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6期79㊀间不了解,往往会错过报名时间而与心仪的证书擦肩而过.2.4㊀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据调查,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并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对本专业的学习比较浅显,缺乏实践.对自身未来就业感到十分迷茫,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知之甚少.这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就会对学生考取证书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2.5㊀学生的考证成本较大大学生目前的考证方式主要有两种:自学和报班.报班的话,费用和时间成本会较高.且社会上的考证机构参差不齐,学生较难判断.自学的话,难度较大.时间成本会更高.学生考取证书所付出的精力会更多.这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可能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且社会上考取证书的参考资料品质不一.学生难以判断选择最适合的考证资料.3㊀考证问题相应的对策3.1㊀学生角度对策(1)理性考证,切忌盲目跟风,证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分析自己所在的专业,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合理的安排考证和学校课程的时间,千万不要忽略学校授予的专业知识.证书或许能为你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但真正让你立足于社会的是自身的能力,保持理智,不可本末倒置.(2)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选择能帮助到自己的证书,同时观察市场行情和国家形势,选择恰当的目标和时机去考取证书.(3)在考取证书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该证书的详细信息,如考证费用㊁难易程度等,考取好的㊁知名度高的证书往往代表着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㊁金钱和精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证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培训机构的适合,一定要选择权威的㊁正式的机构,切勿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3.2㊀学校角度对策(1)应帮助同学们建立起正确的三观㊁就业观,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就应设立相应的讲座和课堂,为同学们讲解关于以后踏入社会的相关知识,培养大家独立㊁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校内设立与考证相关的导师机构,为同学们考证排忧解难,给出建议,避免学生盲目跟风,为考证不顾学业.同时要适当的疏导同学,避免对学习和就业产生过多的压力.(3)学校需要做好一个合理引导的角色,应当不断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明确的职业规划,端正考证动机,摒弃不良的考证心态,妥善处理好在校学习与考证学习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只有扎实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才会使自己终生获益.3.3㊀社会角度对策(1)用人单位应该完善用人的标准和要求,不以证书的数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用人标准和要求应多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2)国家对于各种证书的认证要严格,对于各种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清理,不合法的要坚决取缔,考证不能成为不良居心的人利用应试考试赚取钱财的手段.同时加强考场管理,坚决反对作弊等现象的发生,为考证提供一个可信的平台,树立证书的权威性.(3)政府要做好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合作平台,保证人尽其用.优秀的大学生是社会紧缺的人力资源,为了避免这一人力资源的浪费,搭建企业与学校直接对接的桥梁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为企业寻找需求的人才的同时,给予大学生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参考文献[1]关化少.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特点㊁价值与理论期待[J ].北京教育,2015,(05).[2]舒程. 考证热 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2017,(02).[3]费芳.大学生 考证热 亟需正确引导[J ].湘声报,2015,(01).[4]李晓娜.大学生 考证热 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4).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研究魏东阳(宝鸡中学,陕西宝鸡721000)摘㊀要:蛋白质组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 i l k i n s 和W i l l i a m s 于1994年提出,细胞㊁组织或者机体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就称为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一个研究蛋白质组及大范围蛋白质的分离㊁分析㊁应用的学科.它不同于传统的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单个蛋白质或某一类蛋白,而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体系内全部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随着学科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并研究蛋白组学在生物医学㊁转基因技术㊁生物制药技术等领域的.关键词: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应用中图分类号:F 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16.034㊀㊀蛋白质组(P r o t e o m e )是由蛋白质(P r o t e i n)和基因组(ge n o m i c )两个词的组合而来,是指生命体(包括细胞㊁组织等)的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其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能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表达㊁翻译后的修饰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来了解蛋白质参与细胞㊁人体代谢及其他生命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6期80㊀㊀功能的过程.1㊀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在经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在2005年完成,同时还完成了十余种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工作.