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郑桂华_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ppt
郑桂华_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ppt
•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 ,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充分考虑 到读者的需求,做到读者愿意接受、能够 接受。
• “从读者出发”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 一种技巧。
• 训练重点:对写作过程的基本操作规范和 技巧,逐项进行训练。
3.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重 点
•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首要是将学 生的注意力引向自我内心的关注与反省 。 • 目前这方面的教学大多指向“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 对自我的观察与自省,其关键是一种态 度,它取决于内心生活的丰富程度。
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郑桂华
• 目前的问题 • 措施之一:明确教什么,即梳理 与开发写作知识,将其分解为一系 列的具体目标; • 措施之二:知道怎么教,即开展 写作过程指导活动。
一、目前的问题
•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解决的对策: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二、认识写作活动与写作教学
分解训练
• 活动目的:落实每一个分解目标-某项 技能; • 活动内容:典范语例、典型活动等; • 活动形式:演绎法、归纳发现等。
综合训练
• 活动目的:在成篇的训练中落实该单元 的训练目标,写作是综合性的活动。 • 活动内容:可选择的写作活动等;
• 活动形式:讨论、拟提纲、写作等。
反思交流
• 活动目的:反思、巩固该单元的训练目 标; • 活动内容:自我反思、同伴交流,自我 修改、同伴修改等; • 活动形式:评点、修改、发布等。
4.区分各自的评价重点
• 为交流的写作,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 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 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 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 表达技巧,其次才是所持的观点立场等。 • 为抒发的写作,关键是对自我思想情感的体 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文章的思想内 容上。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思想情感等。
1. 案例分析
•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
2. 四阶段活动流程 • 准备活动 • 分解训练 • 综合训练 • 反思交流
准备活动
• 活动目的:激发兴趣、唤醒积累(情感 体验的积累、阅读积累) • 活动内容:课内外阅读过的文章、自己 的习作、趣味故事、漫画等 • 活动形式:回忆、思维游戏等想想、说 说、写写。
过程二
针对学生某项写作技能的教 学指导过程
三、明确教什么 • 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关于表达方式的知识技能等序列
关于写作过程知识技能等序列
•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1.关于表达方式的知识技能
• 叙述 • 描写 • 抒情
• 议论
• 说明
叙述
• 用好记叙的要素
• 掌握叙述的顺序
• 选择叙述角度
•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与写作 教学 • 知道不同写作活动的训练要点
• 确定不同写作活动的评价
1.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活动
• “为交流的写作”。目的是影响外界, 比如书信、论文、新闻报道等。 • “为抒发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满足自 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如日记、随笔、博 客等。
2.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重 点
• 词语的运用 • 巧用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式 • 巧用比喻与排比
• 做诗味文章
3.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 具体清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
• 具体清晰的目标怎么获得?
——目标过程化
• 不只是一项项要求, 而是可以检测的结果;
• 不只是终点,
而是通向终点的一段段的行程。
四、设计怎么教: 开展写作过程指导活
动
• • 合乎逻辑的学习活动 与目标匹配的学习材料
5.反思:落实有序有效的训练
• 为交流的写作训练:表达的技巧与 对表达的反思、修改是训练的两个 重点; • 为抒发的写作训练:观察、体验、 反思生活是训练重点,为了促进对 生活的体验与反思,还需要进行针 对性的阅读训练。
6.有序有效的训练 ——落实过程训练
“过程训练”的两个维度
维度
过程一
内容
学生一次完整的习作训练过 程
• 运用叙述线索
• 学会控制叙述的节奏
• 生动的叙述 • 陌生化叙述 • 想象与虚构故事
描写
• 学会观察
• 换个角度观察
• 把景物写活
• 给人物画像
• 让动作传神 • 让人物说话 • 丰富人物的心理活动
2. 关于写作过程知识技能
• 审题 • 立意 • 构思 • 选材 • 结构
• 语言
• 修改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