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计划

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计划

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及现状2014年3月21日蓝乐概述 (1)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位居全球第二 (2)二、影院的快速建设积极推进电影产业发展 (5)三、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 (7)四、优质影片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10)五、中国影院数量与电影票价同发达国家的对比 (15)概述提起电影文化产业,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美国、好莱坞之类的概念,美国拥有全球最强的电影制片公司和发行院线,好莱坞汇集了全球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

电影早已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向全球推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不断推进,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公司,中国导演也不断的推出令人满意的影视作品。

中国作为世界历史文明大国,拥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

现代中国也在努力开拓进取,逐步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员。

一方面,电影作为现代最流行的视听娱乐方式,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愈来愈大。

另一方面,电影也已成为展示地域人文形象和传播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发展壮大除了依靠物质文明的建设和输出外,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既文化的支撑,中国文化必将和世界文化交融在一起,互相认识、交流和学习。

电影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是整合、包装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优良平台,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中国形象“走出去”的便捷窗口。

国家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做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做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电影文化产业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断提升。

随着影院建设的日新月异,电影票房的突飞猛进,国产影片的被世界认可,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知不觉中强势崛起。

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位居全球第二2014年马年伊始,电影市场就捷报频传,2月2日大年初一,便有两部影片以首日票房一亿的佳绩震撼全国影市,其中由星皓传媒制作的《大闹天宫》以首日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打破国内华语影片首映票房最高纪录,由天娱传媒、蓝色火焰、光线传媒等仅用5天拍摄,1个月便制作推出的超小成本电影《爸爸去哪儿》,也以9167万元的“意外”首映票房让国内影坛“大惊失色”。

紧接着2月14日情人节档,由新兴影视公司万达影视参与制作的《北京爱情故事》发威,单日票房达到1.02亿元。

十年前一部国产影片全部票房能够过亿元已算是成绩斐然,如今一个春节档就有两部影片单日票房过亿,真是令电影人欣慰无比。

月度票房统计显示,2014年2月,全国电影票房已突破30亿元大关,打破2013年12月的月票房纪录,再次创出全国单月票房最高纪录,而且30亿元票房正是2007年全国全年电影票房的总和!2003年中国全年电影总票房为9.4亿元人民币;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冲破40亿元大关,达到43.41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十;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迅速超过百亿,增长至101亿元人民币,进入全球排名前五,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四国。

短短三年后的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再次翻番达到217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位列美国之后,电影票房份额达到全球的10%。

近两年国外大片纷纷增加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跟中国票房地位愈加重要有很大关系。

(注:日本2013年电影票房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左右,美国2013年电影票房为1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70亿元)上表:中国历史全年电影票房2003-2013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以年均增长36.9%的高速迅猛发展,十年间增长二十多倍,如此的增速在其他经济领域并不多见。

中国电影票房增长最为抢眼的当属2010年,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63.9%!当年3D巨制阿凡达的上映,让人们初识IMAX巨幕的震撼效果,IMAX、3D一票难求,阿凡达在中国迅速创造出13亿元的超级票房,亦掀起国内3D和IMAX影厅的建设狂潮。

另外,2010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也创出6.47亿元票房的冯氏电影历史新高,《让子弹飞》、《盗梦空间》等均表现不俗。

按照当前全国电影票房的增长速度,中国电影票房有望在2017年超过600亿人民币大关,达到美国目前100亿美元的水平。

上表:中国与美国历史全年电影票房增速对比由于近几年人民币持续升值,所以换算为美元后中国票房增长率有所提升。

美国自2009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五年来电影票房几乎未见增长,其中2010和2011年还出现了下滑,而中国电影票房持续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二、影院的快速建设积极推进电影产业发展2002年中国进行了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改革,由全国首批30家连锁院线统一放映影片,电影院线在全省乃至全国拓展开设影院。

随着数字化制片和放映技术的不断完善,数字放映逐步替换传统胶片放映方式,新一代数字影院逐步代替了传统影院。

2002年中国符合院线制标准的影院有872家,银幕1581块。

到2013年底,全国影院数量已经达到4700家,银幕数量达到18195块。

影院数量年均增速16.6%,银幕数量年均增速25%,结合上文提到的票房增速36.9%,说明我国影院向多厅发展,单厅票房收入正不也在提升。

2003年我国平均单厅全年票房收入为48.88万元,到了2013年,单厅全年票房收入上升到了119.64万元。

增长2.45倍。

上表;中国历史影院及银幕建设数量及票房我国影院建设速度不断增长,2010年电影票房迅猛增长6成,迎来影院建设高速增长期。

国家对电影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重视,国民对电影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电影票房快速增长,从而推进影院建设大力发展。

