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三)骑 士 文 学
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 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为最,是以宫廷诗歌为基 础,在形式上借助民歌形式演化而成的。有短歌、感兴诗、 牧歌、小夜曲、破晓歌等。尤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大 量骑士抒情诗的出现,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 品的发端。 •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兴盛于法国北方。 有三个传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一)教会文学 (二)英雄史诗 (三)骑士文学 (四)城市文学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一)教会文学 它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其 创作意旨是以“圣经”为出发点和逻辑归宿,宣 扬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 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圣者言 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 艺术:梦幻故事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圣经》文化与希腊文化
既对立又互补 ①如,阿喀琉斯和摩 西 《圣经》第二章《出 埃及记》记载摩西带 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 到达“流着奶和蜜” 的迦南的故事。 摩西
基督教义
• 荣耀归于上帝,人是微不足道的; • 《圣经》:“……他(弥赛亚)无佳形美容,我 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 人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长经忧患……耶 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 • 吴宓:基督教的要指是谦卑。
基督教义
②人的情欲 节制自己的情欲,甚至是全面地禁欲; 个人情欲的泛滥会导致一个民族的衰亡。 《圣经· 旧约· 士师记》中 “参孙的故事” ↓ 基督教排斥异教 民族意识和个人情欲的二元对立 《新约》:“你看了那女人一眼,你就与她犯了奸 淫”
基督教义
③“原罪”观
罪恶感从何而来?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是“原罪”说的源 头; 《圣经· 启示录》:人不仅是有罪的,还要接受末 日审判。 如何看待“原罪说”及罪感 ?
流放中的作品
背景:但丁在被流放后写下了 一系列著作,表达出了他对意 大利现实问题的思考。 作品:其中《飨宴》(1304— 1307)、《论俗语》(1304— 1305)和《帝制论》(1310— 1313)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 知识和文化观点。 最能够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长 诗《神曲》。
《神曲》
但丁生平
出身:但丁(1265-1321) 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城市 小贵族家庭,后家道中落。 学业:早年曾拜著名学者 布鲁内托·拉蒂尼为师, 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 学以及希腊罗马的古典文 学。同时,对绘画、音乐、 哲学等等也很感兴趣,造 诣颇深。
诗集《新生》
• 题材:但丁的创作开端是与一个叫贝阿特丽采的女子分不 开的。但丁把在1283年以来所写的31首献给她的抒情诗用 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出版。 • 思想: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 义的情绪。 • 艺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新 自然的风格。 • 地位:被认为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 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但其中也带有中世纪文学的 神秘色彩。
•
︽ 神 曲 ︾ 中 的 地 狱 构 造
《炼狱篇》
• 炼狱主要是关一些虽有过失,但较轻,不 够入狱条件者,可以通过痛苦的修炼,洗 去自己的罪恶,从而获得升上天堂的资格。 • 但丁:通过受苦,修炼,人可以达到至善 至美的境界。
炼狱构造示意图
地上乐园耶路撒冷
贪色者 贪食者 贪财者 怠惰者 愤怒者 嫉妒者 傲慢者
《神曲》概貌
《地狱篇· 序曲》: 1300年的春天,三十五岁的但丁发现:“在我生命旅 途中,我发现自己正处于黑暗的森林之中。在这样的黑暗 之中,他踽踽独行,黎明时分,前方的路口处出现了三只 野兽,即豹、狮和狼,而三头猛兽正是由“嫉妒”这个妖 魔放出来的。 贝阿特丽采哭着向圣母祈求; 圣母玛利亚慈心大发,派了一个指点迷津的人去拯救 但丁。 最后,贝阿特丽采带领但丁进入天堂。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 题材: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 材。 • 内容:亚瑟王被描写成封建社 会中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在 卡美罗特城堡中的大厅里,设 有一张巨大的圆桌,周围设100 个座位,凡是建有赫赫功勋的 骑士均可占一席位,从而引出 了许多骑士冒险行侠的故事。
西方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剑侠小说比较
题名解 《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但丁原名 为《喜剧》:中世纪时,凡由纷乱和苦恼开始而 结局于喜悦的故事,都可称为喜剧。 后人为了表示对《神曲》的赞赏和对作者的 崇敬,加上了“神圣的”这个形容词。
《神曲》的创作
• 创作背景:是但丁流放20 年全部心血的结晶。 • 共14233行,用意大利俗 语写成,分为《地狱篇》、 《炼狱篇》和《天国篇》。 • 《地狱篇》33曲,《炼狱 片》33曲,《天国篇》33 曲。再加上序曲,共100 篇。
