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孕症中医中药

不孕症中医中药

不孕症中医中药
女子婚后,夫妻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无避孕而不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又间隔2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称“无子”、“全不产”,西医称之为原发性不孕症。

后者称“断绪”,西医称之为继发性不孕症。

古人所称的“五不女”,即“螺、纹、鼓、角、脉”,大多属女子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形,非药物所能取效,不属本节讨论范畴。

不孕症的诊断要点确定不孕:不孕是多种疾病产生的结果或后遗症。

婚后2年以上从未怀孕,或有过怀孕又间隔2年以上不再受孕,并具备三个条件:①同居;
②配偶生殖功能正常;③无避孕。

检查不孕原因:必须结合西医对不孕原因的认识,有步骤地对夫妇进行各有关检查,尽量寻找不孕的原因,以供辨证参考。

本病须与暗产相鉴别。

暗产是指受孕早期胚胎初结,不易觉察而已自然堕坠者,往往可被误认为不孕症。

不孕症的辨证分析肾主生殖,女子以血为本。

不孕症的产生,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调,影响冲任、子宫的摄精成孕及育胎的功能。

临床最常见的有肾虚、肝郁、痰湿和血瘀等。

不孕症的辨证,着重辨脏腑、气血、冲任的虚实,但必须结合辨病。

辨病的重点是找出不孕的病因、病位以及相关不孕的疾病。

治疗不孕症重视“种子必先调经”。

“经本于肾”,“肾主生殖”。

大抵虚者补益肾肝脾,燮理阴阳,填精益血,通补奇经;实者疏肝理气,调理气血,祛痰化瘀。

同时,应指导患者调节情志及掌握受孕佳期。

不孕症的辨证论治I.肾虚肾阳虚型【证见】婚久不孕或流产后不孕,月经后期量少,或稀发、闭经。

性欲淡漠,带下量多清稀。

面色晦暗,腰酸膝软;大便不实,小便清长,夜尿多,小腹冷或四肢不温。

妇科检查可有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功能测定常有排卵功能障碍等,也可有甲状腺功能较低者。

【治法】温肾养血益气,调补冲任。

【方药】1.主方右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肉桂5克(焗服),熟附子9克,熟地黄2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20克,鹿角霜15克,当归15克,杜仲15克,淫羊藿10克,巴戟天20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滋肾育胎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

(2)鹿龟补肾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小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

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1)促排卵汤(罗元恺《新中医》1987.4)处方:菟丝子2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淫羊藿10克,当归12克,党参20克,熟地黄20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6克。

水煎服,每日1剂,于每次月经净后约服12剂,以促排卵。

(2)温阳种子汤(康广盛《湖北中医杂志》1986.3)处方:附子10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桂枝15克,巴戟天15克,
枸杞子15克,熟地黄20克,淫羊藿25克。

每日1次。

分2次服,水煎。

临床可辨证加减,经期停服。

适应于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证属先天不足,肾阳亏虚者。

肾阴虚型
【证见】婚久不孕或流产后不孕;月经先期量少或后期量少,色黯,也有经闭不行者;或性欲下降,阴道较干涩。

形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眼眶黑,有面斑。

舌黯红,少苔,脉细涩,两尺弱。

西医检查常为黄体功能不健或无排卵,也有子宫发育不良者。

【治法】滋肾养血,调经助孕。

【方药】主方左归饮(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白芍15克,女贞子20克,黄精20克,紫河车15克,肉苁蓉20克,何首乌20克。

水煎服。

临床上肾虚多有兼证。

如肾虚兼气血不足者,可用毓麟珠(《景岳全书》)加减;如为免疫性不孕,多在补肾或滋肾中,兼活血化瘀治之。

Ⅱ.肝郁
【证见】婚久不孕或流产后不孕。

抑郁寡欢,忧心忡忡,喜叹息,甚或悲伤易哭,胸胁苦闷。

或月经先后不定,或经前乳胀,烦躁易怒,或有溢乳。

舌黯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检查可有输卵管欠通畅或不通,催乳素升高,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

