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应急平台

关于应急平台

关于应急平台第一部分背景和意义我国公共安全现状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约占GDP总量的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回答的问题: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SARS、禽流感、食物中毒、刑事案件、恐怖袭击……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实现全面监测监控,并快速、动态地全面了解应急现场的状况?事故地点、风速、风向、降雨量、泄漏物质、存储压力、存储总量、物质毒性、周边环境、居民数量、建筑结构、避难场所……面对不同条件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后果并快速预警?现场情况、疏散人群、组织救援、调集资源、调集设备、提供补给、最短路径、最佳方案、防化灭火、水电气供应……面对跨部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综合协调和高效处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首次把公共安全列为重点领域,应急管理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上重要的和长远的基本事务。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国外应急系统介绍应急管理的大系统观应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实现从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到集成系统的集成(System of Systems)的跨越,即以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为依托,将某一地域范围内跨越多个管理域、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的各种广义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为具有单一体系结构,实现应急功能的系统。

集成系统的集成举例不仅仅是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只能提供“过去”和“现时”的状态数据,应急平台需要提供“未来”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以及全方位监测监控,发现潜在威胁;不仅仅是指挥平台:应急平台是为应急管理服务的,包括“平时”和“战时”,应急平台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动态生成优化的事故处置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

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与国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总的规范性文件:规范命令,控制,组织结构,术语,通讯协议和资源/资源分类适用于任何事件和所有辖属层面是模板指南,非处置方案国家应急预案NRP依据NIMS制定国家层面上可操作的核心应急预案充分利用联邦资源、知识和能力对突发事件全过程进行处置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时启用美国启动建设“下一代应急平台”911之前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的e-FEMA奠定了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基础。

911后进行了重新规划。

卡特里娜飓风反映的问题:预测预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各部门信息分散、缺乏统一框架、难以形成合力。

进行国家应急平台框架研究强化事件模拟和仿真实施大系统集成美国“下一代应急平台”设想英国应急管理系统IEM2004年英国各地方政府开始建立集成应急管理系统(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英国应急系统IEM功能识别潜在突发事件;评估其发生可能性与后果;制定应急预案;部署相应的应急能力;评价应急策略、预案和能力;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deNIS)2001年夏天决定建立deNIS(German Emergency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NIS II致力于巨灾管理的信息支持,评估灾难现状情势和面临的问题。

deNIS II连接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成员,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为突发事件援救提供信息服务。

deNIS II存储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日本的灾害应急系统国内外应急相关系统国外:倍受重视,不断发展:美国“下一代应急平台”的设想仍在研发之中;英国IEM 框架尚未变为现实;德国deNIS II主要是信息网络;日本灾害应急系统偏重监测预警。

国内:有益探索,起步阶段。

应急联动系统、应急指挥系统。

第三部分应急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应急平台的定位与主要功能: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能动态生成优化的综合协调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可视化实战指南。

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的支持国家《“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拟支持建设国家应急平台及其支撑体系,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系统。

应急平台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过程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结构省级应急平台在体系中的位置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中的关键节点,直接面向国务院应急平台,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向上连接国务院应急平台,向下连接地市级、省级相关部门应急平台;通过省级相关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应急平台互通,也可通过国务院应急平台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援。

省域范围内的应急业务管理、向国务院应急平台报送重特大事件信息、监控全省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防护目标。

是省级各部门应急平台的枢纽,把握省域的事态发展和处置,评估相关处置方案,调配和平衡全省应急力量和资源。

集中存储全省的基础性数据和省域重要数据。

对重特大和超出地市县范围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研判分析。

实现地方信息的汇总、把关和筛选;相比市县应急平台,侧重于管理、协调、协助。

应急平台软硬件分层体系应急平台研发面临的技术难点多尺度预测预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应急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事件预测模拟模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更多是需要大尺度的预测模拟模型;各类预测预警模型必须满足应急的较高实时性要求。

预测预警模型与GIS和数据库的融合:大尺度模型依赖特定空间数据和各种安全数据,有赖于与城域、省域的GIS和数据库相结合;各种分析计算的结果不能依靠特殊工具展现,需要与GIS系统的可视化相互融合。

