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近50年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
高的趋势;
~全球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居肿瘤的第
一位:女性肺癌发病率居第四位,死亡率居 第二位;
~男女比例:3~5:1;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最近有报道呈
年轻化趋势。
病因 (Etiology)
• 吸烟: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 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有关,多为肺鳞癌及小细胞 癌 • 职业致癌因子:石棉;铬、镍、铜、锡,砷;放射物,电离 辐射。 • 空气污染 • 电离辐射: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不同射线产生的 效应不同 • 饮食与营养: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及衍生物胡萝卜素 和微量元素(锌、硒)等易发生肺癌。 • 其它: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与肺癌危险度有显著关系。 有结核病史肺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是腺癌。结节病及间质 性肺纤维化患者中,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也较高。近年分子 生物学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抑癌 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
• 胸内淋巴结结核CT表现 • 1.肺门或/和纵隔右气管旁、隆突下,主动脉 弓旁淋巴结增大,可相互融合成较大肿块。其 内可有钙化或坏死性低密度区。 • 2.肺门淋巴结增大可致压迫性肺不张 • 3.增强检查,增大淋巴结呈均一或环状强化。
• • • • •
3、成人原发性肺结核(少见) X线表现 以右侧气管旁淋巴结增大为主要表现 伴有或不伴有肺门淋巴结增大 支气管播散或血行播散病灶少见
• 病理发展: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发病急 剧,高热、寒战、体 温呈弛张型,胸痛, 咯脓臭痰,有时咯血。 WBC明显升高。 --慢性期:间歇性 发热及持续性咳嗽, 咳痰,可出现杵状指 (趾)。
急性肺炎期
脓肿形成期
肺脓肿与脓胸
肺部炎症—肺脓肿
• 血源性肺脓肿影像表现: --两肺周边部多发 --部分病灶小空洞形成
原发综合征
• 2、胸内淋巴结结核 • 胸内淋巴结结核为原发型肺结核中常见类 型。原发病灶及淋巴管炎不复存在 • 胸内淋巴结结核X线表现 • 1.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边缘较 清楚。甚可压迫支气管使其变窄。 • 2.肺门增大,边缘模糊不清。 • 3.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斑点样钙化。
胸内淋巴结结核:右肺门增大,边缘 清楚,呈结节状,右肺门见散在钙化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丁 军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 • • • 一、X线检查 (一)摄片(chest fluoroscopy) 1、正位2、侧位3、前弓位4、斜位 (二) CR、DR (三)胸透(chest radiography)1.(四) 体层摄影 • (五) 支气管造影检查
• 膈下或肝脓肿扩展引起的肺脓肿: 患侧膈 肌升高,多伴有胸膜肥厚及粘连。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 • • • •
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特异性炎症病变有厌食、乏力、低热(或高热)、 咯血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不少见。结核好发部位: 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病理改变渗出(结核炎性 渗出)、增殖(结核肉芽肿及结核结节)及干酪性 坏死(为特异性坏死性病灶) 。 分型五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继发性肺结核 四、结核性胸膜炎 五、肺外结核。
• • • •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一、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 几乎均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成人有所增加。 原发性肺结核诊断标准:PPD阳性、既往无 结核病史、淋巴结肿大、胸水、以往X线表 现正常。 • 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 巴结炎或/和纵隔淋巴结炎组成.
• 大叶性肺炎CT表现: • 1.典型表现为均匀致密影,以叶为界, 其内含支气管气征. • 2.病变可呈段分布,呈三角形致密影, 基底在胸膜面. • 3.大叶性肺炎常并有一定程度肺体积 减少.