【治法】舒肝解郁,滋肾调经。

【方药】1.主方定经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处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lO克,茯苓20克,菟丝子20克,山
药30克,合欢皮15克,熟地黄20克,郁金15克,香附子12克,山茱萸15克。

水煎服。

根据经前、经后以及各项检查结果,随证加减。

2.中成药逍遥丸,每次6克,每日3次。

Ⅲ.痰湿
【证见】婚久不孕或流产后不孕,或月经后期、稀发或闭经;带下量多。

形体肥胖,面色无华或虚浮,胸闷痰多。

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西医检查可无排卵,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低等。

【治法】健脾化痰,补肾助孕。

【方药】主方加味补中益气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淫羊藿、杜仲处方:党参20克,北黄芪20克,白术15克,陈皮6克,柴胡6克,当归15克,茯苓30克,法半夏lO克,制胆南星6克,礞石10克,淫羊藿10克,杜仲15克。

水煎服。

如有月经不调或经闭,可合四物汤调经。

如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必要时可配合服用克罗米芬,以促排卵;或手术治疗加中药治疗,可提高疗效。

Ⅳ.血瘀
【证见】婚久不孕。

或流产后不孕;月经常后期、痛经,经色黯。

经期延长或痛经较剧,或下腹胀痛。

西医检查常有附件炎、盆腔炎、输卵管不通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盆腔器质性改变。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助孕。

【方药】主方当归芍药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白芍各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桃仁15克,丹参20克,香附子12克。

水煎服。

如有附件炎、慢盆炎,加败酱草、毛冬青、川楝子,以化瘀清热祛湿。

如输卵管不通畅,加炮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穿破石之类,以化瘀通络。

如属子宫内膜异位症,加水蛭、三棱、莪术、土鳖虫、九香虫、鸡内金之类,以化瘀散结。

如兼有子宫肌瘤,可加荔枝核、海藻、山楂、三棱、莪术、鸡内金等,以化瘀消症。

临床上常要根据体质的寒热及血瘀之兼证分别选用王清任的血府(瘀热)、少腹(寒瘀)、膈下(血瘀兼气滞)逐瘀汤,并结合病位,施以外治法。

如中药保留灌肠、外敷、理疗、治疗性通水等综合治疗,以改善盆腔及生殖器官的微循环,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孕症的其他疗法1.不孕症的针灸疗法
(1)体针:取关元、中极、子宫、血海为主穴,并随证加穴。

肾虚者,配肾俞、气穴、然谷;肝郁者,配内关、肝俞、太冲;痰湿者,配丰隆、阴陵泉、三阴交等;血瘀者,配三阴交、气海、合谷。

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针:取子宫、脑点、皮质下,内分泌、肝、肾,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也可在耳穴埋针或丸压法治疗。

2.不孕症的饮食疗法
红花孕育蛋(《偏方治大病》):取鸡蛋1只,叩打一个小孔,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吃蛋。

月经来临的下一日
开始服食,每日吃1只,连吃9个。

然后等下次月经来临的下一日再开始服食,持续服用3—4个月经周经。

鹿茸鸡汤:鹿茸3。

5克,鸡肉250克,加水炖烂,调味饮汤吃肉。

月经干净后每周服2次,连服3~4次。

适用于肾阳虚证不孕者。

3.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
因为不孕症往往是许多妇科病造成的一种后遗症,故有相当部分的不孕症是可以预防的。

及时调治足以影响妊娠的各种妇科病,如月经病、带下病等,尤其是妇科炎症以及月经病中的痛经、闭经、崩漏和月经不调。

尽量减少未婚先孕。

未婚先孕者,反复人流药流,往往容易造成继发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

调节情志:不孕症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影响着内分泌的调节,必须正确处理。

尤其夫妻间感情的调节以及科学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