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3)根据形势变化,轮番突出。例:经济衰退时期,以经济增长和充分 就业为主要目标;经济高涨时期,以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作为主要 目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也称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操作方法:rd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调节货币供应量。
假定:rd为20%,某商业银行持有10%超额准备。现rd提高到25%, 商业银行仍持有10%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必须卖掉部分债券或收回贷款 来弥补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购买债券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 随之减少在银行的存款,银行负债开始减少,直至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 需求止。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A 资产
(1)利率(2)货币供应量(3)汇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种类
1、近期中间目标 (1)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构成。货币供 应量Ms=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m B的变化可通过乘数作用,引起Ms成倍变化。 ① 可测:基础货币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 ② 可控:现金:央行可直接控制;存款准备金:央行可通过再贴现 、再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控制。 (2)超额准备金: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 超额准备金增加,意味着市场银根放松(rd降低); 超额准备金减少,意味着市场银根抽紧(rd提高)。
无忧PPT整理发布 ③ 调整的灵活性和伸缩性有限,不能频繁调整。
④ 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且要求商业信用与贴现市场发达。
我国的再贴现政策 票据市场发育不健全; 贴现率及再贴现利率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再贴现业务 的开展;
再贴现的条件比较苛刻,手续较繁琐 。
无忧PPT整理发布
2、存款准备金政策
我国历次准备金率的调整
历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调整时间
系列1 无忧PPT整理发布
3、公开市场政策
操作方法: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和 利率水平,调节社会货币供给量。 买进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 →短期利率↓
卖出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 →短期利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种类
2、货币政策的远期中间目标。
(1)利率:是内生变量,其变动既影响经济活动又受经济活动中其他变 量的影响。 ① 可测。 ② 可控。央行可控制基准利率影响金融市场利率 ③ 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2)货币供应量: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能直接影响总需求 水平,便于控制和操作。 ① 可测。在央行、商行的资产负债表内。 ② 可控。 ③ 相关。货币供应量扩张时,投资增加,产出增加,经济增长加快 (3)汇率。主要在实行经济、金融高度开放的小国采用,钉住某一个经 济实力强大国家的货币。例:在欧元区形成以前,荷兰中央银行将荷兰 无忧PPT整理发布 盾钉住德国马克。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央行控制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费品 的销售融资:规定最低首付数额、最长期限及消费信贷范围。 2、不动产信用控制。央行限制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 抵押贷款,以抑制或刺激房地产生产和消费。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央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 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如规 定保证金限额,控制信贷资金需求,调节信贷供给结构。
法定存款准备金220 超额准备80 贷款、证券580 合计880 合计880
① 影响力强,力度大、速度快,效果 明显。 负债 ② 影响社会公众预期。 缺点:
存款880
① 对经济震动过大且缺乏弹性。
② 受制于超额准备金,易使中小银行 陷入流动性困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②集约型增长:以科技进步为前提,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
4. 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of 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 无忧PPT整理发布 顺差或逆差。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1、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与失业率反向变动。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理论有分歧 观点1:只有物价稳定才有利于经济增长; 观点2: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刺激经济增长;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只有世界各国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保持合理的汇率水平,物价 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才能同时实现。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贸易收支失衡 经济增长→投资需求增加→外资流入增加→资本项目顺差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就业增加→货币工资增加→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为减少逆差,采用紧缩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就业机会减少。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货币政策的四要素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效果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货币政策内容与结构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亦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 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在1984年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多次对 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此外,我国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无忧PPT整理发布
存款准备金率
20% 15% 10% 5% 0%
85年 1988年9月 1999年11月 2004年4月 2006年8月 2007年1月 2007年4月 2007年6月5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2008年1月 2008年4月 2008年6月 2008年9月
4、优惠利率。央行对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 门,如农业、出口工业等,制定较低的贴现率或放款利率,以 鼓励其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5、预缴进口保证金。央行要求进口商预缴进口商品总值一 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多为国际收支赤字国采用。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金
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⑴Q项规则。美联储系统管制存款利率的规则,因其在各项 规则中顺序为Q,所以称为Q项规则。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 上某些金融产品的利率进行管制。 ⑵信用配额。中央银行规定各金融机构或某一类金融机构的 最高贷款额度,以此控制信用规模。 ⑶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即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 比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的比率来限 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 ⑷直接限制。中央银行对业务活动不当的银行的信贷业务、 无忧PPT整理发布 放款范围等加以直接限制。如规定经营范围、拒绝再贴现、再 贷款等。
3、公开市场政策
优点:
①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连续、经常操作,弹性大。
② 可灵活安排,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 策的震动效果。 ③ 有较强的可逆转性。 ④ 可迅速进行。
缺点:
① 需较发达的证券市场,中央银行要有强大的金融势力。
② 须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
第9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内容构成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的调节机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内容构成
一、货币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 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需求管理政策,以间接调 控为主,具有灵活和可微调的特性。
如: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从某商业银行买进100万元的政府债券。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政府债券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准备金存款100
负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100负债政府债券100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倘若它愿持有此项超额准备金, 无忧PPT整理发布 则货币供给量不受影响。如商业银行用增加的超额准备金去发放 贷款获取收益,会扩张信用,压低利率吸引借款人。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斜率为负的菲利浦斯曲线
由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浦斯提出
通货膨胀率 PC
0
u0
菲利浦斯曲线
失业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2、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 (1)突出重点,即在一个时期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优先目标, 而牺牲某一个或某几个目标。 (2)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求得货币政策两个目标之间 或多个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整体优化。
充分就业:凡是需要就业者均可有一个适当的工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 能否充分就业,是衡量该国的各种资源是否达到充分利用、经济是否正 常发展的标志。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的百分比。 3%,4%~5%,5%左右。 3.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及与其相结合的供给能 力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 ①粗放型增长:一时经济数量较快增长,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法定存款准备金200 超额准备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B 资产
法定存款准备金200 超额准备100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贷款、证券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