三、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2002年以前,中国电影放映是由各大制片厂直接找省级电影公司联系放映,200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颁布《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对我国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做出了新的改革和部署,全国首批30条电影院线正式成立运营,传统发行放映机制退出历史舞台。

截止2013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电影院线增至46条,他们分别是:上表;中国2013年电影院线名录国家实行院线制改革后,各大院线大力开疆拓土,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中影、上影、万达、广州金逸、广东大地等为代表的龙头院线发展规模日新月异。

2010年至2013四年来,院线票房排名全国前十的公司,占据全国总票房70%的比例,院线巨头正在诞生。

2010年至2013年全国电影院线票房前十名业绩情况如下:上表:中国电影院线历史票房前十名纪录万达电影院线凭借万达商业地产及自身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142家影院,1247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73块。

2013年万达院线票房突破30亿元大关,连续四年位列全国院线之首。

2012年5月,万达院线以26亿美元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院线,AMC 拥有346家影院和5028块银幕,拥有世界数量排名第一的IMAX银幕120块,2011年营收25亿美元。

并购后的万达院线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约占有全球市场10%的份额。

2013年9月,万达集团宣布将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全球规模最大影视产业项目——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园区占地3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这里将建设10000平米的大型摄影棚和水下摄影棚。

到2018年,这个被认为是东方好莱坞的摄影基地将以更经济的价格迎接来自全球的电影制片商前来拍摄,中国电影人也将在这里学习和融入全球的先进制作经验。

除了电影行业传统大佬中影、上影外,广东大地院线、广州金逸珠江、浙江横店、湖南潇湘等院线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一线城市影院建设接近饱和,竞争异常激烈,广东大地院线瞄准国内二三线城市大力拓展,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四年来票房增速保持在40%以上,成绩由全国第八直线上升至全国第四,成为院线里的一匹黑马。

四、优质影片是电影票房的保障商品和服务是决定商业成败的关键,电影产业除了要有现代化的影院提供完善舒适的观影服务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制作精良的影片。

90年代,国内各大电影院几乎都是好莱坞商业大片为王,国产影片只能作为配角出现。

观众们习惯了好莱坞式的大投入、大场面、大制作影片,总是埋怨国产影片质量太差,期盼有朝一日能看到一部精良的国产大片。

但是受投资、技术、编剧、场地等方方面面制约,国产影片举步维艰。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为了保护综合实力尚弱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经过艰难的谈判,将每年进口国外商业大片的数量定为20部,国外片商分得13%的票房收入。

2012年2月18日,中国将引进国外电影配额增加至34部,增加片源以3D和IMAX制作为主,分账比例由13%提升至25%。

2000年以后,随着国产电影商业化的逐步推进,国产影片投资不断增加,电影编剧、拍摄技术逐步提升,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商业大片。

2002年12月14日,由张艺谋导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等主演,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首部武侠巨制《英雄》上映,成为中国商业大片时代到来里程碑。

该片国内票房达到2.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全国票房的25%,该片也是2000年后首部过亿元的国产影片。

两年后,《英雄》在北美等全球影市上映并获得好评,全球累计票房达到14.67亿人民币,《英雄》迄今为止仍然是国产电影全球总票房第一的纪录保持者。

《英雄》的成功大大助推国产商业影片的创作激情,可是它创造的票房奇迹降临的太突然,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国产影片无法逾越。

2000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表现不俗,但是其内地票房只有1千多万元,2003年冯小刚导演的《手机》在国内大热,获得国产影片票房全年第一名,而票房成绩也只有5600万元人民币。

2004年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均不负众望,创造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

直到2006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次创造2.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当年票房第二名,冯小刚的《夜宴》票房也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由青年导演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仅仅投资350万元人民币,却斩获票房2350万元,成为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

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国内票房也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初次达到张艺谋影片的最高纪录。

2008年张艺谋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未参与电影制作,冯导携《非诚勿扰》率先将国产电影票房推上3亿元大关,国内票房达到3.25亿元人民币。

当年吴宇森的《赤壁》也收获3.15亿元的国内票房。

2009年建国60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汇聚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零片酬表演,最终斩获4.3亿元人民币的国产电影国内票房新纪录。

2010年国产电影票房迈上6亿大关,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以6.47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成为国产电影票房新高,冯导的另一部影片《非诚勿扰2》也收获了4.8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纪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