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招标编号:某电厂2×350MW低热值煤发电工程建设总承包(EPC)设备招标文件启动锅炉设备第三卷技术规书2016年5月目录附件1 技术规 (1)附件2 供货围 (42)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49)附件4 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54)附件5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59)附件6 分包商/外购部件情况 (62)附件7 大部件情况 (63)附件12 技术规偏差表 (64)附件13 投标方需要说明的其它容 (65)附件14 招标文件附图 (66)附件1 技术规1 总则1.1本技术规书编制原则和适用围1.1.1本技术规书适用于某电厂2×350MW低热值煤发电工程超临界湿冷机组的启动锅炉设备。
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技术规书只规定了主要原则和适用围,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作出具体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
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和工业标准的功能齐全的全新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满足其要求。
1.1.3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应满足招标方的要求。
1.1.4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力,投标方承诺予以配合。
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投标方、招标方双方商定。
1.1.5 本技术规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水平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6本技术规书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1.7本工程采用KKS标识系统。
投标方在中标后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相关设备资料、图纸)须有KKS编写,KKS编码采用GB/T50549-2010《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
具体标识要求由提出,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1.1.8在投标方所确定设备装置的选型围,招标方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品牌都不会出现商务问题;为满足电厂对同类型设备的选型尽量统一的技术原则要求,投标方不可以任何理由拒绝招标方对热控设备选型的统一协调。
外购设备的采购需接到招标方的书面确认通知后方可进行,同时重要设备或批量设备的技术协议签署时需邀请招标方有关人员参加并签字后方可有效,以便提高设备的安全和技术性能,确保控制接口完善。
1.1.9若本技术规各附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有利于设备安全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认。
1.1.10按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方签定合同1个月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供招标方确认。
1.1.11投标方对供货围的启动锅炉设备(含辅助系统及设备、附件等)负有全责,包括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须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对于投标方配套的控制装置、仪表设备,投标方提供与DCS控制系统的接口并负责与DCS 控制系统的协调配合,直至接口完备。
1.1.12投标方如对技术规有异议,经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招标方同意后,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
如招标方不同意修改,仍以招标方的意见为准。
1.1.13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技术专利的一切责任。
1.2 工程概况1.2.1 厂址位置钱营孜煤矿工业广场北侧,某市区市西南方向。
1.2.2 建设规模本工程由恒源煤电股份和皖能股份共同出资建设。
新建2×350MW(CFB)燃煤机组。
1.2.3交通运输某市区境公路网四通八达,为省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境铁路线有京沪线、陇海线、京沪高铁以及在建中徐客运专线(高铁)穿境而过,符夹、青芦铁路迂回其中,还有在建的宿淮铁路与规划中的亳宿铁路,厂址南侧紧贴某矿工业广场,某矿的南侧有青芦铁路通过,钱营孜、任楼、祁东等煤矿均通过矿区铁路与青芦线连接。
进厂主干道为新建道路,从某矿东侧的进矿公路(X057县道)上引接,运煤、灰道路从北侧的某矿货运公路上引接。
电厂大/重件设备及各种建设物资均可通过铁路或铁路转公路运输的方式运输至厂。
1.2.4 水文气象条件根据某市区市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主要气象要素如下:(1)主导风向夏季(6、7、8月):主导风向NE、E,风向频率11%冬季(12、1、2月):主导风向NE,风向频率14%全年:主导风向NE,风向频率12%(2)10%气象条件日平均湿球温度(℃):27.2日平均干球温度(℃):30.3日平均气压(hPa):1001.6日平均相对湿度(%):79日平均风速(m/s): 2.3(3)近年平均值平均气温:15.8℃平均风速: 2.0m/s平均气压:1013.4hpa平均相对湿度70.2%(4)气压多年极端最高气压:1045.8hpa(1970年1月5日)多年极端最低气压:979.4hpa(1956年8月3日)多年平均气压;1013.4hpa多年月平均最高气压: 1023.hpa多年月平均最低气压: 999.7hpa(5)气温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0.3℃(1988.7.8、1972.6.11、1978.7.9)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3.2℃(1955年1月6日)多年年平均气温:14.4℃多年最热月平均气温: 