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综合治疗常用方式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2009项目点
食管癌(53) 大肠癌(6) 鼻咽癌(4) 肝癌(4)
胃癌(3) 肺癌(2) 宫颈癌(43)
2010年肿瘤登记处分布
193个登记处,覆盖全国人口13%
癌症预防战略重点
农村地区 以癌症高发区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 ,营养、生活方式干预,癌症筛查
癌症预防战略重点
Renal Carcinoma
Calculus in left ureter and Tumor may be at the right ureter
正确认识恶性肿瘤
问题
癌症 = 死亡 ? 恶性肿瘤 = “不治之症” ?
答案→ → →不!
谈
癌
色变
癌症≠绝症 50%
?? “癌症”到底是什
么
小儿恶性肿瘤以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 、神经组织和间叶组织较多
“肾母”、“神经母”、“视网膜母” 细胞瘤均在4~5岁发生较多
恶性瘤综合治疗常用方法
中医药治疗
外科治疗 化学治疗
其他治疗
1 2 34567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物理治疗
肿瘤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外科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中医药治疗
死亡率
167.6 128.8 126.3 65.4 34.7
20.3 16.6 7.3 6.9 6.3
%
27.0
20.8 20.4 10.5 5.6
3.3
2.7 1.2 1.1 1.0 93.5
2009年中国疾病死亡率 (农村)
排位
死因
死亡率
1
癌症
159.2
2
脑血管疾病
3
心脏病
4
呼吸系统疾病
5
损伤中毒
一、乳腺、皮肤、舌部或者身体任何部 位有可能触及的或不消的肿块
二、疣(赘瘤)或黑痣明显变化(如颜色 加深、 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渗液 、溃疡、出血)
三、持续性消化不良
四、吞咽食物时梗噎感、疼痛、胸骨后 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感或上腹部疼 痛
五、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鼻衄、抽吸咳 出的鼻咽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①免疫密切相关 的肿瘤
②概念很广, ②难以取得明 ②某些全身播散
毒副作用较小 显的疗效
性肿瘤
一、生物因子治疗:白介素、干扰素等
二、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检测指导下 的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等
三、生物细胞治疗:CIK-NK细胞等
中医药治疗
优点
缺点
①从整体和功能角度 的全身性治疗方法
① 靶向性差
适应症
例为760万;我国196万! 万,增长 34%;我国276万,增长41%
2009年中国疾病死亡率 (城市)
排位
1 2 3 4 5 6
死因
癌症 心脏病 脑血管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中毒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
7
消化系统疾病
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
神经系统疾病
10
传染病
前10位合计
来源:2010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预防-1/3 can be prevented,1/3 cured,
1/3 relieved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病因学预防
去除环境中致 癌剂、改善不 良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
早发现、早诊 提高生活质
断、早治疗
量、生存期
普查、高危人 群监测,提高 早期诊断能力
合理综合治 疗、康复治 疗、止痛
癌症高发区防治
细胞凋亡 调控机制 失常
凋亡受阻 增殖加强
肿瘤发生
癌变多阶段的分子基础
激发
促进
进展
转移
Prostate Cancer
恶性肿瘤发病的区域分布
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 2020年:预计新发病例达1700万,
为1270万;我国282万!
增长 34%;我国388万,增长38% !
