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及其路径探析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及其路径探析
作 者 简介 : 李红 芹 , 。 黔 西南 州委 党校 教 师。 女 中共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1.( 18期) 00 总 2 4
“ 同体 ” 共 。儒家 学说“ 天下 一家 ” 的普世 情怀为君 主体 制“ 家天下 ” 统治形式提供 了话语与思想支撑 。此外 , 儒
5 2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1 4( 00 总
.
1 8期 ) 2
思 想 理 论双 月 刊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及其路径探新
●李红芹
(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贵州 兴义 5 2 0 6 4 0)
摘 要 : 本文 阐述 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 化政 治文化 转型的路 径以及政 治文化建设 与政 治变革 的非 同步性 问 题 : 为, 认 只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 统文化 , 批判地 吸收外来文化 , 把握住现代政 治文化的正确发展方 向 。 正确 处理 好 政治文化与政 治变革 的关系 , 才能够在全球化发展 的大潮 中开拓 中国社会现代化 建设的新局 面。 关键词 : 治文化 中国传 统政 治文化 中国现代政 治文化 政治 变革 政
精神” 等概念 , 以指称政治体 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 为 借
的诸种主观因素。 这一概念一经提 出 , 很快便被广泛使 用于政治学界。 与此 同时 , 但 它也成为最有争议 的概念
之一。关于政治文化 的解释 , 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 有
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心理层 面将 政治文化定义 为政 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即政治体系 的心理 方面 。 它包括政治体系 的成员对其性 格侧面 的感觉 、 知 、 认 评 价 和情感 取向等。 西方学者大部 分持这种观点 。 中阿 其
方学者 的观点 , 杨光斌 在《 治学导 论》 政 中对 此作 了如
下界定 :政治文化就是 指社会 成员在长期 的政 治社会
化和政治实践 的过程 中形成 的 、直接影 响人们 政治行 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 程和心理特 征。①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 治现象 , 是一个 民族 , 一 个 国家的政治历史 与政 治现实交互作用 的产物 。 ( 作为
尔蒙德对政治文化 的解 释比较典 型。第二种观点认 为
政 治文化乃政治体 系中各种 主观因素的综合 。除了政 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之外 。政 治文化还应包括存 在于意
识 形 态 领 域 中 的 、被 系统 化 了 旨在 对 这 种 现 象 进 行 解
释、 预测 或描述 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 第三种观点认
中 图分 类 号 : DO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9 5 8 (0 0 0 一 O 5 — 0 10 - 3 12 1 )4 0 2 3
一
、
政治 文化概念 的内涵
形态领域 的表现与反映形式 。鉴 于不 同政治文化在社
2 0世 纪 5 O年代 ,政治文 化”被作 为一 个 明确 的 “
准则 。 种准则 在指导人们政 治行为的同时 , 响和 这 也影
制约 着人们 的政治价值趋 向 .并 由此形成 了中国传统 政治模式 的以下特 点。 第一 , 家 国同构” “ 。纵然 中国自古强调“ 忠孝不能 两 全 ”但实 质上 家 国却是 同一 的 , , 两者相 联成为 一个
和要求 . 它是对 国家政治生活 的一种价值取 向。 阶级 在 社 会中 。 不同的阶级有不 同的政治文化 。 中处于支配 其 地位起 主导作用 的政治 文化 是统治 阶级 的政治文 化 。 而诸文化 问的冲突实 际上也 就是阶级间 的斗争在 意识
一
道” 为核心 。 以处 理君 臣 、 民关 系为主要 内容 的 比较 君 完备 的封建政治文化体 系。其主要特点 ,即 “ 权力本 位 ”“ 、上下尊卑 以及“ 狭隘的依 附顺从 心理” 等等 。这种
政治 文化 日益沉淀 。 积于人 心 。 沉 成为人们 日常行为 的
种意识形态 。政治文 化” 层面 以外 , 包括组 成上层 建 还 筑 的“ 物质性” 层面 的政治制度 和政治规范 。综合 中西
华 民族精神 的重要体现 。经过两千多年漫 长的封建社
会 .中 国传统 的政治 观念 和政治制度不 断巩固发展完 善并 日益缜密 。 形成 了传统 中国社会 以君主的“ 国之 治
概念, 用来替代传 统的“ 政治意识 ” “ 、 民族性格 ” “ 、民族
层和集 团在其 自身发展过程 中所形成 的特殊的政治价
值和心理倾 向称之为亚文化 系统 。主导型政治文化 与 亚文化这 两种文化相互作用 、 相互 制约 , 形成一种无形 的 、潜在 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 会政治生活 的发 展 。作 为一个 历史范畴 , 政治文化 还具有历史继 承性。 尽管它会 随着一定社会生产方式 和社会关 系的变 化而 变化 , 但是 旧的制度瓦解 了 , 旧有 的政治文化在人i , lC l, 理意识 中的沉淀并不会马上 消失 。作为一种观念 的东 西, 它与政治制度 的变革往往不会 同步 。 政治文 化对人 们 的政治行 为发 挥着非 常重要的影 响。 正是凭借这种影 响 , 传统 中国社会依托传统政治文 化形成 了与此相应 的传统政治模 式 ,而且这种政 治模 式 的消极 影响在 中国社会 的现代 化过程 中也 日益凸显 出来 。 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 的政治模式特点 : 中国传 统政治文化是 中华 民族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 中逐 渐积累下来 的 , 中华 民族宝贵 的精 神财富 , 中 是 是
概 念提出。此后 , 其开始成为政治学研究 的一个 独立对
会 中所处地 位的不 同,我们将在社会 生活 中占主导地 位的文化 ; 之为主导型政治文化 。而将不 同阶级 、 称 阶
象。1 5 9 6年 , 国著名 的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 ・ 美 阿尔蒙 德在《 比较政治体系》 一文 中率先使 用 了“ 政治文 化” 的