32.4℃(7月份)多年最冷月平均气温; -6.2℃(1月份)(6)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相对湿度: 71%多年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81%历年最小相对湿度:2%(1956年2月6日)多年月平均最低相对湿度:66%历年最大绝对湿度:40.4hpa(1953年7月12日)历年最小绝对湿度:0.2hpa(1977年2月21日)(7)降水多年年最大降雨量:1481.30mm(1954年)多年年最小降雨量:560.40mm(1968年)多年年平均降雨量:890.10mm多年月最大降雨量:960.80mm多年日最大降雨量:218.40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mm):77.4mm十分钟最大降水量(mm):24.0mm(8)其它多年最大积雪深度:22cm多年最大冻土深度:15cm8多年最大风速20m/s(1967年11月25日)1.2.5地震地质条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及省地震工程研究院2012年12月出版的《某电厂2×350MW低热值煤发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地震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为0.075g,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表地震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为0.094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
场地地基土在按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场地土层不发生液化,场地地基土液化等级为不液化。
2. 设计和运行条件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2.1锅炉规锅炉型式:锅炉为锅炉厂自主研发型循环流化床、超临界直流炉,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露天岛式布置(运转层以下封闭)、平衡通风、全钢架悬吊结构、炉顶设密封罩壳。
2.1.1锅炉最续蒸发量(BMCR):1163.2t/h2.1.2锅炉保证效率(设计煤种、低位发热量、BRL工况):92.80%2.1.3锅炉(BMCR)燃煤量:224.98t/h(设计煤种)193.97t/h(校核煤种)2.1.4空气预热器型式:四分仓回转式2.1.5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1.202.1.6锅炉运行方式:主要承担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
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不投油助燃时)为30%BMCR,锅炉在此负荷下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2.1.7机组运行模式100%BRL负荷3400h75%BRL负荷2040h50%BRL负荷1260h40%BRL负荷1100h2.1.8启动锅炉系统为满足电厂在没有启动汽源的情况下所必需的用汽量,本工程二台机组设1台[参数为Q=25 t/h、P=1.35MPa(g)、T=350℃]燃油快装、平衡通风锅炉。
2.1.9燃油特性启动锅炉燃料采用0号轻柴油,油质的特性数据如下表:2.1.10冷却水参数闭式冷却水工作温度:38℃(最高)闭式冷却水压力(正常/最高):0.6/1.0MPa2.1.11压缩空气参数仪用及检修用压缩空气压力:0.6~0.8MPa仪用及检修用压缩空气温度:常温2.1.12厂用电系统电压电源:交流电源供电电压:6kV,380/220V;直流电源供电电压:220V(动力),110V(控制)2.1.13燃油压力本工程不设置启动锅炉专用供油泵,启动锅炉的燃油自油泵房至主机设备锅炉炉前燃油系统中间的供油管道中引出,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供油参数采取必要的减压措施满足启动锅炉燃烧器进油要求。
建议与供油管道连接的管道,其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附件、弯头等压力等级按6.4MPa选取,管道按4.0MPa选取。
燃油供油管道压力:≤4.0MPa(g);燃油回油管道压力:≮2.5 MPa(g)。
2.1.14启动锅炉进水水质本工程供启动锅炉的给水为除盐水,主要水质要求如下:SiO2≤ 10μg/L氢电导率25℃<0.15μs/cmTOC ≤ 200μg/L3技术条件33.1 技术要求3.1.1 本锅炉作为启动锅炉,其特点是启停频繁,负荷变化大,启动时间要求短,停炉保养时间长,能随时启动并安全运行。
锅炉要求为快装型,在确保满足运输条件下最大程度的组装,即炉膛受热面要求投标人在厂组装(含炉膛部分),对流受热面要求投标人也厂组装(含上下锅筒、对流受热面、过热器)。
投标人提供的锅炉应满足上述特点。
3.1.2 由于启动锅炉的特点与常规锅炉不同,锅炉结构上要求能将炉水完全排尽,并设有停炉保护的措施。
3.1.3 锅炉运行方式:能在额定出力以各种负荷下稳定运行,并有良好的调节和快速启停特性。
3.1.4 锅炉运行在50~100%额定负荷下,过热汽温能达到350℃,汽压能达到1.35MPa (g),且能长期稳定燃烧,燃油采用机械雾化方式,过热汽温调节采用表面式减温系统。
3.1.5锅炉水冷壁采用密封焊结构,尽可能采用膜式水冷壁,炉管穿顶或墙处应有良好的隔热密封。
3.1.6 炉膛设计结构强度(含炉墙、钢性梁、炉顶密封及水冷壁连接件)应能承受不低于5227Pa的压力。
锅炉外护板采用压型彩钢板(δ=0.75mm),外护板颜色最终由招标人确认。
3.1.7 锅炉受压元件强度应按GB9222《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设计,所有各部件均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及规定的使用寿命,对于易磨损的零件保证在使用期磨擦面的磨损量在规定允许的围。
3.1.8 锅炉平台步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通行平台允许荷载不低于2kN/m2,检修平台的允许荷载不低于4kN/m2,平台扶梯的设置应能满足运行、维护的要求,扶梯斜度不大于5003.1.9 锅炉汽包、过热器出口集箱处均应装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总排汽量,应大于锅炉最续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