2008年:全球癌症死亡病 2020年,预计癌症死亡病例达1020
相加和协同增效 ②常不会复发 ②晚期、复发肿瘤和
作用
亚临床转移灶治疗
③选择性差, 毒副作用较大
③全身播散性肿瘤治 疗
三大治疗手段的贡献
WHO于1998年公布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 治愈,其中外科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 化学治疗占5%。
生物治疗
优点
缺点
适应症
①全身性治疗 方法
①对于免疫耐 受的肿瘤,常 无效
生物治疗
物理治疗
肿瘤的外科治疗
优点
缺点
适应症
①最有效的局 ①对于亚临床转 ①诊断性和预防性 部治疗手段 移灶无治疗作用 手术
②无化疗耐药 性和放射抗拒 性等缺点
②有些部位对机 体损伤较大,有 ②根治性和姑息性 些部位手术难度 手术 大
肿瘤外科的发展
约在公元前1600年,古埃及已有手术切除肿瘤的记载 。我国东汉时代华佗首创手术治疗内脏肿瘤,《三国志 华佗传》有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 须刳割者,使饮其麻沸散,需臾使于醉死,无所知,因 破取,病若在肠中,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 公元七世纪,我国也有切除肿瘤的记载,《晋书》有云 :“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
恶性肿瘤常见的各种临床表现
食管解剖示意图
咽
15cm 25cm
食管入口处
40cm
气管分叉处
膈食管裂孔处
大 肠
右半结肠切除术
癌 基 本 术 式
左半结肠切除术
横结肠切除术
直肠前切除术
乙状结肠切除术
直肠癌Mile术
镰 旁 脑 膜 瘤
顶后壁 侧壁 前壁 底壁
CT scan show the lung caner
饮酒致癌
饮酒率: 25.5 % 男性: 45% 女性: 5% 城市:23.5% 农村: 27.0%
饮酒量 (公斤/周): <0.25 8.2% >0.25 城市 男:16.4% 农村 男:31.8%
平均开始饮酒年龄: 23岁
癌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 抑癌基因的结构或功能改变或丢失
细胞凋亡与肿瘤
芳香胺与偶氮染料:1—萘胺、联苯胺 膀胱癌; 4—氨基偶氮苯 皮肤癌
亚硝胺类: 亚硝酰胺类:直接致癌物,如甲基亚硝基 脲、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亚硝胺类:间接致癌物,需经体内代谢后才有致 癌性。
物理致癌因素
电离辐射:电子、质子,镭、铀
、氡等放射性同位素
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照射 DNA形成嘧啶二 聚体 皮肤癌
①癌前病变的阻断性 治疗
②个体化的辨证治疗 模式
②近期疗效不明显 ②各期肿瘤的辅助治 疗
③晚期肿瘤的治疗有 优势
③各期肿瘤的主要治 疗方法之一
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证明单纯的中医药治疗,可以代替现代医 学的综合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肿瘤,重在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而非强调其主导地位。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以中医药做为主 进行应用。其一为高龄患者,肝肾功能较差,不能化疗及手术治 疗;其二为晚期病人,身体虚弱,无法接受有创伤性的治疗。 ㈠ 中医药辅助手术治疗 1 .减轻手术损伤,促进机体康复。 2 .恢复胃肠功能。 ㈡中医药辅助化疗 1.提高化疗的疗效(增效作用) 2 .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减毒作用) ①胃肠道反应。 ②骨髓抑制。 ③肝功能损伤。 ④手足麻木。 ㈢中医药辅助放疗 1.对放射治疗的增效作用 2.减轻放疗副作用
政府重视肿瘤防治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
2007年温家宝吴仪副总理签署意见, 同意成立国家癌症中心
2009年中编办批准“国家癌症中心”
高强照片
国家癌症中心组织架构
肿瘤医院
NCC
预防所
研究所
癌症预防 研究所
癌症预防 专业委员
会
政策顾问委 员会
专家库
肿瘤登记中心 癌症预防研究中心 政策研究办公室 癌症筛查中心 教育培训中心
模拟定位
CT虚拟模拟
Cancer Center SYSU
三维适形放疗
Cancer Center SYSU
立体定向照射技术
• -刀 • X -刀
Cancer Center SYSU
调强适形放疗
化学治疗
优点
缺点
适应症
①最有效的全身 ① 原发和继发 ①新辅助化疗和辅助
治疗手段
性耐药
治疗
②配合使用,有
六、月经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 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七、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八、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及粘液或腹泻、便 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九、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十、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
肉瘤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
消化道癌、肺癌以男性为多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妇女
城市地区 以高危人群为基础,高危人群的评价体系, 个体化的预防,体检,健康管理。
城市防癌体系
• 政府领导,政策支持 • 专业机构技术指导 • 保险公司付费 • 第三方公司参与健康管理
专业机构指导
保险公司
政府领导 健康管理公司
三级癌症防治网络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癌症的 “三早”
十大预警信号
肿瘤外科的作用
预防作用 诊断作用 治疗作用 重建与康复 探查性手术
(一是明确诊断;二是了解肿瘤范围并争取肿瘤切除; 三是早期发现复发以便及时作切除术。)
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向
一、微创治疗方向:各类腔镜下手术 二、细胞分子水平:分子诊断、分子指征、分子预
后、分子治疗、分子分期、分子定界
Breast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