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2、物价稳定:
3、充分就业:
4、经济增长:
5、国际收支平衡:
6、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7、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
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货币政策效应:
10、货币政策时滞:
二、单项选择题。

1、因具备调控力度大、效果好、灵活性大等优点,而成为各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最常用的手段是(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都把( )作为其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A、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均衡
3、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消除了(),社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
B、自愿失业
C、非自愿失业
D、结构性失业
4、中介目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是指中介目标具备()。

A、相容性
B、可控性
C、相关性
D、准确性
5、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6、凯恩斯学派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法定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7、货币学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8、目前,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 )。

A、信贷规模
B、现金发行量
C、货币供应量
D、信用总量
9、下列不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主要冲突的是()。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10、中国从()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A、1984
B、1985
C、1983
D、1986
11、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而发挥作用。

A、资金成本
B、超额准备金
C、贷款利率
D、存款利率
1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而发挥作用。

A、资金成本
B、准备金
C、贷款利率
D、存款利率
13、在调节货币和信用时,迫使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的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利率管制
14、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在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5、消费信用控制是对()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A、不动产
B、耐用消费品
C、债券与股票
D、金融衍生资产
16、利率传递效应中能够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是()。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给量
C、再贴现利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7、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导致公众调整持有的资产组合,进而引起收入变化的过程就是()。

A、货币供应量效应
B、货币乘数效应
C、利率传递效应
D、资产替代效应
18、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的影响。

A、货币当局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力
B、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
C、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
D、货币当局对政策的调整力度
19、降低税率属于()。

A、宽松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宽松的财政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
20、下列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是()。

A、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利率
C、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D、扩大消费者信用
三、判断题。

1、物价稳定就是反通货膨胀。

( )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一致的。

( )
3、充分就业就是指所有劳动力 100%都有工作可做。

( )
4、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 )
5、中央银行的各种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

( )
6、当中央银行判断经济过热、需要紧缩银根时,可以选择再贴现政策工具,降低再贴现率。

( )
7、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动,它就不能构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

( )
8、流动性比率是中央银行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规定的流动性资产对现金和存款的比率。

()
9、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10、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11、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
12、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13、衡量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最主要的还是衡量效应发挥的快慢,而不是效应发挥的大小。

()
14、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15、一般而言,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经济扩张的目标。

()
四、简答题。

1、通常衡量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有哪些?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冲突?
3、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4、中央银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5、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哪些配合模式?
五、论述题
1、综合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内涵:
(2)作用机制:
(3)评价:
(二)再贴现机制
(1)内涵:
(2)作用机制:
(3)评价: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内涵:
(2)作用机制:
(3)评价:
2、请分析货币传导过程的三个阶段。

3、请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答:两者共性:
两者区别:(1)政策的实施者不同。

(2)作用过程不同。

(3)政策工具不同。

BACCB BACDA BBBAB CDCC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