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改良 PPT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改良 PPT


关于负压引流装置
1、引流管为单 面多微小侧孔设计,
可避免肉芽组织长
入其中,确保引流 通畅;
2、管内侧壁的 纵向引流槽,有效 避免侧孔受压闭塞;
3、单向负压使 球囊内容物不能倒
流,避免了逆行感 染
负压吸引的优点
洪澜,贺国丽,海南省人民医院,腹壁切口缝合中皮下放置引流管在肥胖妇科肿瘤患者手术中的临 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 年11 月,1003-6946 陈床曦,腹部切口全层缝合加皮下负压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68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师杂志, 2015.01.1671-7368.
参考文献: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06期 103-104页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径路 马启明 (临夏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临夏,731100);
腹部切口穿经结构
腹部前壁由浅及深共6层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
常规腹部缝合方法
逐层缝合,共四层。
腹膜、肌层及筋膜不可吸收线连续缝 合,
皮下脂肪层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皮肤层(间断缝合)。
不一样的缝合方法
1、连续缝合腹膜、肌层及筋膜层 2、冲洗皮下脂肪层 3、放置负压引流管 4、皮内缝合
1、连续缝合腹膜肌层筋膜层
2、冲洗脂肪层,止血
用生理盐水冲洗坏死组织,用电刀充分止血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放置负压引流管
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
(辽宁省肿瘤医院2年内外科手术540 例患者) A组为对照组,常规缝合切口, B组为实验组,B1 组为非负压下脂肪层不缝合组, B2 组为负压下脂肪层不缝合组
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
林涛、宋纯等,负压下不缝合脂肪层的腹部切口缝合法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 药导报2014 年6 月第11 卷第18 期, 1673-7210
两种手术缝合方式的不同
俞燕燕,下腹部手术直切口皮下脂肪不缝合的皮内缝合法,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27(2)
是否缝合脂肪层
周芸,妇产科腹部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 1673-9701 王坚青,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1087例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627-2353(2009)02
放置带有侧孔的负压引流管,于切口远端1cm处穿出 皮外,接手雷式引流容器
4、皮内缝合
不关于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的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常见并发症
1、切口下脂肪液化 2、切口下脓肿 3、切口下血肿形成 4、腹壁切口疝 5、缝线反应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09卷03期 311-312页,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32例高频超声表现回顾分析, 柳良旺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宁,323500); 吴伟丽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 宁,323500); 邓朋飞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宁,323500);
不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小结
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加皮下负压 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并可减轻外科医师术中和术后工作量,而 且放置负压引流管创伤小、操作简便,因 此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个人体会
1、临床学习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 2、临床上的“创新”也很重要。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改良
手术切口的要求
选择好切口和径路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
1、能提供良好的暴露 2、进入和关闭缝合尽量方便、简单 3、组织损伤小 4、手术后疼痛较轻,愈合牢固,较美观 5、一旦需要,便于扩大、延长
常见腹部手术切口
纵形切口:腹正中/旁正中 横行切口 斜行切口: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即反“L”形切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