虽然完成了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使得人类对自身基因的了解又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基因是决定了生物具有某个性状的潜能,而生命体真正的性状是由环境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来体现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科学家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即基因功能研究,而蛋白质组学研究就是后基因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虽然,人类对于蛋白质的关注要早于D N A ,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对基因的研究兴趣要远远高于蛋白质,尤其是在大规模水平上去研究蛋白质.研究表明,人类一共有24000个基因,但是蛋白质的种类却多达50000种,这就说明由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的表达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并且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的完成是由大量蛋白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这就给人们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事实上,人类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有约一半是未知的,由此而知,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1.1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学主要是研究细胞㊁组织或者生命体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包括蛋白质的表达种类㊁表达量,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去了解蛋白质是如何参与生命体的生命活动.不可否认的是,能在大规模水平上去研究蛋白质的表达等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比如蛋白质的表达量会存在较大的差距㊁蛋白质的分子量㊁溶解性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一定会存在蛋白质鉴定数量较少的情况出现,这也就不是实验所要求的能在大规模水平上去研究蛋白质,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蛋白质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以下便是几种研究蛋白质的相关方法.1.1.1㊀液相等电聚焦及膜电泳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因此蛋白质可以根据所处溶液的p H 不同发生不同方向的电离从而产生电离平衡,等点聚焦电泳就是根据蛋白质的这一化学特性,设置不同的p H 梯度,在电泳的过程中使蛋白质聚集在不同的p H 下以达到分离的目的.R o t i f e rTM (B i o -R a d )液体等电聚焦系统可以对血清样品进行预先分级,O c t o p u sTM 液相等电聚焦系统可以将细胞内溶物分离为80个等电点组分.膜电泳是一种微量形式(低至100μl)的液相等电聚焦.1.1.2㊀吸附色谱在对大量蛋白质的分析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溶液体系非常复杂,一般还包括其他细胞或组织成分,为了获得较纯的蛋白质,就需要对蛋白质体系进行分离.层析技术(色谱)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进行层析后再结合双向电泳的方法就可以对大量蛋白质进行分析.常用色谱方法的有离子交换色谱,疏水相互作用色谱,亲和色谱,分子排阻色谱等,另外还可以将多级色谱技术技术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通过肝素活化凝胶富集的方法,可以将H a e m o ph i l u s i n f l u e n z a e 低分子量蛋白质分为几种不同的蛋白质成分,如脱氢酶相关蛋白,T-络合物蛋白等.1.1.3㊀双向电泳(2-D E )分离蛋白质双向电泳的第一向是根据等电点的不同进行等电聚焦电泳,第二向是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S D 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 D S -P A G E ),电泳后染色得到二维的蛋白质电泳图,在通过和数据库比对就可以达到对数千种蛋白质鉴定的效果.随着双向电泳技术上样量和检测灵敏度的提高,现在可分离的蛋白质点可达10000个,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使得人们在大规模水平上对蛋白质的研究达到了新高度,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双向电泳技术也存在巨大的技术劣势,比如含量较低的蛋白质在电泳图谱上无法被观察到㊁不溶性蛋白质无法进行电泳等.1.2㊀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就是在大规模水平上去研究生命体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因此对于成千上万种的蛋白分析,生物信息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匹配数据库从而对蛋白质进行鉴定,之后对鉴定的大量蛋白质进行注释,从而能对蛋白质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由于各种大型计算机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效率㊁精确度已经越来越高,建立的蛋白质数据库也已经超过500个.在蛋白质组的分析过程中,生物信息学不仅可以用在数据库的查阅和资料的整合上,在对生命规律的发现及预测也有极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分析软件主要是应用在蛋白质组鉴定和识别(如双向电泳图像分析㊁E d m a n 降解的序列组合㊁质谱数据的综合分析等),对有价值的未知蛋白进行分析和预测(包括序列分析㊁结构预测㊁结构域㊁电点等性质的检测等).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信息学这一新型学科得以进步为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更新㊁更快㊁更准确的技术手段.相比于基因组,蛋白质组是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更迫切需要生物信息学提供大量有序的数据.因此,发展生物信息学对蛋白质组学的数据进行搜选㊁处理和应用必将成为现代生物信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应用2.1㊀蛋白质组学在转基因研究上的应用前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几类技术手段,事实上这几类技术也能为研究转基因做出贡献.例如传统的转基因生物检测无法系统地了解蛋白质变化,但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再结合蛋白质质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缺陷,从而精确地确定外源基因对受体生物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利用无标记分子互作分析传感技术,再结合蛋白质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技术,就可以避免传统的转基因生物检测过程中无法完成的生物分子无标记快速检测和互作分析的缺陷,满足快速㊁高通量分析转基因生物目标蛋白或抗体结合蛋白的需求.借助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构建基于蛋白质的转基因生物新检测评价和研究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对转基因生物蛋白质变化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大量样本转基因生物目标蛋白质的精准㊁高通量和无标记检测,以及实现无需抗体和纯化蛋白直接对转基因生物所有目标基因表达蛋白质的快速精确检测.