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传记类文章阅读水平的思考
摘要】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
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它是我国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又是当代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读名人传记,可长人生智慧。
【关键词】传记类;阅读训练;提高方法
名人传记是对名人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等进行介绍和叙述的文学作品,它
的表达方式是以记叙为主。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读传记是很支持的,他在《国
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书曾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我国现在有不少高校都开设了传记文学课,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中,也有传记选读课。
把传记文学编入教学中,不仅可以用名人的精神品质去激励读者,还能帮助读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
但现今很多学生对读
传记却没有多大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是反感。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
些相应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
由于传记作品篇幅一般都较长,通常都是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因此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就变得异常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对一篇传记
作品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把传主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生活片段介绍给学生,或在
班上讲述传主的逸闻趣事,或对传主的重大影响进行评述……以此来激发学生想了
解传主相关事例的迫切愿望,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文本的目的。
激趣导入,
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课本中节选篇章的兴趣,更应该把学生产生深入了解
传主的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全篇、全书中去。
做到了这一点,
传记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
二、把握传主形象
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首先我们可以把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理清,把握好传主
的人生经历,还要对传主的性格、情感进行分析,注意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
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之后要把主要事件梳理出来,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
表现,了解传主的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注意对传记中的叙与评进行区分,把握
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
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对传主的时代、社会和家庭背景进行关注。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
就要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了解透彻。
其次,应了解传主的关系网。
传主的人际交往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经历,它也是组成他
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
因此为了把握传主的形象,通过了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也
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时,第一步就
要把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读懂。
在这三个故事中注意把握
廉颇、蔺相如两个形象的不同特点。
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环生的环境中,把
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国家利益至上,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而廉颇,虽然身为一名武将,也能以大局为重,知错就改。
三、注意启发学生
教师应有计划地对学生体验名人情感的意识进行强化,努力增强学生成长历
程的社会阅历,力争让学生能够从名人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中,受到感悟,启发
人生的真谛。
目前在城市中学里,很多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一代新人,他们
对人生的想象往往是很完美的,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青春如同灿烂的鲜花一样美丽,只要努力地把书读好,就会有很美好的前途,自己远大的理想也会实现。
一
些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十分片面,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
教师针对这些学生所
存在的思想意识,应用名人传记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激发青年的旺盛热情,把在
他们心中奋斗的熊熊烈火点燃,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目标,增强这种与
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逆境,切身地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种生活体验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学生终身受
益的精神财富。
四、比较式阅读
(1)可以对同一作家对不同传主的传记作品加以比较。
这种比较有利于总结概
括这一传记作家的传记写作特色。
如对梁启超传记作品的比较阅读。
(2)可以将相
关题材的影视片与传记作品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论。
(3)同
一传主的自传与他传的比较阅读。
由于视角立场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关注点的
不同等,自传与他传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也是会不同的。
这种阅读有利于我们从不
同角度理解传主。
(4)把有密切关系的两人或多人的传记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也会产
生互相对照的作用。
如《孙中山传》与《宋庆龄传》的比较阅读;《钱钟书传》与《杨绛评传》的比较阅读。
五、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
批注,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
进行批语注释。
它包括注释一些字词,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简评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手法等等。
批注是对文章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
其作用不仅能够对学生品味语言的习惯进行培养,还能与文本进行即时的、深层
次的对话。
另外,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对文本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
的过程。
六、沉淀感悟和学写传记
学习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对人生奥秘进行探索,定位人生方向。
学生在读完作品之后,应把对文章的感悟用文字叙述下来,这样做不但可以锻炼自
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砥砺自己的人格性情。
在指导学生阅读传记文章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中的传主的基
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生活中那些超越平凡人生、尚未用文字描述的潜在传主,尤其是后者,以此来打通语文和生活的通道。
总而言之,人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明了治乱兴衰,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阅读名人传记,由于可以发挥其历史记忆、教育激励、文学欣赏、及其他学术
功能,从而使我们明了典型人物的生活历程,玩味他的成功与失败,借以从中吸收
有关的经验,作为自己奋斗的借鉴。
对于学生来说,它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培
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还能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把专业水平
和写作水平提高起来,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冲锋,谈人物传记的阅读.[J] 语文教学之友 2005.11
[2]陈振林, 阅读文言传记.[J] 湖北招生考试 2009.04
[3]汤淑华, 运用批注阅读法,有效进行传记教学.[J] 语文月刊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