提高现有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使用效率:文本预案难以检索、演练和使用,可用性亟需提高;解决应急预案的结构化和数字化,直观表现岗位职责和处置方案,方便预案检索、快速启动和应用。

预测预警模型、数字预案、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GIS的融合:模型计算结果如何为应急决策和形势研判提供帮助;将模型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区域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影响目标的统计评估。

融合多源数据的数据库结构设计预测预警:火灾蔓延模型预测预警:集成模型工具包爆炸后果评价模型;地震灾害烈度快速确定模型;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建筑物地震火灾危险性概率模型;有毒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模型;瞬时点源超标污染带几何特征及面积最大值估计火灾持续时间计算模型;火灾事故类别与等级;……24个模型和经验公式。

综合研判:模型与GIS、数据库的融合模型的建立:依据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建立模型;采用快速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各种物理参数时空分布。

模型的嵌入:模型工具组件化;模型参数XML文件;模型管理和注册。

智能方案——即数字预案的制定将现有预案进行数字化,建立一种预案结构化存储和使用的流程提取技术,以及预案应用“指南”技术。

相比以往文本预案,数字预案可按照预定工作流检索事件相关地理信息与安全信息、嵌入预先计算的事故灾害预测结果、应急资源的组织和指挥调度的作战书等。

将各类应急预案的共性进行结构化;预先存储各类应急预案中应急力量、资源的详细组织方案;直接关联数据库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公共安全信息;基于对事件的先期模拟和分析,提前了解灾害规律和趋势。

指挥调度:基于GIS、模型和数字预案的辅助决策空间信息与安全信息的相关分析;动态标绘、救援力量分组、行动跟踪等;分类指挥专题图制作;应急过程记录和方案辅助形成移动应急——车载低空飞艇智能扫描定位监控系统车载低空飞艇智能扫描定位监控系统摄像机智能扫描定位监测移动应急——基于移动GIS的现场采集终端C/S和B/S相结合的平台体系解决方案C/S方案:可控性高,解决本地数据访问、模型计算、指挥调度的实时性,方便各种技术的融合。

B/S方案:开放性好,不需要预先安装复杂客户端,解决远程调用和信息发布。

省级应急平台以B/S方式为主。

省级部门(专项)应急平台以B/S方式为主。

市(地)、县(市)应急平台应急指挥:以C/S方式为主,综合处理全市突发公共事件。

远程调用:提供B/S方式远程调用,供省级调用,供部门更新数据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方式。

大型城市:各个部门的力量相对较强,有一定基础,具备自身建设二级平台的能力——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设部门应急平台或专项应急平台城市关键数据集中在市应急平台,其他数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或远程调用部门应急平台,各部门应急平台的数据提供市应急平台调用,市应急平台建立信息资源目录。

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方式中小城市:各个部门的力量相对较弱,集中式可不设城市的二级平台。

城市应急相关数据大部分(或全部)集中在市应急平台。

市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挥以市应急平台为主,市应急平台提供接口,部门应急平台以浏览查询和数据更新为主。

省、市应急平台运行举例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是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对于重特大突发事件,当地政府应进行先期处置事件:XX市发生化工厂爆炸引起危化品泄漏分别介绍在XX市应急平台上和在广东省应急平台上的一些应急过程:XX市应急平台主要关注于辖区内的事件应急处置省级应急平台关注更广泛和宏观(扩大)应急第四部分对广东省应急平台建设的建议省域规划与国家的衔接应急平台建设是逐步实施的过程,结合《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做好规划;省级应急平台按国务院要求在2007年底具备基本功能,与国务院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省级应急平台的向下延伸,要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和功能完整。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需要在详细和全面了解本地区现有资源和公共安全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总体方案设计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与本地区已有系统和在建、计划建设系统的衔接省级应急平台需要建设集中存储的数据库系统,保证自身功能的完备,也要依托条件较好的省级部门建设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更系统更全面的综合应急协调注重内容建设要避免只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做法应急平台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强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让应急平台具有实实在在的有用的功能和内容建立信息更新机制,加强信息源建设:信息的产生者和提供者负责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