右肺上叶肺炎
右肺上叶肺炎
X线:右肺上叶中外侧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略呈指向肺门的扇形,阴影的 密度较均匀,下缘水平叶间裂略有上移,上缘模糊。 CT:肺窗示右肺上叶后段可见大片状高密度影,后缘清楚,余边界欠清,其内 可见充气支气管影。纵隔窗示右肺上叶病灶呈不规则片状软组织密度。
二、CT检查
• • • • • (三)增强扫描、 1、动态增强扫描 2、肺血管的CTA 3、 CT灌注成像 (四)CT引导肺穿刺活组织检查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 临床概述 • 病原菌:肺炎链球菌 • 青壮年、突发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
病理
• 1、充血期: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渗出; • 2、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 +红细胞渗出物; • 3、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大量白细胞; • 4、消散期:肺泡腔内渗出物被吸收,肺泡 腔重新充气。
• 三、继发性肺结核 • (一).浸润型肺结核 • 浸润型肺结核即再染肺结核,系成人结核中最常见 的类型。临床症状差别较大,轻者无特殊不适,重者咯 血、高热。 • 浸润型肺结核X线表现 • 1.好发于单侧或双侧的肺尖、锁骨下区及下叶背段。 • 2.病灶性质多样性,可为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大小不等的结节、空洞及钙化等。若两种 以上基本病变同时存在者,基本上确定诊断。 • 3.累及肺段或肺叶的大片实变。 • 4.结节或肿块影,以结节多见。
•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结核菌进入血循环 的数量、次数、间隔时间及机体反应的不同 而异。 • (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亦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系结核菌短时间大 量进入血液循环所致。临床上常出现高热及 脑膜刺激征。 •
• • • • •
• • •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表现 1.两肺散在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影,直径约2mm 2.结节病灶大小一致,边缘多清楚,无融合。 3.可伴有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4.积极抗痨治疗后病灶可完全吸收。少有遗留粟 粒结节钙化者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表现 1.两肺均匀密布多发粟粒状病变。 2.病灶大小多为1~3mm,边界较清楚,其密度 较低,因而肺窗易于显示,而纵隔窗难以发现。 3.可并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
二、CT检查
• (一)、扫描技术与参数 • 1、扫描范围 肺尖至膈角,不宜采用区域扫描。 • 2、窗宽:肺窗采用1000—2000Hu,纵隔窗采用300—500Hu • 窗位:肺窗采用:-500— -800Hu ,纵隔窗位:30—50Hu 增强扫描提高窗位 • 3、常规扫描采用5-10mm层厚,容积数据采集。(volume) • (二)平扫 • 1、常规扫描 • 2、特殊检查方法 • ⑴高分辨率CT(HRCT) • ⑵肺内病变的螺旋CT三维重组及多层平面重组 • ⑶气管支气管的螺旋CT三维重组、多层平面重组及CT仿真内镜 • ⑷CT肺功能成像 • ⑸低剂量CT
影像学表现
• 肺纹理增多、纹理边缘模糊 以两肺下野 明显。 • 网状或小点状影 • 网状影是间质性炎症的重叠影像,此征象 可与肺纹理增多模糊并存,病变多分布于 两肺下野及肺门周围。在病理上为肺泡壁 及小叶间隔的渗出性炎症。 • 肺气肿 两肺弥漫性肺气肿
网格状改变
纵隔窗病灶减小
双肺弥漫分布片 状模糊高密度影
• 典型表现有三个X线特征。 • 1、原发浸润:可在肺内任何部位,多在上肺下部,下肺上 部近胸膜处,发生急性渗出性病灶—原发灶(边缘模糊的 云絮状影、可大可小) • 2、淋巴结炎:沿着病灶周围的淋巴管向肺门浸润—引起淋 巴管炎(数条索条状致密影)2-3周后出现,一般不易见到。 • 3、肺门及纵隔等多组淋巴结肿大、 • 初发感染CT表现:原发灶表现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斑 片状小叶性病灶影,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浸润型肺结核
CT平扫肺窗(A)示右肺上叶可见多个斑片状高密度影, 纵隔窗(B)见高密度钙化影,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左肺上叶见斑片状及索条状高 密度影 并可见一空洞形成,其内可见 一液平面
结核球
空 洞
• (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少见,多由肺结 核未行规则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病史多较长 •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X线表现 • 1.病变常累及一侧或两侧肺上部,呈片状密度 增高影,但密度不均,其间有一个或透亮区, 即空洞。 • 2.受累肺体积缩小。患侧肋间隙变窄,纵隔向 患侧移位。 • 3.患侧肺门上提呈垂柳状。 • 4.病灶周围胸膜肥厚。 • 5.未受累肺呈代偿性肺气肿。
• 浸润型肺结核CT表现 • 1.斑点状钙化及纤维索条状影,多位于上叶,并或不 并邻近胸膜粘连、肥厚,局部可有泡性肺气肿。 • 2.散在斑片状或结节状影,边界清或不清,为干酪性 或增殖性病变,可支沿气管分布。 • 3.叶性或段性实变。易发生上叶或下叶背段,其中有 含气支气管征及大小不等空腔,代表干酪性肺炎,常 见于糖尿病患者。 • 4.结核性空洞、壁厚或薄、规则或不规则,洞壁常有 点状钙化、邻近肺野多有点、片状卫星灶或纤维化改 变 • 5.结核球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大小常为2~3cm, 边界较清,中心部位常有钙化,也可有小的含气腔。 邻近肺可有纤维化或局限性胸膜增厚。
痰培养为真菌感染
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脓肿 (lung abscess)
• 概念: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肺部局限性化 脓性炎症; • 特点:炎症、液化、坏死和排除坏死物后 形成或不形成空洞; • 致病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菌、 梭形杆菌等。
临床概述
•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 急性期: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 呈弛张型,胸痛,咯脓臭痰,有时咯血。 WBC明显升高。 慢性期:间歇性发热及持续性咳嗽,咳 痰,可出现杵状指(趾)。 • 病理:细支气管阻塞,小血管炎性栓塞, 肺组织坏死、液化,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
影像学表现
•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变化分期有关。
• X线征象较临床晚3-12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