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生物化学课件第10章

中职生物化学课件第10章


蛋白质合成方向:N端→C端
其它: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 延长因子、终止因子)、GTP、 ATP、Mg2+、K+等
一、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mRNA
是蛋白质生物 合成的直接模 板,以mRNA 上的遗传密码 来指导蛋白质 的生物合成。
tRNA
是运载 氨基酸 的工具
rRNA
与蛋白质 装配形成 核糖体, 是蛋白质 合成的场 所
5´端 第一位 核苷酸
U
C
A
G
U
苯丙氨酸UUU 苯丙氨酸UUC 亮氨酸UUA 亮氨酸UUG 亮氨酸CUU 亮氨酸CUC 亮氨酸CUA 亮氨酸CUG 异亮氨酸AUU 异亮氨酸AUC 异亮氨酸AUA 甲硫氨酸AUG 缬氨酸GUU 缬氨酸GUC 缬氨酸GUA 缬氨酸GUG
遗传密码表
第二位核苷酸
C
A
丝氨酸UCU 丝氨酸UCC 丝氨酸UCA 丝氨酸UCG 脯氨酸CCU 脯氨酸CCC 脯氨酸CCA 脯氨酸CCG 苏氨酸ACU 苏氨酸ACC 苏氨酸ACA 苏氨酸ACG 丙氨酸GCU 丙氨酸GCC 丙氨酸GCA 丙氨酸GCG
第1节 核酸代谢
一、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核苷酸的 合成代谢
❖从头合成途径: 是指细胞利用一 碳单位、磷酸核 糖和氨基酸等基 本原料,经过一 系列复杂的酶促 反应,合成嘌呤 或嘧啶核苷酸的 过程。
❖补救合成途径: 是指细胞利用已有 的嘌呤碱或嘧啶碱 以及它们的核苷形 式,经过简单的酶 促反应,合成嘌呤 或嘧啶核苷酸的过 程
❖ 概念: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链的过程。 ❖ 逆转录酶:为多功能酶。 ❖ 逆转录过程: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
❖ DNA损伤: 又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
息的改变。 ❖ DNA的修复: 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可通过相应的修复机制
进行修补 。如:切除修复、重组修复
三、RNA的生物合成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1.嘌呤核苷酸的从 头合成
❖ 部位 肝(主要), 小肠黏 膜和胸腺(次要 )
❖ 合成原料 甘氨酸、天冬氨 酸、谷氨酰胺、 一碳单位、二氧 化碳和5-磷酸核 糖
❖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过程:
IMP的生成:
PRPP合 成酶
5—磷酸核糖+ATP
5—磷酸核糖—1—焦磷

……
IMP
AMP和GMP的生成:
案例10—1
患儿,男,4岁,经常用指甲和器械划伤自己的脸部, 用牙咬破自己的口唇和手指,智力低下,并有痛风症表 现。实验室检查:患儿血尿酸增高。诊断为LeschNyhan 综合征,也称自毁容貌征。
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患儿发生自毁容貌征?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嘧啶核苷酸的从头 合成
❖ 部位 主要是在肝细胞中 进行。
(一)概念: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 程。
(二)原料:NTP(N代表A、G、C、U四种 碱基)。
(三)模板: DNA双链在转录中只有一条链 起模板作用,称为模板链(或有意义链), 与其互补的另一条链称为编码链(或反意 义链)
❖不对称转录
5´ DNA