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6期81㊀2.2㊀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上最重要的是通过比较发病机体与正常机体的蛋白质变化,从而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进而可以设计治疗疾病的新药物.虽然,基因是控制机体的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也决定了机体的潜在表型,但是蛋白质才是生命活动的执行体.现在人体的许多疾病,包括遗传性的疾病和非遗传性的疾病,如癌症㊁心脑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去研究.在所有疾病中,最让人类头疼的非癌症莫属,对于癌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包括对癌变机体的全蛋白质研究以及对特异蛋白的分析.对全蛋白进行分析有利于对肿瘤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可以改进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而对特异蛋白的研究有利于发现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蛋白质组学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研究中发现肿瘤标志蛋白,从而实现诊断和治疗,如色素瘤㊁肺癌㊁肝癌㊁膀胱癌,肾癌等多种常见癌症的研究.2.3㊀蛋白质组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当然,蛋白质组学并不是只有在生物信息学㊁转基因的研究和检测㊁生物医学上可以被应用,蛋白质组学与它的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研究,在农作物品种鉴定,新药开发,微生物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甚至可以将用来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来研究其他难题.3㊀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未来展望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尚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蛋白质组学实验的分辨率及鉴定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2)对疏水性较强,分子量较小或较大,酸碱性较强的蛋白进行研究困难较大.(3)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后,对于胶上蛋白质的回收还需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因此简化实验仪器的操作,使得整个实验能进行自动化㊁快速分析才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未来方向.蛋白质组的研究已开辟了一个广阔而重大的生命科学的崭新领域,其研究成果势必会大大丰富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并将使人类对生命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参考文献[1]B l a c k s t o c kW P ,W e i rMP .P r o t e o m i c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d p h ys i c a l m a p -p i n g of c e l l u l a r p r o t e i n s [J ].T i b t e c h ,1999,(17):121.[2]K e l l n e rR.P r o t e o m i c s .C o n c e p t s a n d p e r s pe c t i v e s [J ].F r e s e n i u s J A n a l C h e m ,2000,(366):517.[3]D a v i d s s o nP ,N i l s s o nCL .P e p t i d em a p p i n g o f pr o t e i n s i n c e r e b r o Gs p i n a l f l u i du t i l i z i n g ar a p i d p r e pa r a t i v e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e l e c Gt r o p h o r e t i c p r o c e -d u r ea n dm a t r i x -a s s i s t e d l a s e rd e s or pt i o n /i o n i z a r i o n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J ].B i o c h im i c a e tB i o p h ys i c aA c t a ,1999,(1473):391.[4]T a ka m o t oK e i j i ,K a m o M ,K u b o t aK.C a r b o x y -t e r m i n a l d e gr a Gd a t i o no f P e p t i d e s u s i n gp e r f l u o r o a c y l a n h y dr i d e sAC -t e r m i Gn a l s e q u e n c i n g me t h o d [J ].E u r JB i o c h e m ,1995,(228):362.[5]W a g n e rK ,R a c a i t y t eK ,U n g e rKK.P r o t e i nm a p p i n g b yt w o -d i Gm e n -s i o n a l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J ].J o u r n a l o f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a ,2000,(893):293.[6]W a l l DB ,K a c h ma nM T ,G o n g S .I s o e l e c t r i c f o c u s i n g n o n po r o u s R P H P L C :A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l i q u i d -p h a s e s e p a r a t i o nm e t h o d f o rm a p p i n g o f c e l l u l a r p r o t e i n sw i t h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u s i n g MAL D I -T O F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J ].A a n a l C h e m ,2000,(72):1099.[7]M a n a b eT.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t i c t e c h n i qu e s f o rc o m Gp r e h e n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m p l e x p r o t e i ns y s t e m s [J ].E l e c t r o ph o Gr e s i s ,2000,(21):1116.[8]N i e s s e n W M A.S t a t eo f t h e a r t i n l i q u i dc h r o m a t o g r a ph -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J ].J o u r n a l o f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1999,(856):179.[9]H e r b e r t BA d v a n c e s i n p r o t e i n s o l u b i l i s a t i o n f o r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Ga l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J ].E l e c t r o ph o r e s i s ,1999,(20):660.