经典多元性
《神曲》有四重意义: 字面的意义; 寓言的意义; 哲理的意义; 神秘的意义。 ——但丁
• 作业: 阅读《神曲》 田德望译 预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主人公列那狐是中世纪富 裕商人和上层市民的写照; 作品第一次把狡黠作为审 美的对象加以描写,反映 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生活 与价值观念。 十万多行,富于生活气息, 情节生动,动物富有个性。
第二节 意大利诗人但丁
是欧洲中世纪最伟大 的意大利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 初一位诗人”。
(四)城市市民文学
取材: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 乐观精神; 主要内容:揭露、抨击封建主 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 集中赞美了市民的勇敢、机智、 聪敏和乐观,即人在中世纪的 新形象和新风貌; 主要包括韵文故事、讽刺叙事 诗、市民抒情诗和城市戏剧等; 主要的创作手法是讽刺。
返回
德国《列那狐传奇》
但丁政治生涯
• 家庭:但丁家庭很早就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归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 青年:青年时期的但丁是归尔夫党的积极政治活 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加入白党,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 流放而告终。 • 客死异乡:但丁在流放中一直没有向教皇支持的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于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 “忠君”:西方的骑士更多地重视个人荣誉; 中国侠客的忠君观念强烈,如“御猫”。 • “对待女人的态度”:中国侠客是为清官服务多是 不结婚的,没有妻室,决不能贪恋女色;西方骑士 有点像中国剑侠小说里的“采花淫贼”。 但也有一些骑士传奇有震撼力的真实情感: 《特利斯坦和绮瑟》。
骑士传奇的艺术成就
(1)强调了人的情感因素; (2)对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炼狱
天 国 不 可 言 说 ”
——“
1
2
34 5 6
7
8 9
《神曲》与《红楼梦》
两部著作都产生在历史转折的门槛上,都带 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构。 宏观建构 微观建构 神秘主义里有写实的因素 写实里有神秘主义的因素 对待情欲:“华”——“化” “压”
《神曲》两重性
1、宗教之爱与人间智慧相结合。 2、天国审判与人间审判相结合。 3、禁欲意识与升华意识相结合。 4、赎罪意识与追求完美人性相结合。 5、神秘主义与写实主义结合。
第一节 概述
• “黑暗论” • “优雅论”
第一节 概述
三、基督教文化 • 《圣经· 约翰福音》第三 章第16节:“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 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人 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人所要经历的苦难
痛苦 诱惑 死亡
→回归上帝
《圣经》
讲述基督教义的经典文本; 《圣经》是西亚的产物, 是以色列犹太人(古希伯 来人)的创造; “巴比伦之囚”48年 是一部苦难民族的心灵记 录,是一个尚未得到科学 思想武装的远古蒙昧民族 的心灵的展示。
1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概述 但丁
第一节 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定义
历史分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 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中世纪文学:即中古文学,只包括公元5-14世纪 (但丁《神曲》)的文学现象。
第一节 概述
二、中世纪西欧历史文化状况
• 封建主与教会联合统治; • 封建专制经历了发展—形成—衰落的过程; • 散乱小公国在战争中合并,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 国家,如,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 • 资产阶级孕育、形成、开始发展的时期; • 形成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主要的居民是手工业 者和商人; • 基督教文化占统治地位。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二)英雄史诗
早期(氏族时期):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
《贝奥武甫》
晚期(封建时期):忠君、爱国的英雄主义
法国的《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贝奥武甫》
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 的一部史诗,共3182行。 四十三节又分为两部分, 一(1-31)叙述青年贝奥 武甫降服水怪葛伦得和它 母亲的故事;二(31-43) 叙述年迈的贝奥武甫斩恶 龙的故事。 内容:它反映的是北欧人 民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 生活。
《地狱篇》——恶势力的审判厅
• • • • • • • • 灰色的人 怯懦者 没有生活过的人 第一层 候判所 第二层 好色之徒 弗兰采斯加和保罗 第三层 饕餮者 三头恶狗吞吃 第四层 吝啬者和浪费者 第五层 动辄发怒的人 狄斯城外 第六层 邪教徒和伊壁鸠鲁主义者 烈火烧烤 第七层 暴虐者 悬崖 第八层 社会污浊势力 扔进沸腾的油锅里 巨人井 第九层 残害亲人、变节者
《罗兰之歌》
形成:形成于11世纪末, 现存最古手抄本产生于12 世纪,1837年始被发现。 长度:全诗共4002行。 内容:记叙法兰西国王查 理出兵西班牙,征讨异教 徒阿拉伯人。 人物:罗兰是诗中爱国忠 君、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