模板链 编码链
编码链 模板链
模板链 3´
CTP。
2.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嘧啶碱 +PRPP
磷酸嘧啶核苷+PPi
尿嘧啶核苷 + ATP 尿苷激酶 UMP +ADP
胸腺嘧啶核苷 + ATP 胸苷激酶 TMP +ADP
(三)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嘌呤和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是在二磷酸核苷酸 (NDP)水平进行,供氢体是NADPH+H+。N代 表A、G、C、U四种碱基。
终止 阶段
DNA复制末,RNA酶将新合成链上的引物水解, 出现的空隙由DNA聚合酶加入相应的脱氧核苷 酸。前导链和随从链上的缺口由DNA连接酶催 化进行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DNA链
AG CTTAG CAAG C CATC G GA TC GAA
C G G TAG C C T
DNA复制过程
(二)逆转录
σ:辨认识别转录起始点。
β β´ αα
核心酶
σ β
β´
αα
全酶
(五)转录的过程
起始 阶段
RNA聚合酶的σ亚基 识别模板链上的启动 子,以全酶的形式与 之结合,该部位DNA 螺旋解开,形成局部 单链。按照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对应上相应 的原料,原料之间通 过磷酸二酯键,当第 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 成后,σ亚基从全酶 上脱落下来,完成转 录的起始。
案例10—2
患者, 男,52岁,某日饮酒后于夜间发生踝关节、 膝关节等多处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院后经 实验室检查为高尿酸血症,诊断为痛风。入院 期间给予秋水仙碱等进行抗炎、止痛治疗,给 予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
问题: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机理是什么?
三、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酪氨酸UAU 酪氨酸UAC 终止密码UAA 终止密码UAG 组氨酸CAU 组氨酸CAC 谷氨酸CAA 谷氨酸CAG 天冬氨酸AAU 天冬酰胺AAC 赖氨酸AAA 赖氨酸AAG 天冬氨酸GAU 天冬氨酸GAC 谷氨酸GAA 谷氨酸GAG
G
半胱氨酸UGU 半胱氨酸UGC 终止密码UGA 色氨酸UGG 精氨酸CGU 精氨酸CGC 精氨酸CGA 精氨酸CGG 丝氨酸AGU 丝氨酸AGC 精氨酸AGA 精氨酸AGG 甘氨酸GGU 甘氨酸GGC 甘氨酸GGA 甘氨酸GGG
3´端 第三位 核苷酸
U C A G U C A G U C A G U C A G
遗传密码的特点
方文向本性 简并性 摆动性 连续性
通用性
模板mRNA
密码子阅读方向
5´ A U G C C A U C U G G C A U C-----------C U C U A A
Met N
Pro Ser 蛋白质多肽链
❖复制的过程
起始 阶段
在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及单链DNA结合蛋白和 蛋白因子的参与下,DNA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 引物酶利用模板DNA单链,合成一段RNA引物。
延长 阶段
DNA聚合酶利用4种dNTP原料,在RNA引物的3´-
OH端按照碱基互补配对逐步加入脱氧核苷酸,通 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新链,新链沿5´→3´不断 延长合成一条前导链和一条随从链。
抗代谢物 5-氟尿嘧啶
氮杂丝氨酸
氨蝶呤 甲氨蝶呤
相似物 胸腺嘧啶 谷氨酰胺
作用 阻断嘧啶核苷酸的合 成
抑制CTP的合成
叶酸
干扰一碳单位的代谢, 影响嘧啶核苷酸合成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嘌呤碱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随尿排出。 ❖痛风症:
过多尿酸以钠盐形式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 软骨等处,发生尿酸盐结石及炎症反应。 ❖治疗:别嘌呤醇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胞嘧啶→尿嘧啶→ β-丙氨酸、NH3和CO2 ❖胸腺嘧啶→ β-氨基异丁酸、NH3和CO2
延长 阶段
σ亚基脱落后,核心酶 沿着DNA模板链3´→5´ 方向移动,使DNA双链 解链,同时催化4种 NTP按模板链互补( T 与A 、A与U和G与C)的 核苷酸序列逐个连接, 使RNA按5´→3´方向不 对延伸,合成RNA链。
终止 阶段
当核心酶沿着DNA 模板链3´→5´方向 移动到终止信号时, 转录结束。新合成 的RNA链及RNA聚 合酶便从模板链上 脱落下来。
碱基互 A与T配对,G与C配对 补配对
❖参与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酶 拓扑异构酶
解链酶 引物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单链DNA结合蛋白
作用
松解、理顺DNA超螺旋。
解开DNA双链之间的氢键,形成单链DNA模板。
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以提供3´-OH。 DNA复制终止阶段,催化DNA分子上的片段缺口 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以单链DNA为模板,以dNTP作为原料,按碱基配 对原则,催化DNA新链的合成。 能结合在DNA单链上,具有保护和稳定DNA模板 单链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6-巯基嘌呤(6-MP)及5-氟尿嘧啶(5-FU)对 肿瘤进行化学治疗。
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 6-巯基嘌呤
氮杂丝氨酸 氨蝶呤 甲氨蝶呤
相似物 次黄嘌呤 谷氨酰胺
叶酸
作用
抑制IMP转变 为AMP和GMP
抑制嘌 呤核酸的合成
阻断二氢叶酸及四氢叶 酸的生成→影响一碳单 位的代谢
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
DNA聚合酶 需要合成一段RNA引物
A与T、G与C 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
单链DNA模板 NTP(N:A、G、C、U)
RNA聚合酶 不需要引物 A与U、A与T、G与C
三种RNA 不对称转录
第2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体系
三种RNA共同参与
场所:核糖体
方向: 沿模板5´→3´ 进行
合成体系
基本原料:20Leu 终止密码
C
肽链合成方向
mRNA上的遗传密码指导合成蛋白质多肽链
(二)tRNA
mRNA

UCA

1 23
3 21
AGU
C 5´ C A 3´
丝氨酸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的配对
(三)rRNA
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大亚基 有转肽酶活性和两
个 tRNA 结合部位
小亚基
5´ 编码链
不对称转录: ❖ 只以DNA单链的某一区段作为模板进行转录。 ❖ 模板链不是永远都在同一条DNA单链上。
(四)RNA聚合酶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是由四种亚基α2、β、β′和σ组 成的五聚体,其中σ亚基能辨认转录的起始位点,脱 离了σ亚基后的四聚体(α2ββ′)称为核心酶,能催 化RNA链的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