[10]R a p p s i l b e r J ,S i n i o s s o g l o uS ,H u r t EC .A g e n e r i c s t r a t e g yt o a n Ga l y z e t h es p a t i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 m u l t i -p r o t e i nc o m p l e x e sb yc r o s s -l i n k i n g a nd m a s ss pe c t r o m e t r y [J ].A n a l .C h e m ,2000,(72):267.[11]L a y h-S v h m i t t G ,P o d t e l e jn i k o v A ,M a n n M.P r o t e i n sc o m Gp l e x e d t o t h eP 1a d h e s i no fM y c o pl a s m a p n e u m o n i a e [J ].M i c r o Gb i o l o g y,2000,(146):741.[12]L o t t s p e i c h R K ,M e y e r H E ,W i l e y -VC H.M i c r o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Gt i o no f p r o -t e i n s (2n de d )[J ].B o o kr e v i e w s ,p h y t o c h e m i s t r y,1999,(52):1177.[13]G a t l i nCL ,E n g JK ,C r o s s ST.A u t o m a t e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a m i Gn o s e -q u e n c ev a r i a t i o n s i n p r o t e i n sb y H P L C /m i c r o s p r a y ta n Gd e m 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J ].A a n a l .C h e m ,2000,(72):757.[14]E x n e rT ,J e n s e nO N ,M a n n M.P o s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o fG α01g e n e r a t e sG α03`a na b u n d a n tG p r o t e i n i nb r a i n [J ].B i o Gc h e m i s t r y,1999,(96):1327.[15]S u nHJ ,P a nY E .U s i n g na t i v e g e l i n t w o -s i m e n s i o n a lP A G E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pr o t e i n i n t e r a t i o n s i n p r o t e i n e x t r a c t [J ].J B i o Gc h e mB i o -p h ysM e t h o d s ,1999,(39):143.[16]G o r g A ,B o g u t hG ,O b e r m a i e rC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e l e c t r o ph o Gr e s i s o f pr o t e i n s i n a n i m m o b i l i z e d p H 4-12g r a d i e n t [J ].E l e c t r o Gph o r e s i s ,1998,(19):1516.[17]M o l l o y M P .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e l e c t r o ph o r e s i so f m e m b r a n e p r o t e i n s u s-i n g i m m o b i l i z e d p H g r a d i e n t s [J ].A n a l yt i c a l B i o Gc h e m i s t r y ,2000,(280):1.[18]L o t t s p e i c h R K ,M e y e r H E ,W i l e y -VC H.M i c r o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Gt i o no f p r o -t e i n s (2n de d )[J ].B o o kr e v i e w s ,p h y t o c h e m i s t r y,1999,(52):1177.[19]黄啸.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42G6144.[20]贺光.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02,25(3):156G158.[21]马袁君,程震龙,孙野青.生物信息学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 ].生物信息学,2008,6(1):38G39.[22]F a n X ,W h i t eI M ,S h o p o v aS I ,e t a lS e n s i t i v eo pt i c a lB i o s e n s o r s f o r u n l a b e l e d t a r g e t s a r e v i e w [J ]A n a l C h i m A c t a 2008,620(1G2):8G26.[23]钱小红.蛋白质组与生物质谱技术[J ].质谱学报,1998,19(4):48G48.[24]潘映红.蛋白质组学在转基因生物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1):31G34.[25]B e r a n o v a-G i o r g i a n n iS ,D e s i d e r i o D M.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of t h eh u m a n p i t u i t a r ypr o t e o m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s e l e c t e d p r o t e i n s [J ].R a p i dC o m-m u n M a s s S p e c t r o m ,2000,(14):161.[26]Mi r z aU A.,L i uY H ,T a n g JT.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a d e n o v i r u s p r o t e i n s f r o ms o d i u md o d e c y l s u l f a t e p o l y a c r yl a m i d e g e l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b y m a t r i x -a s s i s t e d l a s e rd e s o r pt i o n /i o n i Gz a t i o n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J ].JA m S o c M a s s S pe c t r o m ,2000,(11):356.[27]P u c h a d e s M ,W e s t m a nA ,B l e n n o w K.A n a l ys i so f i n t a c t p r o t e i n s f r o m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b y m a t r i x -a s s i s t e d l a s e r d e s o r pt i o n /i o Gn i a a t i o nm a s s s p e c t r o m t r y a f t e r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l i qu i d -p h a s e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J ].R a p i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i n M a s sS pe c t r o m e Gt r y ,1999,(13):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