的配子。

七、受精2、受精作用的基本类型(种子植物)胡适宜依据精核与卵核融合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一)有丝分裂前的类型(被子):精+卵的融合在合子有丝分裂前完成。

染色质混合彻底,合子只形成一个纺锤体。

(二)有丝分裂后类型(裸子):精核进入卵核后,彼此染色质没有真正融合,到分裂期时,各自形成雌、雄染色体组,和自己的纺锤体组,真正的融合在合子有丝分裂后期实现。

3.精子的二型性即二个精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含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同。

双受精过程中两个雄配子体不是随机地与任一雌配子体结合,而是有预定的一对一相互识别。

4.花柱分为哪三种类型?①开放型花柱:有中空的花柱道,内表皮为内突壁,分泌粘液物质,花粉管在粘液中生长。

②半闭合型花柱:具花柱道,为2~3层分泌细胞围成的不发达的传导组织。

花粉管从中生长。

③封闭型花柱:(1)没有中空的花柱道,而为引导组织,引导组织胞间隙大,并积累胞间物质。

花粉管穿过细胞间隙生长。

例如棉花、白菜。

(2)没有中空的花柱道,没有引导组织,可在薄壁细胞间隙生长,例如小麦、玉米、菠菜在细胞间隙生长,也可在细胞壁与质膜之间生长。

5.双受精过程花粉管通常经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花粉管端壁形成小孔并喷出2个精细胞1个营养核及其它营养物,随后2个精细胞转移到卵细胞和中央细胞附近,一个精细胞的质膜与卵细胞的质膜融合,精核入卵,两者的核膜融合、核质融合、核仁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受精卵进一步发育形成胚(2N)。

其中另一个精细胞的质膜与中央细胞(含有2个极核,极核为单倍体)的质膜融合,两者的核膜融合、核质融合、核仁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初生胚乳核进一步发育形成胚乳(3N)九、胚乳1胚乳类型: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2.胚乳核的倍性胚囊类型:1)正常型极核(2)+ 精子三倍体82%2)待宵草型极核(1)+精子二倍体少3)贝母型2个极核3+1>4+精子五倍体4)椒草型8个极核(8)+ 精子九倍体5)金光菊型3个极核+ 精子四倍体胚乳发育过程中,还有核内有丝分裂,产生多倍体。

3.胚乳吸器定义:胚乳的某一部分特别发达,形成吸器的构造。

三种胚乳细胞均可在珠孔端,合点端以及侧面形成吸器。

其功能是向周围组织吸收营养物质,转运到胚乳本体,以供幼胚生长所需。

.4.核型胚乳:胚囊宽大细胞型胚乳:胚囊狭窄5.依据初生胚乳核分裂方式不同,将胚乳划分为三种类型?特点?(一)核型胚乳:是被子植物中最普遍的胚乳发育类型。

发育特点:初生胚乳核以及以后核分裂不伴随胞质分裂不形成细胞壁,形成胚乳游离核。

胚乳游离核的分裂方式如下:有一些核型胚乳在发育后期出现细胞壁成为细胞型胚乳,还有一些在胚附近成为细胞,合点端仍为胚乳游离核。

(二)细胞型胚乳:胚囊狭窄多见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中只有天南星科和浮萍科为细胞型。

初生胚乳核第一次核分裂伴随细胞壁的形成,可为横向壁,也可为纵向壁。

(三)沼生目型胚乳见于单子叶植物的某些类群,初生胚乳核通常位于合点端。

第一次分裂伴随形成细胞壁,珠孔室大,合点室小。

(有时相等,或相反)九、胚1.胚乳和胚的分裂谁先谁后胚乳总是先于胚的发育,为幼胚的生长创造条件。

2.目前通常把双子叶胚胎发育分为几种类型?划分依据?不同作者划分类型不同目前划分的依据为:1)合子第一次分裂纵向或横向2)顶cell纵裂或横裂3)基cell是否参与胚体的建成以此编成检索表,共把双子叶植物划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胡椒型、柳叶菜型、紫菀型茄型、石竹型、藜型十、无融合生殖1.无融合生殖的五种类型?在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胚囊→胚→个体→个体n n 不育可育①单倍体孤雌生殖卵n →胚n如(天麻属)(月见草属)可见卵→胚曼陀罗属、玉米属、小麦属,诱导孤雌生殖②单倍体单雄生殖定义:指在胚囊中,由雄配子单独分裂产生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