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人间喜剧》反映了自1816年至1848年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风俗史,内容涉及 城市、乡村、巴黎、外省、军事、政治诸方面, 并且揭示了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及资本主义社 会的许多本质的方面,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 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高利贷者
高布赛克是早 期高利贷者 的一个典型
高利贷者
• 早期高利贷者,带有浓厚原始积累色彩 的资本家。只要有利可图,他会锱铢必 较,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高利贷者
• 没有任何乐趣,拼命克己,吝啬得甚至连个人正 常消费也被认为是对资本积累的一种掠夺。
• 这个外表寒碜的干瘪老头死后,人们在他寒酸的 房子里发现:炉灰下埋着金子,书里夹着钞票, “腐烂的肉馅饼”,“长了毛的蛤蜊和鱼”,发 出令人窒息的臭气,一箱箱茶叶,一包包棉花, 一桶桶糖、甜酒、咖啡、烟草,各种家具,…… 大都是赎不出去留在他手里的抵押品。
• 拜金主义的恶果:高布赛克之流毁灭了无数人, 也毁灭了他自己。
高利贷者
老葛朗台抢夺女 儿的东西:“老 头儿身子一纵, 扑上梳妆匣,好 似一头老虎扑上 了一个熟睡的婴 儿……老家伙想 掏出刀子撬一块 金板下来 。” 同样贪婪,爱财 如命。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①宏大的规模,反映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
风俗研究
• 通过《风俗研究》,描写形形色色的社 会现象。
• 归入《风俗研究》的作品最多,也是构 成《人间喜剧》的主体。
风俗研究
1.私人生活场景:《高老头》 《高利贷者》 《夏倍上校》 “描写童年、少年和他们的过失。”
2.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 《幽 谷百合》《幻灭》 “表现热情、盘算、利欲和野心的时代”, 揭露外省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拜金主义。
–在资产阶级的进攻面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 台:《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子爵夫人;
–贵族虽在政治上仍是统治者,但不得不与资 产阶级联姻来挽救其衰败的经济状况:《古 物陈列室》;
–有的贵族死抱住贵族观念不放,最终落得可 悲的的下场:《苏城舞会》《被遗弃的女人》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②资产阶级的上升
《高布赛克》 《欧也妮·葛朗台》 《纽沁根银行》
壮年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墓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
• 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浓厚的贵族意识与封建道德观念。
• 自封为贵族、参加保王党与对七月王朝的失望 和不满。
• 同情贵族与把他们写成不配有好命运的人。 • 揭露资本主义罪恶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
• 是一个唯物论者,但又夹杂着唯灵论的成分。 • 反对金融资产阶级,对贵族的败落充满同情。 • 同情下层人民,却又维护私有制。 • 认识到宗教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作用,但又认
为宗教可以遏止人欲横流。
• 《人间喜剧》前言
• “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 “要把作品联系起来,调整成为一篇完整的历史, 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 个时代。”
• 社会与自然是相通的,自然界的千差万别也表现 在人类社会中。
• “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 典型表达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 一种准确。”
生平
生日:1799/5/20/ 出生地:图尔市 1814:随父迁居巴黎 1816-1819:法科学校学习法律 1819-1829:练习写作,曾投笔从商 1829:发表《朱安党人》 1829-1850:创作《人间喜剧》 忌日:1850/8/18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书房
少年巴尔扎克
青年巴尔扎克
壮年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风
哲
分
俗
理
析
研
研
研
究
究
究
哲理研究
• 通过富于哲理和幻想的情节,挖掘 和阐明社会弊病的根源。
–《驴皮记》 –《绝对之探亲》 –《不为人知的杰作》
分析研究
• 是对社会原则的讽刺性探讨
–《婚姻生理学》 –《夫妇纠纷》
风俗研究
私 外巴政 军 乡 人 省黎治 旅 村 生 生生生 生 生 活 活活活 活 活 场 场场场 场 场 景 景景景 景 景
《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
•
资产阶级的进攻和贵族阶级的衰亡
– “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 残余怎样在庸俗的 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
攻之下逐渐屈服,或者被这种暴发户所肢解;
他描写了贵妇人------怎样让位给专为金钱或 衣着而不忠于丈夫的资产阶级妇女。”
《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 ①贵族阶级的没落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③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巴尔扎克注重写物, 包括日常生活的一切物质条件(房屋、 家具、陈设、衣服、器皿等),把写物 和写人结合起来,把物视为人物性格的 外在表现。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 开创了西方小说新的结构模式,即
网状结构模式。
– 通过众多的情节线索的交织,形成纵横交错 的情节网络,立体的展示生活的横断面。 《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的故事,老葛 朗台的故事,查理的故事,拿侬的故事,蓬 风所长的故事,克罗旭的故事,等等。以欧也 妮和老葛朗台的故事为中心,构成纵横交错 的社会生活网络。
–巴尔扎克说:“典型是类的样本。”他注重人 物性格对环境的依存关系。他也注意到典型环境 的描写,通过对人物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的逼真描绘,为典型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和性 格发展的依据,也展示了特定时代的风貌。在人 物塑造上,巴尔扎克运用人物再现法,使一些人 物的性格在不同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 通过精细的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夸张的手 法,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注重写人物性格形成、 发展、变化的过程。
风俗研究
3.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 《贝姨》 《邦斯舅舅》 这是“一幅表现趣味、恶习以及一切肆 无忌惮的行为的图画。”
4.政治生活场景:《一桩无头公案》《阿 尔西的议员》
5.军旅生活场景:《舒昂党人》 6.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农民》
恩格斯论《人间喜剧》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描绘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 实主义历史”,“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 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 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 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 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